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提问

2016-07-13 14:41马帅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马帅

摘要: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以问题为中介进行正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设计出的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应科学地处理好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等环节,从而帮助学生把握重点与化解难点,开启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96-01

提问在数学课堂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质疑的开始,是思维的源头,是学生主体的具体实现。如果提问方法运用得当,对于学生知识巩固、思维启发、潜能挖掘,都将会有很大帮助。因而关于提问教学的研究也愈加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如何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不仅仅看教师的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手段,还要看教师的课堂提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展个性,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高效率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几点看法。

1.有效提问的要点

1.1 实效性。课堂提问能不能做到实效性,同问题是否确切真实息息相关,具体就是指课堂提问应当有针对性、科学性。提问应当扣紧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问题设置要具备直观性,但是不能设置成为简单的一问一答形式,那样容易让课堂教学内容流于教师问问题、学生猜教师提问意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不足之处非常容易被掩盖住,进而导致教师无法获取真实的回馈信息。还要注意提问的梯度与科学性,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不要超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认知水平,更不能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问题,不然会造成课堂教学在提问环节出现停滞,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2 适时性。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提问时机准确,其二是提问次数适度。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同提问时机有很大关系,哪种设问可以放在哪节课,要进行仔细的考虑衡量,要因时设问,讲究艺术性。同时更应该注意提问效果同提问次数并非绝对正比关系。过于频繁的课堂提问,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却容易使学生随大流,不做深入思考,增加了回答的盲目性。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课型的区别,设计提问时把握住恰当的时机非常重要。

1.3 分层次性。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应当是一种知识信息有效传递的过程,若想促进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就一定要紧抓教材中的内容,注意整体把握,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接受能力,展开分层次的设问,所提的问题依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进行。这样做,一方面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原理;另一方面也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2.有效提问的策略

2.1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为了使课堂提问更有效,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了解,以使课堂提问能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提问不要随意,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问题设计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失去信心而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太容易学生不假思索就有答案,也是没有价值。所以要提问的问题难易适当,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設计问题,让学生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重点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过程,问太阳和地平线有几种位置关系,而后学生总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改为太阳和地平线有几种位置关系,交点有几个?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手中的圆形物体看作圆,在纸上移动圆形物体,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这样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2.2 课堂提问要建立在和谐、民主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提问有效且深入的首要条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封闭心理逐渐加强,若教师在课堂上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以拷问的语气提出问题,学生就会战战兢兢,不敢回答问题,总担心自己出错。这样的课堂只能呈现一套机械化的程式,也必定会缺少一些轻松、和谐的师生互动和课堂生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以朋友的身份,从容谈话的态度,相互尊重、彼此沟通,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愉悦地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学生才能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必有"弟子不如师"的想法,而应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为学生超过自己而高兴,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创设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时刻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2.3 课堂提问要及时进行调整。教师提出问题后,大多数情况下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学生是否认真思考了,有哪些同学微笑了,举手了,有哪些同学眉头紧锁,低头不敢直视老师,躲避教师的目光。如果发现会的同学没有或只有两三个时,要灵活应变,可以采用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理解问题,也可用追问、解释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得出答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如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圆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学生有为难情绪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这样学生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了。

2.4 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时间比较短;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稍微延长一些。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稍微延长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同时还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不要过于太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设计出好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才能使教与学成为学生探索求知的过程,使课堂成为思维扩展的广阔空间,让教师有所收获,学生得其所乐。为了把提问搞好,教师应致力于长期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每一环节都涉及到提问。因此,教师要仔细斟酌提问的层次,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运用各种不同的提问方法,使教学朝更利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才智,把握时机,科学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 王德勋.教师怎样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J].人民教育,2007(7).

[3] 夏小刚.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再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