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燕 (安徽省滁州演艺集团 239000)
洗净铅华去雕饰
——在《女驸马》剧中扮演“冯素珍”一角的创作体会
马 燕(安徽省滁州演艺集团239000)
中国的民族戏曲艺术繁花似锦、异彩纷呈,它们以其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点缀着戏剧文艺的舞台。在这其中,有着浓郁江淮风情的黄梅戏艺术尤为引人注目,它以清新质朴细腻委婉的艺术风格,华丽典雅、抒情明快的演唱特色,为人们所喜爱,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作为一名年轻的黄梅戏演员,如何继承发扬黄梅戏优秀艺术特点,并吸收其他剧种的精髓相互融合,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要求,成为我在表演中苦思冥想的问题,通过塑造黄梅传统戏《女驸马》中冯素珍这个角色,我收获了一些新的创作体会。
首先是人物基调的把握与角色形体动作的设计。我在深入、仔细、反复地阅读研究剧本后,通过作者对冯素珍的描述,一点点勾勒出这个人物性格气质的轮廓。
冯素珍出生在封建社会一个员外的家庭,父母嫌贫爱富向往更高的社会地位,而自幼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素珍却重信守诺,对爱情忠贞不渝。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矛盾,为冯素珍离家出走、为夫考取功名做了铺垫。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严苛,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冯素珍一介女流敢于同嫌贫爱富的家庭决裂,学兄长离家出走,冒死救夫。这些无疑是她痴情忠贞、机智勇敢的表现。在一路颠簸,到达京城,寻兄帮忙无望后,冯素珍毅然决然替夫考取功名,谁料皇榜中状元,一道圣旨招为东床驸马。由此可见,她不仅饱读诗书还才貌双全。而在无奈进宫,成为驸马,与公主步入洞房的一场闹剧中,冯素珍表明自己“本是闺中一钗裙”的身份,在公主盛怒之下,借古喻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句“公主您也是闺中女,难道你不念素珍救夫一片心”,引起了公主的共鸣和同情,一起谋划好计策,第二天在金殿之上,巧妙地将真相告诉了皇帝,赦免了罪过,既保全了皇家的颜面,又成全了自己与公主各自的美好姻缘,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这其中的聪颖可见一斑。这一系列的事件突如其来,根本来不及从长计议,全凭素珍女见机行事,巧言善辩来化险为夷。可见她不单单只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普通闺秀,更是一个智勇双全、机智聪敏的奇女子。
戏曲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把握住人物基调,我又从程式动作的运用上对冯素珍外形动作进行了设计,注重繁简得当。在剧中为根据“冯素珍”不同情感与身份的变化,我运用了戏曲中旦角的圆场碎步,生角的八字步、趋步,旦角的兰花指、生角的箭指等,同时从水袖的抛、转、甩、抖等程式动作中表达出人物情感的细微变化,从而给观众带来唯美的艺术享受。
与其他常见的剧场版《女驸马》不同,我们在设计之初,增加了一场戏,是第三场《酒店》,主要是交代冯素珍离家出走,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离家后的事情发展,为后面在京城投奔哥哥无果,替夫考取功名做一个铺垫。在这场戏一开始,冯素珍换作男儿装出场时,我用了小生的一个身段来亮相,接着用了小生的担袖、抛袖,配合着“紫燕紫燕慢飞翔,托你带信送李郎,你要劝他心宽畅,千万不要太悲伤”的唱段,唱最后一句“冯素珍为救你不怕风与浪”时,动作却改为了花旦的兰花单指。这一段唱表现了冯素珍逃离封建压抑的家庭,获得自由后的喜悦,以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开心之余想到了自己对李郎的情谊,一阵娇羞,忘记了自己的男装身份,漏出了女儿的身段。