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如何产生实践价值

2016-07-12 06:06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人民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学业指标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上海市“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取得学业成绩的过程与方法,关注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其他方面。我们把这种评价比喻为综合的“体检”,没有功利的“体检”保证了它的真实性。综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把这种“体检”应用于学校,指导学校的发展。当然,也只有把综合评价落实到具体教育实践的时候,才能产生其应有的价值,才能引导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从“育分”回归到“育人。那么,“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究竟如何产生它的实践价值呢?

如何读懂“绿色评价”

“绿色指标”综合评价项目组在评价之后会给每个学校一份评价的反馈。要产生评价的实践价值,首先要读懂这份“体检”报告,即学校评价的科学解读。这包括解读评价的结论和原因。

对于“绿色指标”的结论,学校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结论的“横向”解读,即把本校的指标与全区、全市进行比较。大部分指标适合进行“横向”比较,例如“睡眠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学习自信心指数”等。这些指标反映的是学生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一些与学业质量有关的基本属性。小学生睡眠9小时以上,中学生睡眠8小时以上,符合人生长的一般规律,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原有学业基础等没有关系。睡眠不保证,谈不上关注健康,也谈不上关注全面发展,不符合自然人的属性。师生关系、学习自信心等反映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属性,因此,对于这些结论学校应该同等对待。结论的“横向”比较,给中小学校长、教师很大的启迪。例如,有人说:“只要考试制度存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是不可能的。”横向比较发现,同样在上海、同样在一个区,学生睡眠的时间、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和课外补课等指数各校有很大差异。确实存在学业成绩不断提高,但学生负担是比较轻的学校。

结论的“纵向”解读,是将各项指标与自身进行比较。有的指标适合“横向”比较,有的指标适合“纵向”比较。例如进行学业成绩的“横向”比较意义不大,因为学生学业基础是不同的。而且,关于学业成绩的评价充分体现了目标参照系的测量性质,只公布A、B、C、D四个档次,档次不按比例划分,到什么水平,就给什么档次,别的学校学生成绩如何,不会影响自己学校的评价。因此,学业成绩更适合“纵向”比较,看历年本校学业成绩的变化。如果要作“横向”的学业成绩比较,可以在校内进行,如多门成绩都比较强,一门特别弱,那么这门學科应该寻找原因。相反,如多门较弱,一门很强,那么可能从这门强的学科中发现“闪光点”。

其实,绿色指标中的任何一个指标的“纵向”比较都是有意义的。上海的学业质量测评的是小学、初中各一个年级,即使同一个学校,各年级也可能存在差异。“纵向”比较,判断各年级差异在什么领域,也能找出弊端,发现“亮点”。

解读原因也有两个维度,一个为测评者的分析,另一个是被测评者的分析。

在给学校报告中,测评者会对教学中的“闪光点”和问题作比较细致、客观的分析,并且还会附上有关的案例。学校把这些测评者的分析,分发到每个学科组,对照评价,明白自己教学的弊端和“闪光点”形成的原因。

然而,更多的原因需要学校自己寻找。例如学生“睡眠不足”“课外作业过重”等,原因各校不一,测评者不可能提供,需要学校自己分析。

综合评价的复杂性远大于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自然,综合评价解读的复杂性也远大于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解读。“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解读,对于上海每一所中、小学校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使解读更加科学和精准。

如何从评价走向学校实践

解读“体检”报告是产生实践价值的基础,当解读应用于具体教育实践,帮助学校发展的时候,“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才体现出实践价值。应用于学校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该改进什么?其二,该坚持什么?而且,这种改进和坚持各校一定是不相同的。

一、学校实践中的“改进”

