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适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425000)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刍议
郑 适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425000)
现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深入,传统高校美术教育迎来改革的契机与挑战,从国内高校整体美术教育情况来看,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对于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育而言,应当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此即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路径所在。本文以笔者自身高校美术教师的视角对当前国内美术教育改革情况进行了梳理,结合对当前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美术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国内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照。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传统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美术院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因此,高校美术教学应该探索一种教学改革的思路,并以此作为提升美术教学水平的关键。下面本文将从当前国内高等院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概述入手,分析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方式多因循守旧,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依然采取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知识接受地位,因而造成美术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低下,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得到有效地激发,进而影响了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怎样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课堂的知识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的潜力得以被充分发掘出来,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动力,是高校美术教师所亟需思考的问题。
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实现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重新建构课程体例,完善美术教学内容;强化美术实践教学。
(一)教师应当注重实现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
作为高校美术教师而言,应当在传统教育理念进行积极的探索更新,以便藉由现代教学理念的秉承,为学生创设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艺术院校的创办目的在于使自身成为杰出美术人才得以成长的摇篮,可是由于现在的高考热和各种美术教育弊端,使得各大院校培养的人才实质上并不完全具备一个优秀的美术人才所需的素质。现在各个院校的高材生更多的是只拥有熟练的画画技巧却没有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也无疑是与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相违背的。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美术教育不但应当实现对学生美术知识与美术技法的培养,同时亦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美术创作创新能力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审美旨趣的提升,并且应当使学生在接受美术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可以说,高校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进行美术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既对学生进行授业,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传道,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二)重新建构课程体例,完善美术教学内容
从实践角度看,现今国内多数艺术院校在美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课时安排不合理,即表现为理论课时过少,总体课时设置向技能课倾斜,未能使二者协同发挥教学效用,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依托现代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的美术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加以科学的优化整合。
1.重构理论教学内容同技能教学内容的关系,使二者发挥协同效用
客观的讲,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研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掌握美术作品创作能力,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技能课教学内容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理论教学内容无足轻重,因而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压缩与删减,恰恰相反,理论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的美术修养、文化底蕴起到无法替代的效用。教师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讲解以及带领学生进行赏析,能够使学生学习其优点,满足了创作的诉求。然而,据调查,时下有一部分院校没有开设美术鉴赏和美术批评课程。这种不够重视美术理论课程构建和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势必导致学生把感性的审美体验与理性的批评意识隔离开来,则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同专业素养的人为割裂。有鉴于此,教师应当以理论教学为先导,使学生藉由理论知识的习得获得美术创作技能的提升。
2.注重对美术理论教学内容的内涵建设
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相当大的程度取决于学生的日常临摹与鉴赏能力的养成程度。在实践中,国内诸多艺术院校忽视鉴赏课的现实教学意义,将其设置为考查课,使学生对此种课程重视程度下降,投入度严重不足。
基于提升美术理论知识教学效度的考量,高校美术教师应当为学生指定知识预习范围,允许学生按照喜好进行遴选学研习,从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兴趣着眼点进行自主知识探究,进而夯实其美术理论知识功底。
(三)强化美术实践教学
美术课程的实践应用性较为突出,有鉴于此,高校美术教师除应当注重美术理论教学之外,必须注重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强化,进而实现二者对美术整体教学体系的科学建构。具体而言,教师应当邀请国内外美术家为学生进行专场主题讲座,带领学生去美术馆进行临摹写生,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类创作活动之中。除此之外,高校应该建立美术实践基地,每个院校应该综合考虑人文历史、地域、民俗、风景等多个方面因素建立1-4个艺术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高校美术教学应该将课程教学和实训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和电视机构、广告企业等单位合作,而且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美术专业学生到单位轮岗实习,在单位选择一些关于美术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创作设计,如若学生的作品被选用,则应当对学生进行物质激励,如此一来,使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获得参与项目制作的宝贵契机,从而使其专业技能得到实际历练。此外,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假期实习活动,使学生积极在假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进而在实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国内艺术类院校应当进行美术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使现今美术教育模式同市场化人才诉求之间的割裂状态得以改进。作为高校美术教师而言,应当秉承现代教育理念,积极进行美术课程教育模式创新,同时高校管理者亦应当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动给予足够的支持,以便保证教学创新的效度。
[1]丁芊.高等院校艺术学美术基础教育适用性教学探索[J].艺术教育,2016(05).
[2]石头,庞磊,李伟明.人文视角中的高职美术基础学习评价[J].绿色科技,2013(11).
[3]张婷.探讨现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目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4]杨清和.高等美术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行为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3(30).
[5]郭号林.试论高等美术院校的通识教育问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
[6]李舒弟.艺术之桥——中国南非美术教育教学与管理之比较[J].文艺争鸣,2010(02).
[7]徐丹旭.我国高师美术学课程的比较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8]华龙宝.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