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政 王欢欢 吴晓宇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50100)
论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及路径
——以山东章丘朱家峪为个案
陈 政 王欢欢 吴晓宇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50100)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史的鲜活载体,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村聚居区,它们能够深刻反映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较为完整的传统民俗生活形态,同时兼具科学、艺术、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当前,我们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导致原有景观遭到破坏、特有文化流失,一些传统村落甚至走向消亡。本文试图以北方传统村落典型山东章丘朱家峪为个案,分析其拥有的独特价值,保护利用的现状,并依据现实状况提出合理化保护路径,以期对全国传统村落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传统村落;朱家峪;独特价值;保护路径
2014年4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指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
当前,我国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并且目前有限的研究成果还侧重于长江以南地区的传统村落,例如皖南古村落、江南水乡古镇,缺乏对北方传统村落的研究。本文以北方典型山地型传统村落朱家峪为立足点探讨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及路径,以期为其他北方传统村落的研究、保护、利用工作产生借鉴意义。
1.区位及历史沿革
朱家峪现辖属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位于明水城东南五公里处,胡山东北脚下,省会城市济南和工业城市淄博的交界地带。朱家峪是山东省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旅游特色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有《闯关东》《南下》《老农民》等30多部影视剧在此地拍摄,其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已成为章丘市的“文化代表”。
2.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系统的规划和资金支持
朱家峪的旅游开发始于2000年,开发主体为官庄乡政府。从2004年开始由鲁能集团整体承包经营,后因投资方鲁能集团与村民、当地政府因利益分配问题矛盾愈演愈烈,导致投资方与朱家峪分道扬镳,古村一度沉寂。2010年3月,章丘市政府接管朱家峪景区并委托镇政府管理,此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朱家峪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陷入停滞状态。2013年章丘市成立了政府全资的百脉文化旅游产业公司,投入2亿元对该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并在2014年五一期间重新开门迎客。
从朱家峪旅游开发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关主管单位缺乏对朱家峪完整系统的规划,一味地迎合市场,对土地、房屋产权归属,村民利益保障等问题含糊不清。太看中传统村落背后的经济价值,忽视了其丰富的文化价值,过度商业化造成传统村落面临危机。
(2)整体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朱家峪虽仍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迹,但村民住房并非统一的明清建筑风格。村民在翻修旧房时由于缺乏指导、保护意识较差,随意改变房屋体量和外观,导致与周围环境不太协调。在保护和利用的抉择中,开发方和当地村民受利益驱动,不符合实际地去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致使历史文化名村遭到破坏,文化底蕴消失殆尽。
(3)出现众多社会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为了方便耕种,逐渐搬出了古村,在村子的北面建立了新村,这也导致朱家峪古村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问题,由于村民脱离了古村的人居空间,古村内的房屋得不到很好的修缮,荒草丛生。在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村民们逐渐放弃了祖祖辈辈所遵循的农耕生活方式,一些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聚落环境,带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朱家峪历史悠久,它蕴含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探讨。对传统村落价值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角度,即历史文化的角度、建筑的角度、科学研究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
1.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的产物,能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信息。朱家峪作为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明清古村落,历史风貌保存完整,小小山村内便蕴含了耕读文化、风水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
2.建筑美学价值
朱家峪村由于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总体布局因山而建,聚落形态南北长、东西窄,村中的建筑随地形起伏而变化,错落有致,又不失秩序,严谨活泼。从建筑营造技术来看,建筑整体厚重敦实、低矮稳重,民居空间营造以宜用为核心。从建筑的装饰来看,墙裙一般以青石板砌成,墙体外刷白灰面,屋顶是青色小瓦,不似江南小镇的那样灵巧,也不似西北地区的单调,给人一种素雅、简朴、严谨、庄重的感觉。
3.科学研究价值
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朱家峪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基于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美学价值、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北方传统村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教科书和文化教科书。另一方面就算对其地质、生物进行研究,朱家峪也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4.经济价值
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是其文化价值的延伸,是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从经济的维度出发,传统村落的价值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传统村落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程度、传统村落的继续使用功能。
保护传统村落就是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遵循原真性、整体性、谨慎重建、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当代人对它的开发利用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通过具体分析朱家峪古村开发保护的现状及丰富的价值,本文提出了我国传统村落应该遵循的原则,即原真性、整体性、谨慎重建、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路径进行了探讨。作为北方传统聚落标本的朱家峪村,人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在保护利用过程中,要坚持整治为主、适度开发,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把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注释:
1.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Z].2012-4-16.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2).
[2]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3]孟祥萌.高静.马洪伟.浅谈朱家峪村旅游业经济发展之路[J].网络财富,2010(3).
[4]温莹蕾.游小文.王化新.齐鲁古村朱家峪的特色分析[J].四川建筑.2007(4).
[5]山东省济南市朱家峪村委会.齐鲁第一古村——朱家峪[J].小城镇建设,2006(11).
[6]胡跃中.楠溪江古村落特色、价值及其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1(10).
[7]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8]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9]尹怀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朱家峪村为例[D].山东大学,2010.
[10]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Z]20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