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枝全
摘 要: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其中区别之一就是观察、实验、制作多。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丰富的材料(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图片、教具、教学仪器)是上好科学课的物质基础,科学教师要有和教材配套的材料,自制教具、学具,充分挖掘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家长、学校资源。
关键词: 教学材料 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其中区别之一就是观察、实验、制作多,实践性极强。
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三条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动手做”作为科学课的灵魂,强调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动脑、动手“学科学”。
学生要亲历探究活动,动手做,这就需要有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相关的材料。实验制作所需的材料是实验、制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准备材料是科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学校虽然通过了“普实”、“普九”的验收,小学科学的仪器配置相应充足了一些,但许多教学仪器不配套、不齐全,许多实验没有现成的材料可用,许多材料还是要靠教师自己去准备。现在的科学课没有材料不好上,甚至没法上。
丰富的材料(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图片、教具、教学仪器)是上好科学课的物质基础,因此科学教师要有工具箱,要有一定的制作工具,要有和教材配套的材料,要自制教具、学具,并且多多益善。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减轻工作量,还可以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我的做法是:
1.师生动手自制标本
上级配发的标本终究有限,并且价格高。在教学前或教学后做好的标本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闲时制作,用时方便。
如:植物标本、叶标本(叶脉书签)、昆虫标本、岩石标本、矿物标本、种子标本、动物标本。
2.因地制宜,搜集材料,自制教具
科学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敢于做收“破、乱”的“垃圾王”。如:纸杯、瓶瓶、废塑料泡沫、玻璃、废纸等。这些废品样样都可以派上用地,样样都是科学老师的宝贝。一次材料的准备要花费老师许多心思,甚至自己要出钱买,但一次准备好后,以后还可以用到。如:
一次性纸杯可以用来制作土电话、做种子萌发实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实验。
矿泉水瓶(饮料瓶)去掉一部分当杯子用来测水温;可用来制作对流瓶模拟风的形成;制作旋转瓶、做三种土壤渗水快慢的比较;做沉积实验,等等。
一次性注射器可用来做压缩空气及性质、大气压力的实验,压缩空气枪。
玻璃: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橡皮筋可做弹性、弹力、声音的产生等实验。
木块(一面粗糙、一面光滑)可用来做沉浮、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牙膏盒可用来制作太阳高度仪、潜望镜。
塑料泡沫可用来制作船模、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水土流失的实验等。
这些材料在实际生活中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进行实验、制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充分挖掘教材,改进实验方法,制作方法
有的实验不一定按课本上的操作,可以改进。
①CO2的制取的改进
制取方法的改进:改为输液式,要多少白醋就放多少,便于控制。
②根的吸收作用的实验,棉花改为胶塞,省去用食用油。试管装上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两天左右就可看到根上有白色的绒毛——根毛。
③茎的运输作用
用葱来做实验效果更明显,容易看到导管。
④热传导的实验
用蜡将火柴粘在铁丝上改为用凡士林或护肤霜来粘。
4.充分利用学生及家庭、学校资源
完善丰富的教学材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一,有的材料可以由教师准备,也可以由学生准备。这是开发学生、家长的资源。让学生参与材料的准备,既能减轻老师准备材料的工作负担,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亲历其探究过程。
①学生自带材料制作、实验。
如:指导制作指南针、电磁铁、太阳高度仪、潜望镜等。如果材料都由老师准备,那么不现实。学生自带物品当堂制作、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
②学生课前自找材料、自制玩具、学具,用于实验。
学生课前自找材料,先制作并实验,上课时参与制作、实验,这样做比教师在上课时做演示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潜望镜、喷水船的制作。
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开展种植、饲养活动。
如:植树。没有条件,只能纸上谈兵。
课堂教学时间终究有限,认识的自然事物有限,实践的时间毕竟很少,学生的疑问、制作、观察、研究等大部分是在课外、在家中进行的,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十分必要。
学生通过自找、自带材料亲自参加动手制作、实验,在课堂上有用的、有操作的,课后有玩的。这样做到了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亲历了过程,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课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5.尊重教材,灵活处理教材
有的课按教材的顺序不好找材料,科学教师应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教学。如:调整授课顺序。调整授课顺序后才容易找到材料。如:三、四年级的《养蚕》。在三月份,找不到桑叶。教学又不能在黑板上养蚕,只好调整授课顺序。再如:《植物的花》、《人工授粉》等。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授课地点,如:《植物的叶》《植物的茎》《寻访小动物》到室外、到校园上。
6.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学器材
管理好科学仪器室是丰富实验材料的主要途径,新旧器材配合使用。如:沉浮实验盒中的潜水艇模型和沉浮块配合使用,热学实验盒同热传导实验材料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柳菊兴,主编.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及3-6年级科学课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3]3-6年级自然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材.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