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潇,毕建洪,吴娟娟,张莉敏,陈方梅
(合肥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竹沥半夏中药炮制规范项目测定*
杨 潇,毕建洪,吴娟娟,张莉敏,陈方梅
(合肥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该研究使用显微镜和色谱分析法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竹沥半夏进行了部分表征,同时结合中国药典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不同产地竹沥半夏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白矾含量和半夏含量的测定,为之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半夏;炮制品;竹沥半夏;炮制规范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季和秋季采挖新鲜的半夏根部,洗干净后,除去其外皮和须根,晒干,以地下部的干燥块茎入药.[1]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以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临床应用广泛.半夏入药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方中用“治半夏”以疗不瞑,不卧,此时未载明炮制方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最早可见于《金匮玉函经》,其中写到“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在历代中医药理论文献中,半夏均记载为有毒,其毒性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刺激性,若炮制不当或服用生品会对所接触的嘴唇、咽喉、口腔、胃肠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导致针刺样的刺痛感和口舌肿胀、咽喉刺痛甚或失音,呕吐腹泻等.为了使半夏的毒性降低,历代中医药文献均记载了炮制方法解其毒.[2]通过炮制的半夏,不仅毒性得到降低,而且其功效的发挥方向也得到了有效控制.[3]
竹沥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它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集药、食两用的天然饮品.其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清热豁痰、定惊利窍之功效,主要用于治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痰热咳喘,痰稠胸闷等症.[4]竹沥半夏是指将制半夏用鲜竹沥拌匀,使之均匀吸尽,晾干,即可制得.每制半夏100 kg,需要用鲜竹沥12.5 kg.根据上海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制半夏的制法是首先将半夏原药除去杂质以后,然后用8%的明矾水浸泡到口嚼后5分钟稍微有麻舌感,洗去明矾水以后,取出来,晾到半干之后,切薄片,干燥至七、八成干,加入姜汁,进行干燥,再筛去灰屑即得.其中每净半夏100 kg,要用净鲜生姜18 kg打汁,如果没有鲜生姜时可用净干姜3 kg 进行煎汁代替.[5]姜汁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和刺激性,姜汁冷浸不如姜煮,以姜汁煮半夏降低效果最明显,并且能增加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功能.[6]现代研究证明:明矾在水中溶解后可水解成氢氧化铝而呈凝胶状态,且本身带有电荷,可吸附半夏的毒性成分或与毒性成分结合,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7]
目前,中国药典上对半夏的其他炮制物像法半夏、姜半夏有明确的炮制规定标准数据,[8]但是并没有对于竹沥半夏的相关介绍,在文献中也鲜有相关的明确标准.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竹沥半夏的炮制规范项目如性状、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水分含量、有机酸含量、白矾含量等进行表征和测定,为此炮制品的基本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以此来判断其炮制工艺是否合理,以及种植方法是否得当等等,从而规范竹沥半夏的生产炮制过程,也为之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1.1 材料
竹沥半夏:型号YP-ZLZBX-01-001、YP-ZLZBX-01-002、YP-ZLZBX-01-003(产地:贵州);型号四川 1、四川-5、四川-9(产地:四川).
半夏对照药材、干姜对照药材.
纯化水.有机酸测定中的空白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盐酸滴定液(0.1 mol/L)、0.025%甲基红乙醇溶液、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 mol/L)、锌滴定液(0.05 mol/L)、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氨试液、二甲酚橙指示剂、乙醇(95%)(以上试剂配制均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的通则要求配制)、石油醚60 ℃~90 ℃、乙酸乙酯、乙酸、乙醚、无水乙醇、甲醇、硫酸、干燥剂.
1.2 主要仪器
药典筛(4号)、100 ml量筒、90 mm蒸发皿、硅胶G薄层板、展开缸、箱式电阻炉控制器(型号:SX-2.5-10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六两装高速中药粉碎机(型号:LG-06A 浙江瑞安市百信药机器械厂)、数控恒温水浴锅(型号:HH-2 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型号:EX125DZH 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SHZ-D(III)循环水式真空泵、电热恒温鼓风干燥器(型号:DHG-9101-OSA 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锥形瓶、冷凝管、漏斗、KQ3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ZD-2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海天达仪器有限公司)、DYQ点样器LINOMAT5、BA-310显微镜等仪器.