以下为我校在综合评价解读之后的两个改进案例,它们体现了“绿色指标”评价独特的引领作用。

案例l:改变了“隐藏”的占课现象

2007年、2008年的两次评价中发现:我校总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学校没有按规定开足音乐、美术等课。这绝对不符合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实际呀!是何原因呢?是学生不理解,答错了,还是学生有意识的行为?学校就这一问题作了深入调查。调查中,有些现象引起了校方的关注:在艺术、体育课的时段内,总有一些所谓的“主科”教师找一些学生进行补课、个别辅导。就这几次占课,学生就“怀恨在心”了?以下的事情坚定了学校的假设。学校招聘新教师,怕影响“主科”教学,语文学科的试教安排在信息技术课上。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就问班主任:“什么时候还我们信息技术课呢?”班主任简单地回答:“知道了。”试教之后,学生又追问班主任:“到底什么时候还我们信息技术课?”由于班主任没有及时回复,这班学生还在抓落实。可能,我们教师并没有把音乐、美术等“副课”当作一回事,但我们的学生可没有这么想。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学校重申了规章制度,加强了细节管理,改变了隐藏的占课现象,保证了音体美等课的完整开设。在之后的评价中,这项指标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把音乐、美术等学科称作“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明目张胆地占据“副科”,改上考试学科的所谓“主科”,可能主要的责任在校长,在学校行政领导。然而,像这种“隐藏”占课的,如果没有“绿色指标”的评价,可能难以纠正。更为重要的是,“绿色指标”评价让我校教师认识到音乐、美术等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案例2:她是好教师吗?

学校有位小学语文教师,时届中年,学科本体知识很强,教学态度一贯认真负责,甚至患了病也不随意请假。班级管理到位,学生学业成绩很好。然而,学生家长反映,学业负担较重,师生关系不尽如人意。但是时间一长,家长的意见也淡化了,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学业成绩好。四年级时,这班学生参加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原先家长们的意见在学生的评价中也反映出来。这位教师开始并不接受,她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问题审不清,这样的评价是不确切的。”学校领导随即让她看了历届的评价,引导她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年级,结论会不一样呢?其实,这位教师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并不积极,甚至还有些不认可o但这次评价,对她触动很大。之后,她的变化明显,积极投入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综合评价把这位“好教师”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学生学业成绩并不是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也不是评价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教育毕竟不是“育分”,而是“育人”。经分析,我们惊奇地发现,教学改革与综合评价指数密切相关,改革推进越快,往往指数提高越多。这样,学校很自然把更多教师引导到教学改革之中。

二、学校实践中的“坚持”

在众多决定学业质量的因素中,最核心的领域还是日常课堂教学。

我校探索并推行后“茶馆式”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从以授课教师认为的学科体系为线索进行讲解,变成由教师帮助,以学生的认知为线索,让学生自己进行建构。其基本特征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教学论阐释);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认识论阐释)。紧紧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方式的转变,聚焦“家常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确定了四种教学方式:“书中学”和“做中学”,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推行后“茶馆式”教学中,“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指数”从原来的“6”提高到“7”,到目前的最高值“9”。综合评价成为全体教师持续教学改革的动力。

课堂教学发生转变,提高了教学的效能,为其他教学领域的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学校以理念、制度、文化控制了学生作业的量,以多样化作业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不同环境的需求,提高了学生作业的质。学校开设几十门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实践效果

在多年“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引领下,我校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在2014年度的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中,我校所有指标均超过了上海市和静安区的平均值。其中“教學方式指数”“学业成绩标准达标指数”“高层次能力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对学校的认同指数”尤为突出,都达最高值“9”。作业指数小于本区40个百分点,睡眠指数高于本区20个百分点,校外补课指数也小于本区10个百分点(见左下图)。

更可喜的是,在历年的“综合评价”中,我校各门学业成绩不断提高,表现为“A”档逐年增加,“E”档逐年减少。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只有与教育实践密切联系的时候,才能产生其教育的实践价值。我们期望“绿色指标”发挥出更大的实践价值,我们也期望“绿色指标”这样的有效评价更加完善,进一步引领、指导中小学的教育实践。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学业指标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