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达煌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47-01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作为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启探索知识的大门。以动手操作的游戏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更能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活动,有利于儿童自由地表现自我,发展个性,大胆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游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激起他们学习兴趣,做到快乐学数学。
1.课始"游戏",创境引新,激发兴趣
導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开头,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还能形成积极有效地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玩"猜拳游戏"。在学生已经会用手势表示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教会学生双手配合表示两位数。比赛时,双方各出拳表示一个数,比谁出的数大。
学生在同桌之间的几轮较量之后,"师生大战"拉开了序幕。第一轮,教师出一位数9,与一个出两位数的同学比较数的大小,并让他说出理由。第二轮比赛,教师出31,分别和出24、45的同学比,引导学生说出胜负的理由。
通过这个游戏情境的创设,很快把学生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回顾了百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学习新知识铺垫的同时燃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引入有趣的游戏教学,让孩子们在愉快地玩乐中学习
汪广仁教授说:"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学生酷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地借助有趣的游戏进行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启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内容比较单一,结合农村孩子好动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这一特性,适时做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好表扬、好显露这一现象正是小学生的天性,这种天性与游戏相结合,更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5和4组成9、6和3组成9中,"5"和"4"是一组好朋友,"6"和"3"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兴致勃勃地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快乐无比。作为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把练习的设计也寓于游戏之中。我们都知道,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儿童兴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运用游戏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它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新体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捷径。让数学游戏更恰当的融入课堂,它的最终受益者无意将是学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得好:玩,是孩子的文化,孩子通过玩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游戏是玩,表演是玩,甚至表达、交流、合作也是玩。我们应该摒弃"玩"是浪费时间的陈旧观念,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们玩,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练。
3.课后"游戏",拓展延伸,体验快乐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大、最好的舞台。教学生一些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玩的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可以拓展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在有趣中激发,在乐趣中发展,在志趣中升华,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如教学"镜面对称"后,教师教学生玩"照镜子"、"擦镜子"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后与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玩,并写出数学日记。通过玩游戏、写日记,学生深刻理解了镜面对称的特征:上下不变、前后不变、左右变换。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学的扑克游戏,如"二十四点"、"三连环"、"连珠炮"等,利用学生爱玩扑克的特点,进行口算练习。
总之,"游戏"是一门艺术。教学中不可满堂"游戏",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创新,在游戏活动中适时点拨,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游戏中学、快乐中学、学中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