1.3 实验方法
性状鉴别:根据传统鉴别经验,观察外观性状、颜色、质地、气味,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性状.
色谱鉴别:取本品粉末5 g,加甲醇50 m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30 ml乙醚使其溶解,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入0.5 ml甲醇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半夏对照药材5 g、干姜对照药材0.1 g ,同法分别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一定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 ℃~90 ℃) -乙酸乙酯-冰醋酸(10∶7∶0.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水分测定:将不同批次的竹沥半夏样品使用粉碎机分别粉碎,用二号筛过滤得粉末状样品留以备用.将扁形称量瓶干燥恒重,取供试样品2~3 g,厚度不超过5 mm,用五位天平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干燥5小时(100 ℃~105 ℃),将瓶盖盖好,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 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每批样品分别测试2次,取平均值.
总灰分测定:将不同批次的竹沥半夏样品分别粉碎,用二号筛过滤得粉末状样品,混合均匀.取供试样品2~3 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值0.01 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是,逐渐升高温度至500 ℃~600 ℃,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每批样品分别测试2次,取平均值.
浸出物含量测定:将不同批次的竹沥半夏样品分别粉碎,用二号筛过滤粉碎后的粉末状样品,混合均匀.取供试品约4 g,精密称定,至250~300 ml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 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小时,3小时后取出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30分钟后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每批样品分别测试2次,取其平均值.
白矾含量测定:供测定的药材样本须粉碎,使其能通过4号筛.每批测试两次,取平均值.取本品粉末约5 g,精密称定,置坩埚中,缓缓炽热至完全炭化,逐渐升高温度至450 ℃,灰化4小时,取出,冷却,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 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5 ml热水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过滤,用50 ml水分次洗涤坩埚及滤渣,合并滤液及洗液,加0.025%甲基红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20 ml,精密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 mol/L) 25 ml,煮沸3~5分钟,冷却,加二甲酚橙指示液1 ml,用锌滴定液(0.05 mol/L)滴定至由黄色转为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 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23.72 mg的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半夏含量测定:供测定的药材样本须粉碎,使能通过4号筛.每批测试两次,取平均值.取本品粉末约5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醇50 ml,加热回流1小时,同上操作,再重复提取2次,冷却,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 10 ml,超声处理(功率150 W,频率40 kHz)30分钟,转移至50 ml量瓶中,加新沸过的冷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 ml,照电位滴定法(具体见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0701)测定,用盐酸滴定液(0.1 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每1 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5.904 mg的琥珀酸(C4H6O4).
性状鉴别:关于竹沥半夏的性状描述,参考查阅到的饮片标准及相关研究资料,其颜色范围属于类白色至淡色,再结合6批竹沥半夏样品实物性状(见图1),将本品性状描述为“呈薄片状或不规则碎片状,直径0.5~1.5 cm.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有的可见点状的根痕.切面类白色,粉性.质硬脆,易碎.”将本品摊开,嗅其气味,本品未具有已察觉的气味,口尝也未具有已察觉的味道,故性状描述为“气微,味淡”.
图1 竹沥半夏
显微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至浅黄色.薄壁细胞可见白色糊化淀粉粒.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20~144 μm, 螺纹导管直径10~24 μm(见图2).
色谱鉴别:取6批竹沥半夏粉样品按照前述色谱鉴别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分别见图3.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半夏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干姜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a.淀粉粒
b.草酸钙针晶
c.导管
图3 竹沥半夏的薄层色谱图
如图3所示,4为半夏标准品的薄层色谱图,5为干姜标准品的薄层色谱图,6是无水乙醇作为空白实验.由图可以看出,6个批次的样品都显示出与标准品所对应的相同颜色的斑点.其中9号样品显示出了蓝色斑点,说明可能其中的某个特征成分含量较其他样品略多.
由于目前缺乏竹沥半夏的相关炮制规范的项目标准,以下项目以2015版中国药典中半夏的炮制规范项目标准作为参考.当然,由于竹沥半夏和半夏的炮制方法并不相同,且炮制品所采用的原材料也略有不同,中国药典中的半夏标准仅用于参考对照,不能作为标准值.
