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筱倩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经典文化万不可“零存在”
高筱倩(山西师范大学041000)
摘要: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中体会到当代人的文化缺陷,呼吁民众重视经典文化,注重自身教育,万不可让经典文化“零存在”。
关键词:经典文化;儒释道;教育;文化缺陷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论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淡然出尘的道家以及心佛归一的禅宗佛教”三者的“儒释道”精神,或者是《庄子.逍遥游》里面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蜀道难.李白》里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登幽州台歌》里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沁园春.雪》里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陶渊明田园诗派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八大山人“哭之笑之”的落款,徐渭酣畅淋漓的大写意《墨葡萄图》,伯牙子期的“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这些全都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便是我们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即便是在文化洪流众多的今天,我们接受的更多的依然是儒家思想的熏陶。在《论语 译注》的前言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都毋容置疑地认为他为人真诚,个性完美。他不偏不倚,讲求实际,他不要人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要求他们诚实,从不苛求他们白璧无瑕。不要求中国人改变他们的基本信念,而是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一再重申他们基本的传统理想。”那些朴素的答疑解惑便是孔子仲尼最基本的哲学观了,对于我们最普通的人来说也依然可以贯穿于基本的日常生活。那朱子治家格言里的最普通不过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还有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些简单的日常作息和行为准则便是最平常不过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了,能够真正用中庸之道约束自己的,本身就应该是做人最基本的素养了。
当代人文化缺陷的尴尬哪是想摆脱便能摆脱的。西方快餐式文化的传入,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快节奏的浮躁的氛围中,有些人甚至认为所谓儒家经典、所谓古典文化,不过是“之乎者也”的陈旧的、迂腐的思想罢了。真正有文化的学者少之又少,倒是一大帮子伪学者恬不知耻的挤进所谓的文化场所掩耳盗铃。“各地的画家都想钻进美协,有一个头衔,好去办展览。美协全国都有,画家都得通过美协这个口才能往上走。协会,画院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近身之阶。”吴冠中先生发表“取消中国美协,取消画院”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了。杨吉平老师的一篇博文上写过,“官场与真书法家无缘。在家天下的今天,平民永无出头之日。中国书协新集团产生,一如官场。现在已经到了书法家与书法协会完全剥离的时代,礼失而求诸野,真书法家在民间,至少不在书协。”前几天与好友看了个某书画协会的画展,少的可怜的好作品被淹没在大幅的无功底无境界的垃圾中,哎,糟蹋了好纸好墨了。画展中七八个长相姣好打扮洋气的女子簇拥着一个画家走进来,吵吵着合影摄像,弄得画家尴尬的手足无措,这景儿反倒比展厅中的画作更吸引眼球。倘若是顺着前辈们的话去嘲讽书画协会显得有些附庸风雅,那我只说展厅内的观者本应该对画家、对作品保持的“安静的钦佩”,在我们这有这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竟连这点基本的素养都丢掉了。
说当代人的“文化缺陷”,倒不是说去抨击哪一类人,也不是因为学了几天书画,看了几眼诗经、周易、楚辞、孝经…就随便讥讽谁。而恰恰是因为自己读研以后身边几位有真正学识的好老师的苦口婆心的“传道授业解惑”,才知道自己本身在传统文化上有多么的欠缺,本应该从小打好的基础反倒是在上研后才狠狠的恶补了一番,说出来倒有些可笑了。卫俊秀先生生前说过“许多博士生‘名为博士生,实为小学生也’”古典国学水平真的是不如旧时私塾中每天摇头晃脑的小孩子们的水平。当然当代各方面新型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冲突会对此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可是,不去阅读古代经典文献,不去理解古典文化的精髓,这难道可以找出什么合适的借口将原因归结于别人?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当然不单单是对于我们书画专业的人来说,技术层面与价值层面两者都不可少,但是相对而言,想要在延续中华文化这条路上走的更远,画者与书者的文化素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作画写字如做人,倘若想跟大书画家的字画有些形似,在技法上进行集中一段时间训练,还是有相像的可能。但是倘若想要达到古代大书画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与修养,仅仅靠集中的简单技法训练却是远远不够的,这便是人的价值层面,所谓形而上。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在技法上耗费些时间,看到明显的手上功夫的进步便沾沾自喜,实属愚蠢。真正钻进去研究经史子集与古代书画论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当他内心捋通了“儒释道,古今之辩,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后再融汇贯通于技法研究,显然会通透的多,通的也就不仅仅是技法了,还有的便是更多的人倾其一辈子所要达到的气度、境界与修养,由画品,书品见人品了。
倘若阅读了大量的古代经典文献,通晓了古人的心境,明白了古典文化的精髓,文化底蕴厚重了,哪里还用去关心音乐会上的那首曲子是不是运用了什么专业技巧,画展上的那幅画作是不是有什么专业技法…这些“形而下”的技艺已然不会再是即便是外行人的我们的看点,而音乐会上的曲子与展厅中的画作,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格调是高雅还是媚俗却因为文化内涵的厚重,内心已然将它们分辨的一清二楚了。
当然,力推“经史子集”,力推古典文化的继承,不是想让人人都成为“老学究”,真正的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让中国的美术史、美学史、文学史、哲学史、文化史,顺理成章的进入日常,影响思想,别让经典文化在我们这儿成为了“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