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洪
(珙县国有林场 四川宜宾 644500)
珙县林场改革添活力 生态建设大见成效
杨佑洪
(珙县国有林场 四川宜宾 6445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从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准确定位国有林场性质入手,就当前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存在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结构调整、社会保障等方面探讨。从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入探究,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林场改革;珙县;生态建设
近年来,珙县国有林场在珙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深刻领会发展、改革、稳定的辩证关系,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从创新中找出路,确立“生态建场、改革活场、综合开发富场”的发展思路,坚持护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积极协调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林区边界相邻村、社区建立群防制度,积极参加3省9县以及2省2县的护林联防体系。针对林场管辖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的实际,一区一策,切实加强森林资源造、管、护力度,实现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促进了天然林的保护,维护了国有林区的自然生态体系,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2.1 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
林场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林业政策、林场性质及国有林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十分关键,领导的意识和观念转变了,林场的改革才有希望。珙县国有林场的改革,珙县林业局和林场数十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①中央对林业的政策;②国有林区在全县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③国有林区在两省、五县人民的稳定工作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珙县国有林场的改革历经六年之久,反复汇报,反复认识,教育职工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特别是2003年珙县林业局的机构改革,将国有林场定为企业后,林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面临着“资源、人员、经济”三重危机,职工队伍不稳,根本谈不上发展。林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林场领导班子重新确立“生态建场,改革活场,综合开发富场”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①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珙县国有林场机关科室由改革前的10个压缩到6个,人员由原来的56人压缩到25人,并分设了3个工区,下放权限,实行分类经营;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定员、定编、定岗”的三定方案,职工进行合理分流,实行中层干部、场员聘任制,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③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逗硬奖惩,对林场做出贡献的职工予以重奖,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惩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林场的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林场的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近几年林场充分利用现有林地面积大做文章,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积极引进业主参与林场发展,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目前,林场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正朝有序健康地道路上发展,初见成效。
3.1 生态建设成效
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林场改革以后,80%以上的林地区划为生态公益林,把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和护林人,工区的护林人员真正意义上从事营林、管林、护林工作,林场的造林成效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3.2 资源培育成效
珙县国有林场进行了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将1.8万余亩森林区划为国家公益林和商品林,其中国家公益林1.48万亩,占林场经营面积的82.2%。对国家级公益林,实施严格的保护管理。
3.3 产业发展成效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经营管理:①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开发土地,目前林场引进业主开发土地2310亩。其中:四里坡工区发展猕猴桃基地1128亩;老场山工区2011年名优经济林林下发展建设项目,建林下天麻种植基地200亩(其中:天麻制种基地50亩,商品麻基地150亩);七角山工区发展中药材406亩;经济林50亩;麻竹基地320亩,苗圃地405亩(桢楠、红叶石楠)。通过土地开发,林场缓减了经济压力,同时也促进了林场的发展;②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③开展生态旅游,在四里坡工区打造珙桐观光生态旅游区,发展第三产业。
3.4 民生改善成效
职工工资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了稳定。改革以前,林场职工平均月工资只有600元,根本谈不上年终目标管理奖和其它福利。改革后,林场职工平均月工资达到3000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全额缴纳,年终目标奖也有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危旧房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
3.5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近年来,珙县国有林场按照珙县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小区,倡树文明新风,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林场职工生态意识显著提高。以实施“文明行动”为契机,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户”等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消费;使林场职工生态环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①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②抓班子、带好头;③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④开展多形式学习教育活动;⑤依法治场,民主管理;⑥抓综治,建平安林场。
林场领导班子坚持以创“四好班子”活动为载体,把建设好国有生态林区,壮大林场经济,带好职工队伍为首任,做到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团结,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不断开拓创新,共谋发展,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感召力,从改革上下功夫,从管理上抓效益;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每一位职工的最大潜能。坚持以职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净化行业风气,打造一支风正心齐、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形象良好的林场职工队伍,充分发挥林场在国有林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1)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珙县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林都是坡度较大、交通不便的区域,管护难度较大,特别是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极大。为此,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和县政府的支持,加大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林区的交通、通讯、护林点、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林场职工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业务素质偏差。要求上级在今后多加强职工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林场职工综合素质,延续林场职工素质新陈代谢。
(1)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使林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林场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林农联营。林场的荒山荒地、经济林、竹林以及不便集中统一管理的用材林,可以长期承包、租赁或转让给职工经营;林场所属的各类多种经营项目,积极实行股份合作、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也可以转让、拍卖给职工个体经营。支持和鼓励职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家庭自营经济。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重视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围绕林业的产业化和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搞好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推广,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要优化第一产业,重点搞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名优特新经济果木林、工业原料林基地、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强化第二产业,加大木竹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其他林区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等。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到国有林场开发资源,兴办产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加大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从国家层面考虑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解决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投入,逐渐改善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稳定林场队伍。
珙县国有林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作为指导,切实加强国有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管理工作。坚持“以林为本,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以及“保资源,促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大林区投入,改善林区状况,提高林区森林生态质量;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利用行业和资源优势,引进业主,加强对国有森林资源、国有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林场经济稳步发展。
[1]贺公俭.有林场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陕西林业,2016(02):22~23.
[2]文建林,尹少华.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23~24.
[3]杜宏颖.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06):57~58.
F326.2
A
1004-7344(2016)20-0204-02
20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