既表现了冯素珍的喜悦、娇羞,用情之深,也符合她年龄该有的年轻、可爱。《状元府》一直是黄梅戏《女驸马》中脍炙人口的一段戏,对于这场戏身段、唱腔的处理和角色分寸的拿捏是最能彰显一名黄梅戏演员的功力。这段戏中,冯素珍从“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洋洋得意,到“手提羊毫喜洋洋”的急不可待,再到最后“万岁有旨招驸马”的晴天霹雳,角色情绪起伏大、变化快。在这段戏的设计中,我着重刻画结尾处冯素珍在得到被招为驸马的消息后,细微的情绪变化。在伴随着“急急风”、“乱锤”的锣鼓声中,我将冯素珍的心理变化分为四段,分别用拎袍、甩袍来体现她的惊慌失措;随后通过抖袖、看到驸马套后抖帽翅来表明她骑虎难下的现状以及焦急、为难的心情;接着同时并用厚底靴促步和水袖花来表现她正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件“意外之喜”,并通过最终的抓袖、背手亮相来说明冯素珍心意已决,拿定主意打算拼死一博的决心。在为下一场《洞房》中冯素珍巧言善辩争取到机会做了铺垫,也体现了她的临危不乱、勇敢机智。与上一场一高兴便露出马脚的形象相比,这一刻的冯素珍更加成熟、果敢、稳重。这个角色在这一系列的事态发展中也逐渐成长起来,形象也更为丰满立体。
黄梅戏讲究唱、念、做、表,当我把持住冯素珍人物感觉后,随即从人物内心和情感入手,在唱、念以及声腔处理上,注重声情并茂,作了各自不同的处理。
在被人们所熟知并广为传唱的第六场《洞房》中,“民女名叫冯素珍”一段唱词里,我们用了平词、二行三行,唱段的节奏一段比一段快,使得剧情的节奏紧凑,引人入胜。而在“昨日公主招驸马,皇家喜事天下闻,你今若将驸马杀,岂不成了未亡人”这一段唱中,我没有像大多数版本的女驸马中,将此唱段的节奏放缓,而是采用了八板的节奏行,渐渐提快速度,节奏上让人感觉步步紧逼,让公主明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和素珍一起出谋划策、共度难过。在这次塑造这个角色中,我除了灵活选用生角、旦角的唱腔身段,还博采众长,向其他优秀的戏曲形式进行借鉴,在第七场《面圣》中,皇上赦免素珍欺君之罪后,素珍换作女儿装再次出场前,我借鉴京剧的“叫板”,出场之前用旦角的一句“领旨”,引出了女儿身的素珍。
《女驸马》作为一部传统戏,我在创新的同时,也不忘继承传统演绎方法中优秀的部分,比如在第五场《状元府》中,我们保留了传统黄梅戏表现形式中的念引子、念定场诗、后接念白,再唱的形式。“中状元名扬天下 蒙圣恩帽插宫花”作为引子,交代了事情的发展情况,随后念定场诗“为救兆廷离故乡 侥幸得中状元郎 金殿饮过琼林宴 谁人知我是红妆”表现出素珍的洋洋自得,而后自报家门“奴家冯素珍,顶替李郎姓名进京应试,不料夺得头名状元,叫人好喜哟”,后面几字,字字拉长,声调上扬,表现出喜悦之情,接着锣鼓起,接唱“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我认为在这段唱的前面保留这部分传统的表现形式是很有必要的,有了这前面对剧情、心理活动的一层层铺垫,才有助于观众了解角色的心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同时帮助逐步调动起演员的情绪。前面极力拱托冯素珍的喜悦之情,这样才能起到先仰后抑的效果,与后面得知成为女驸马的情绪跌落到谷底形成反差,彼此衬托,更能将两种情绪表现到极致。
塑造艺术人物,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生活体验、表演技巧等等,才能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有血有肉、生动可信,毛泽东主席曾谆谆教诲文艺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只有铭记这些教导,才能在学习与实践中与时俱进,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作者简介:
马燕,安徽省滁州演艺集团戏剧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