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娟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音乐要素
——音乐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媒介
朱旭娟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音乐要素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媒介。感受音乐从深入感知音乐要素入手,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天性好玩的年龄特征,设计灵活多变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学科关键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与育人价值。
关键词:音乐要素;音乐体验;关键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如何立足回归音乐本体?如何在课堂上积累学生音乐经验,培养音乐学科关键能力?实践证明,唯有遵循音乐的感知规律:音乐要素音乐体验音乐能力,从音乐的外显感知至内化体验,才会真正激发兴趣,调动自主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从音乐要素入手,设计灵活多变的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渠道。
新课标指出,任何活动的建立都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化的体验方式是学生喜欢也是容易接受的。因此对音乐的感知作为教师也应重新打开被理性封闭已久的心扉,把自由还给学生。
(一)行走中的音乐
在人体本能节奏中,行走是唯一完全受意念支配的的节奏活动,也是人生活中作为行为方式使用最平凡自然的,在练习中可循序渐进深入感受。如听着音乐节拍走,听着音乐的节奏走,听到不同乐句或听到不同音色换方向,听到休止符时停止走等,同时可以通过走对乐曲音高、力度、音色做出反应,如弯着腰走表示低音,踮着脚尖走表示高音,跺脚走表示强,悄悄走表示弱。
在《口哨与小狗》一课中,乐曲第一段比较规整,因此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模仿小主人走路,听到不同的乐句学生自由换方向,但前提是要求学生寻找自己的活动空间,在换方向行走时保持教室人数的均衡,在行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乐句感知能力与相互协作的能力,同时在直观的音乐体验过程中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游戏中的旋律
球类游戏是辅助学生通过空间律动感知音乐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体验节拍中在强拍处传球感受节拍特点,在跳音比较鲜明的旋律中运用拍球感受弹跳时的轻巧与力量,运用滚球来体验旋律中流畅的乐句等。
在《外婆的澎湖湾》一课中,使用拍球和滚球两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断奏演唱和连贯演唱的不同感受,在A段密集八分音符处用拍球的方式,两拍的地方用滚球的方式,到B段时则采用连续滚球的方式表现歌曲连贯行进的旋律。
音乐要素对儿童来说是抽象难以理解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直接告知何为节奏,即使彼时似懂非懂记住了强加的概念,但因缺乏亲身体验继而遗忘快。故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经验将感知内化为概念,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有料的活动中有层次地理解音乐包含的元素。
(一)舞动中的节奏
音乐要素中最为贴近生活最能激发学生强烈感觉的就是节奏,被成为了音乐的“骨架”。运用卡片舞动将静的节奏与动的音高巧妙结合,使学生在律动中更为直观地感知节奏,从横向的节奏至纵向的音高得到层层深入的体验。如在《加伏特舞曲》一课中,提炼出最为基础的节奏型,巧妙借鉴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对节奏的读法并结合自创的卡片舞动法,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知乐曲各乐句的节奏特点,并随音乐用ti ta唱出音高。
(二)声势中的音高
节奏感知还可从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各种声势律动入手,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体验中感知、记忆,在反复的恒拍练习中逐步建立节拍概念。声势是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响声的一种表现手段,是人类交流和表现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欣赏乐曲中运用声势可以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复杂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概念负担情况下,培养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与记忆能力。如在聆听过程中的声势辅助体验:
再如多声部卡农练习中的声势辅助体验:
声部进入: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低年级的孩子处在音高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学生在了解音高概念之前,首先要能区分音的高低,因此通过空间肢体律动来表现音程中的级进、小跳、大跳等各种关系,能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更关注音乐的特点。对于多声部声势律动表现,可以通过拍击手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音色及音量,同样跺脚也可在乐曲中担任节拍重音的声部,拍腿、捻指音量较小,可承担乐曲弱拍表现,不同的探索形式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
[参考文献]
[1] [美]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9.
[2] 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
[3]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