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2016-07-12 14:20孙桂英
科技视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焊接教学过程校企合作

孙桂英

【摘 要】本文通过对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定义的阐述,来探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过程和校企合作等具体内容,从开发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校企合作

0 前言

2012年, 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从国家层面,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新的起点。

我校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2005年9月第一次招生,至今已有9年的历程。结合我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谈谈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1 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以焊接生产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焊接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焊接技术操作、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结构生产组织管理、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职业岗位,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行“2+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和技术等级取证。

“1”——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3 课程体系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选课程五个教学模块,总计2634学时。

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课程,共计622学时。

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与生产、焊接检验、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共计626学时。

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训、电气焊安全上岗培训、焊工中级取证、机械加工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课程,共计1242学时。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特种焊接方法与工艺、弧焊电源、焊接生产管理、焊接自动化等课程,共计96学时。

公选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概论、创新思维方法训练、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修养、现代商业理论等课程,共计48学时。

4 教材选择与建设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构建是从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培养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的核心素质,拓展培养相关的职业素质,将“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始终。

所以,专业教学在教材选取方面有严格规定,尽量选择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科教材杜绝使用。

专业课程可以结合地域工业发展水平、就业需求、订单培养、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况,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制合适的教材。在教材编制方面,可以与相关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实施校企合作,这样的教材既能贴近前沿技术,又能与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紧密相接,更能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5 教育教学过程

我校焊接专业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焊接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学习型公民。

教育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下自学、教学辅导、教学考核、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七个教学环节,其中前五个教学环节是各个学期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后两个教学环节则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焊接专业学生第三学年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5.1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主要工作包括教材知识的梳理与整合、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任务工单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授课计划的制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教学设备的检查与熟悉、教学视频的收集、前言技术的学习等内容。

5.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融合,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知识、传授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的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做”的学习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完成“学”,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掌握、提高技术技能,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教师需具体精而广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操作技能、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等。

第二,需要具备适当的教学条件,例如完善的实训基地及设施,充足的教学经费等。

5.3 课下自学

学生课下自学环节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完成作业和拓展知识能力等方面,学习方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观看微课、课程网站学习、设计图纸、完成创新作品等。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学生课下时间却很充足,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准备、布置充足的课下任务,让课下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5.4 教学辅导

教学辅导即答疑辅导,是教师辅导课下任务,解答学生自学中的知识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经常性教学指导活动,辅导环节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辅导、课下辅导等。课下辅导方式可以通过QQ、微信、短信、打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实施。

5.5 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活动。课程考核的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两类,考核的形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答辩、小论文、大作业、课程设计、实际操作等。每门课程的考核形式、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实施。

5.6 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焊接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各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又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顶岗实习是将专业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到顶岗实习中,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服务。鼓励学生结合岗位,针对在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中技能要求,跟踪最新的理论、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进行各个环节的实战演练,学用结合,与企业对接,为毕业后直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7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完成焊接专业培养目标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检验,也是对学校阶段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应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6 校企合作

焊接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有多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职业技术课程或职业实践课程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或技师来校内上课或实践指导;第二种形式,将部分或全部教学安排到企业,让学生和任课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两种模式,可以根据课程的情况不同灵活采用。

7 结论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按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文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相互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激活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焊接教学过程校企合作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