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磊 (安徽广播电视台 230001)
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的栏目特色及其思考
李大磊(安徽广播电视台230001)
摘要:近些年,随着流行音乐和其他节目形式的出现,传统的电视戏曲节目已经呈现危机的态势。我国的电视戏曲节目承担着复兴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重要任务和重要责任,是传统文化电视化的生力军。对此,本文主要结合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节目,对现阶段该节目的栏目特色和传播之道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文化今后发展的趋势分析了该节目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相约花戏楼》;戏曲栏目;美学价值;展望
黄梅戏作为安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综合艺术,先后涌现出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等一大批黄梅戏代表人物,推出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脍灸人口的作品,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
我国的黄梅戏是戏曲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属于传统的五大戏曲之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黄梅戏受到了国内大部分群众的喜爱,对我国的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但目前,我国流行黄梅戏的区域正在日益减少,尤其是安徽地区更为明显,各个区域的黄梅戏剧团都举步维艰,这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消亡,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上个世纪末,我国的电视媒体开始不断发展,但同时期的电视戏曲栏目表现形式过于单一,随着我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受冲击,流行音乐及其他节目通过电视媒体疯狂传播,电视戏曲节目也在不断受到冲击,但电视戏曲栏目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又成功吸引了大批戏剧爱好者。
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节目开设于1999年,该节目基于当时良好的文化环境,才得以快速发展。而在21世纪初期,十六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又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一定要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同时安徽省政府、省委同时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的口号,使得该节目得以快速发展。该栏目原名《花戏楼》,而在上个世纪年代末,由于传统的节目形式和套路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求,节目的收视率不如从前;之后,栏目组对该节目进行改版,加入“相约”二字,并将节目定位于以戏曲为主题的综艺性节目。“相约”一是邀请国内的著名戏曲家、戏曲演员参与该节目;二是邀请全国的戏曲爱好者参与节目。改版之后的节目主要是为戏曲名家和戏曲爱好者搭建沟通的桥梁,栏目组在节目中还加入了很多互动游戏,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1.体现戏曲本身的美学价值
中国戏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知名的,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融合了音乐、文学、歌曲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国戏曲种类繁多,蕴含内容丰富多彩,它从产生开始经过了长时间的完善,已经构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
戏曲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映射了某个阶段的社会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民俗风气等内容。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戏曲可谓是走遍大街小巷,凡是有百姓生活的地方,到处都能看到戏曲的身影。总之,戏曲不单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解闷道具,更是一种具有美学价值的精神文明。
现如今,人们对于戏曲的了解不如从前,《相约花戏楼》这一节目,利用了现代技术传播手段,重新把中国古典文学搬上荧幕,不但让百姓了解了戏曲中的丰富内容,更加体现了其美学价值。
2.找寻电视栏目与戏曲艺术最佳契合点
美学的原则和观念是相通的。但是当前的电视栏目和戏曲艺术之间的表现手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拿电视剧来说,电视剧讲求的是真实,以画面和声音来表达事物,是一种非常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现在更加盛行的真人秀更是如此,讲求的就是一个“真”。但是戏剧并非如此,戏剧更讲求的是“念唱作打”的功夫体现,人们会更加关注剧情本身和演员的表现手法,夸张一些的演技更受人追捧。
如今,我们要把电视栏目和戏曲艺术摆在一起,就必须找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契合点,让原本有差异的两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可以想到,不论是电视艺术还是戏曲艺术,除了固有的特征之外,都会不断地吸纳新的文学、音乐、灯光等元素,逐步发展起来,而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发展变化来找到二者契合的可能性。
3.扩充戏曲观众市场的收视份额
作为电视人,我们不得不从电视从众方面考虑。跟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戏曲目前在中国的舞台上并不很受欢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单是因为历史和经济原因,同时也有戏曲本身的原因。在多元化文化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所以,戏曲如果想扩充收视份额,更需要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实现。戏曲观众有如下共同点:1.年龄偏大。2.忠诚度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戏迷”。3.戏曲观众遍布城市农村。抓住这几个特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调整戏曲本身,并且更好地安排节目播出时间,以此来扩充戏曲观众市场的收视份额。
4.强化互动关系,关爱观众群体
所有的电视栏目组负责人和观众都明白,要想俘获观众的内心,满足观众的需求,就要做到尊重观众。只有让观众感受到节目的诚意,观众才会乐意去观看你的节目。电视节目不仅要取悦观众、缓解民众的压力;同时还要担负起关怀群众精神文明的责任。正如该节目的名字一样“相约”,该词不仅能够让节目本身展现出与观众互动的诚意,还能让观众感受到几分亲切之情。
强化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关爱观众群体。在该节目中设立多种互动环节,以此增强节目的互动性,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例如:在节目中设置了《学一招》《擂台赛》《过把瘾》等板块,通过这些环节能够让喜爱戏曲的观众尽可能的接触舞台,以此满足观众的内心需求,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
经过不断的努力,《相约花戏楼》已经不断被观众认可,并因此而获得了几个奖项,电视栏目毕竟容量有限,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戏曲节目会更多地走出屏幕,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几年的时间,我们也逐渐悟出一个道理,戏曲栏目一定要不断推陈出新,既要坚持传统戏曲本身的优秀元素,又要随着时代进步改进表现形式。要先从表现形式上赢得观众的注意,再从内容上不断吸引他们。
总而言之,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节目经过栏目组全体员工的不断努力和不断创新,经过了多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失败经验的总结,使得如今的《相约花戏楼》栏目渐渐地寻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现阶段,该节目终于通过其强大的包容性、全面性和贴地气的特点吸引着全国的戏曲爱好者,同时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展现方式也诱惑着新一代戏曲爱好者,为我国培养传统文化爱好者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龙.透过《相约花戏楼》现象看黄梅戏的振兴[J].黄梅戏艺术,2011(02):67-69.
[2]杨燕.电视戏曲栏目得失谈[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15 (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