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武,汪青松
(彭泽县地方税务局,江西 九江 332700)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
廖志武,汪青松
(彭泽县地方税务局,江西 九江 3327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金融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税务问题也在不断加深,税务问题存在于我国各个领域中,因此其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企业避税相关的内容,并简要阐述了税收执法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我国税务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企业避税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101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也在不断提升,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税制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一方面,如今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以及企业避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税务机关中却往往因为员工个人问题而导致出现税务纠纷,使得我国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税务机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发挥更良好的作用。
1.1 税收竞争的利弊
国际中关于税收竞争利弊的问题已经展开过多次研究,然而直到目前也尚未得到明确的答案,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则是对主体政府方面的理解有所偏差。古典经济理论与公共经济理论之间就政府主体为善还是为恶有不同见解,前者认为政府是善良的,因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势必会出现税务问题,而政府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然而在调节的过程中会造成效率损失,因此税收竞争是有害的;然而后者认为政府是邪恶的,政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通过税务来为自身增加收益,因此在政府之间开展税收竞争能够有效控制政府浪费现象,因此是有益的。[1]
1.2 税收竞争的分类及其效应
税收竞争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其已经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其进行划分。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税收竞争主要可以分为六种:国际税收竞争、国内税收竞争;狭义税收竞争、广义税收竞争;适度税收竞争、恶性税收竞争。由于税收竞争的种类不同,其所带来的效应也有所差距,适度的税收竞争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能够有效保障所有人的权益,同时也可以在国际税务问题中既保护主权,又能够促进彼此间的长久合作;而恶性税务竞争却会导致各国合作关系破裂,也会影响到税务公平问题,甚至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十分不利于整体经济的长足发展。[2]
2.1 税收执法中的问题
税收执法顾名思义其与法律法规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税制完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较为顺利,但也无法避免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各种问题。目前,税收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执法不规范;二是由于税制不健全从而导致了税收执法力度不够,税收执法的效果不理想;三是税制制度中缺乏制约制度,这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玩忽职守的现象;四是在我国目前的税收机构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都有待提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近年来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或故意为之,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事件的数量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3]
2.2 税收执法中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税收执法机关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针对税制出台全新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二是根据我国目前税务现状,并结合目前税收执法条例对其进行完善;三是完善税收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市场机制对人员进行管理,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四是优化并壮大人员队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五是加强对税收执法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相关人员更加重视税收问题。[4]
3.1 企业避税方式
企业避税并不是近年来兴起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不断进行税制改革。如今新税法实施后,传统的企业避税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反而会将相关企业暴露在法律面前,因此企业避税又出现了新的方式:一是转移定价,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能够保证收益不断出现转移利润的现象,此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进行企业避税,主要是通过改变商品价格;二是负债筹资方式,此种方式相较于转移定价而言,更具可行性,也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对于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三是模糊条文中的弊端,由于目前我国税制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企业通常会利用法律漏洞来进行避税。[5]
3.2 反避税措施的作用
企业避税方式并不是无懈可击,我国税务机构为了控制企业避税行为,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约束,如我国对企业转移定价方面的规定、对负债筹资方面的规定等,除此之外也针对法律漏洞进行了补救措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国外避税港来避税,因此我国也对避税港做出了规定。同时,为了能够使企业在避税方面有所忌惮,最佳的方式则是增加企业避税成本,企业进行避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一旦增加了避税成本,企业在避税的过程中则会衡量是否有避税的必要,这对于促进税收平衡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税收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会使企业不断改变避税方式,如在加强税收力度时相关企业的税负则会有所加重,在此种情况下尚未成立的企业通常会选择提前上市,如此一来则需要上缴企业所得税,然而同时也可以在地税局的税务竞争中谋取好处。[6]税收执法在我国具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因此在企业避税方面并不会存在过多差异,然而却有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避税机会,通常对地方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够在其中发现法律漏洞,这其中不乏有些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然而在我国实行新税法后,此类方式已经不适用,若强行进行避税反而需要承受更多的税负。
税务问题通常与当地政府有直接的关系,而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均是与政府关系十分密切的税务环节。企业经济发展迅速势必需要承担与之相应的赋税,然而为了保障自身经济收益其多半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避税,而政府由于受到税收竞争的影响,必然需要加大税收执法力度来遏制企业避税行为,否则很容易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当地政府人员的声誉。
综上所述,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是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税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企业发展、整体发展以及税制发展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也使得我国税收竞争领域出现了竞争,然而竞争是把双刃剑,如何使税收竞争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税收执法方面的问题来说还不够严谨,这也是导致税收执法近年来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因此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税收执法方面的重视。
[1]范子英,田彬彬.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J].经济研究,2013,9(2):99-111.
[2]王永培,晏维龙.产业集聚的避税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11):57-69.
[3]吉黎,毛程连,林志威.转移支付、税收努力与企业避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3(2):11-18.
[4]于文超,李树,袁燕.官员更替、产权性质与企业避税[J].浙江社会科学,2015,8(3):14-25,156.
[5]王小龙,方金金.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基层政府税收竞争[J].经济研究,2015,11(6):79-93,176.
[6]李成.区域税收环境差异、金字塔结构与企业避税[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