水分含量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6批竹沥半夏粉水分数据,最高值为14.14%,最低值为11.11%,平均值为12.60%.其中,贵州样品的YP-ZLZBX-01-001竹沥半夏水分偏高.且对比来看,贵州样品的水分整体较四川样品偏高.这说明不同产地的竹沥半夏,由于产地的不同,在水分含量上有所不同.
表1 6批竹沥半夏样品水分测定数据
总灰分含量: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6批竹沥半夏总灰分数据,最高值为3.14%,最低值为2.33%,平均值为2.68%.所有样品的灰分含量都小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半夏灰分含量所给出的参考值.相比之下,贵州样品的灰分含量会比四川样品的灰分含量高.
表2 6批竹沥半夏样品总灰分测定数据
浸出物含量:实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6批竹沥半夏浸出物数据,最高值为14.84%,最低值为5.99%,平均值为10.33%.对于浸出物,中国药典中半夏所给出的参考值是9%.在实际测定的数据中,贵州产地的样品整体浸出物含量较高,大于参考值,而四川样品均低于药典标准,且普遍偏低,这说明不同产地的竹沥半夏炮制品由于各地的炮制工艺上的差异,其浸出物的含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表3 6批竹沥半夏粉样品浸出物测定数据
白矾含量:实验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6批竹沥半夏白矾含量,最高值为6.05%,最低值为0.45%,平均值为3.13%.其中贵州样品的白矾含量普遍比四川样品偏低.如前面介绍的炮制方法所述,白矾含量来自于制作制半夏是浸泡半夏的白矾水,而由于不同地域对于白矾水浸泡的效果的感官标准和工艺的不同,会直接导致白矾含量的差异.
表4 6批竹沥半夏样品白矾含量测定数据
半夏含量测定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6批竹沥半夏粉末样品琥珀酸含量测定,最高值为0.40%,最低值为0.27%,平均值为0.32%.其中四川和贵州两地琥珀酸含量平均值基本一致,同一地区不同批次的竹沥半夏所含有机酸含量略有不同.所有批次样品的琥珀酸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琥珀酸含量的0.25%.这说明两个产地的竹沥半夏其琥珀酸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别不大.
表5 竹沥半夏样品含量测定数据
在本研究中,竹沥半夏的成品性状得到了分析,并使用显微镜和色谱分析法对其进行了部分表征.同时,结合中国药典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不同产地竹沥半夏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白矾含量和半夏含量的测定.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竹沥半夏的炮制规范项目测定的数据并不完全一致,个别项目如水分、浸出物等含量差别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产地的半夏原料和炮制工艺的不同引起的.
致谢:本研究还得到了房饶浩、吴旻、闫帅等的工作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0.
[2] 魏其才.白矾对半夏浸出性成分的影响[J].中成药,1990,12(11):17.
[3] 杨新杰,杨芳,刘琦,等. 基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生半夏和竹沥半夏的寒热药性[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11.
[4]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238-1239.
[5]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0.
[6] 李炳文,胡雪桔.中药半夏炮制历史沿革初步探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6):524-525.
[7] 魏其才.白矾对半夏浸出性成分的影响[J].中成药,1990,12(11):17.
[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75-779.
[责任编辑 黄招扬]
[责任校对 黄祖宾]
Measurement of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e Succus Bambusae Pinella Preparata
YANG Xiao,BI Jian-hong,WU Juan-juan,ZHANG Li-min,CHEN Fang-mei
(DepartmentofChemicalandChemicalEngineering,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061,China)
The research partially characterizes different batches of Succus bambusae pinella preparata from different places of origin via microscopic analysis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Moreover, the research measures the moisture, total ash content, extract, alum content, content of Rhizoma Pinellia of Succus bambusae pinella preparata from different places of origin, combined with the study metho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is provides experiment data for further study of Succus bambusae pinella preparata.
Rhizoma pinelliae;preparata;Succus bambusae pinella preparata;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2016-08-24.
合肥师范学院2015年度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项目(2015CXYJDKJZD001).
杨潇(1983-),女,安徽六安人,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化工专业及实验教学工作.
R283
A
1673-8462(2016)04-0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