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文本《苏州园林》阅读教学研讨课案

2016-07-13 09:44胡双华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说明文园林

摘要:了解说明文特征,学习说明方法,注重学法指导,训练新型学习方式;注重解读的深入和全面性,体现大语文理念。

关键词:解读;设计;过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81-01

1.教学相关内容解读

(一)课标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和写作目标的相关要求,在说明文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另外,还要逐渐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二)单元内容分析:《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侧重于说明文。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明白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而且还要体悟独特情感,了解建筑、园林光辉成就,激发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此前,八年级学生未系统专题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知之甚少。应将知识的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总结。

2.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①将文本阅读教学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对园林文化审美情趣。

②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③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

④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揣摩作者思路,体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2.积累词语,体味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

3.学会在比较阅读中利用首括段、首括句有条理地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4.以苏州园林为标本,学会领略园林文化,欣赏园林之美,感悟热爱之情。

(三)、教学形式:学生自读,教师指导,讨论交流,写作实践;计划两课时。

(四)、教具:相关图片、视频、PPT

3.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情景导入,初识苏州园林。

视频图片展示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的图片,播放古筝曲,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园林的特点。用比喻句表达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评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园林之美。

1.听读课文,初步体验(配乐朗读)

2.基础积累,识记理解。

多媒体展示学生记忆应积累的字词、作者资料。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问题设计如下: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第2段)

(3)蘇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

(这四个小问题环环相扣,简洁而重点突出。教师补充什么是图画美:以让学生获得一点鉴赏审美的知识。)最后,以四个"讲究"统率3-6段,引出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精读美文,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1、教师示范阅读理解第三段(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文本提供范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指出本段的说明内容与哪一个"讲究"相对应。

(2)苏州园林的建筑具体特点是什么,找出文段中的相关语句并概括。

(3)文中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4)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哪些重点词语值得品读。

2、学生阅读4-6段,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教学理解第三段的程序讨论归纳并展示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定小组合作探究某一段,或互相探讨,或询问老师,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3.小组交流探讨展示。

(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

②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③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交流内容预设:

(1)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美。A、假山的特点,B、池沼设计特点。

(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2)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

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画意之美的?

三个"映衬":

空间: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色彩: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形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

这个环节既要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

(3)近景远景的层次变化之美:

设计花墙和廊子是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画面就有变化了。

(请学生欣赏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体会什么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四)整体阅读,理出说明顺序

课文先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讲究和三个细微方面进行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由总到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

(五)细读语句,学习说明方法

本文使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学生举例学习。

(六)问题延伸、拓展研究

1、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循环展示园林画面)

2、播放三苏祠的相关视频,学生欣赏并考虑写作

(七)课后作业。

1、写作说明文:《三苏祠》

4.教学反思

1、体现大语文思想,将课文放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解读,结合课标、单元重点、学情等几方面的内容去思考设计,避免解读的片面性。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

3、将文体知识的讲解渗透在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中,避免了讲解文体知识的枯燥性。

4、通过教师阅读教学示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指导了阅读方法,锻炼了学生能力。

5、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认识三苏祠,写作说明文,践行了"向生活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理念。

作者简介:

胡双华(1976.9-)男,汉族,四川眉山。眉山映天学校副校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说明文园林
说明文阅读专练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清代园林初探
苏州园林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