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棋 (四川音乐学院 610021)
一首绿色海洋之歌:杨新民《水母》作曲技术研究
张家棋(四川音乐学院610021)
摘要:本文以中国四川籍作曲家杨新民教授的最新获奖作品《水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申克和序列分析法对《水母》的节奏、核心材料的发展手法以及轮回序列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去探析该作品音高特点的多样性。
关键词:杨新民;《水母》;作曲技术
杨新民系四川籍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理念深邃而开放,音乐语言融汇中西。在其长期的音乐时间和探索中,遵从一切创新的写作技法与音响观念均建立在“合理与有效”的基础之上的原则。他的作品无论从音乐语言的文化基因到具体的写作技法都体现出充分的吸纳和广泛的包容性。其作品呈现出题材、体裁与风格多样、多面、不拘一格的特点。其中包括:声乐、影视音乐、电子音乐、室内乐等。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文华奖)作曲比赛中获得奖项,并入选ISCM国际现代音乐节展演。他与国内外演奏团体保持广泛和密切的专业合作关系,与其合作的音乐表演团体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亚洲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韩国首尔女子室内乐团、美国西雅图太平洋路德大学室内乐团、卢森堡小交响乐团等。
萨克斯管四重奏作品《水母》是作曲家设计的一副古老的海洋腔肠浮游动物-水母的音响图画,水母透明的伞状体型,彩虹般的光晕,富有节律而优美的漂浮运动形态,引发并映射出作者对于海洋空间环境音响的多重联想。曲终部分萨克斯管的呜咽与哀鸣,旨在唤起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该作品于2014年7月在美国南俄勒冈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进行世界首演,于2014年11月获得第二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西洋管弦乐器作曲家组第一名。该作品音高材料的整体特点是运用二度二音组材料向外进行“辐射”。
从A部分的音高材料的组织以及音块式的节奏分部来看,其动机音型主要为一个三拍,附点八分和十六分音符。(谱例1—1)第1至4小节均为该节奏型的重复。自第五小节起至第11小节,节奏上开始对这个动机音型变形,即动机节奏型的逆行。(谱例1—2)十二小节处是单独的运用动机音型里的十六分音符,这里的十六分音符与最初动机节奏型中十六分音符时值的运用相同,只出现一次。13小节至18小节是对动机节奏型的一种变化使用。(谱例1—3)从例3中可看出,该节奏的开始处是用十六分音符,与最初的动机节奏型是一种局部的逆行关系。在14小节处,作曲家对动机节奏型里的十六分音符再次运用。在15小节,其节奏型为13小节的重复。第17小节为动机节奏型的完整再现,只不过作曲家是运用节奏逆行的方式对其进行再现。(谱例1—4)。19小节和20小节在节奏形态上与动机节奏形成一个对比。但究其本质来说仍然是来自动机音型。笔者认为,一个三拍可将其分为六个八分音符故在19小节处仍然是来自动机节奏的三拍,只是在节奏形态上形成对比。在21小节处,与最初的三拍相比较,这里三拍的时值缩小至一拍,之后运用最初的动机节奏型附点八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逆行。(谱例1—5)第22小节至23小节为动机节奏的逆行再现。
核心材料,顾名思义具有中心思想的音高材料且支撑着整个作品音高材料的发展。在作品中最常见的核心材料的发展手法有移位,倒影,逆行等手法。在这部分笔者将以B段为例来讨论核心材料的发展手法。
在B段中,笔者根据其音程关系特点将其分成两段即b,b1两个段落.b段从第26小节至43小节;b1段从44小节至57小节。在b段(26小节至43小节)横向方面整体的音程度数分别为小二度、大二度、减五度、纯四度、减三度和纯五度音程。在b1段,就音程的形态上来看,其度数进一步扩大,分别为小三度、小二度、减四度、减七度、纯八度、大七度以及纯五度音程。
b段降B调高音萨克斯管声部音高材料减缩谱例(谱例2—1)
谱例2—1
从谱例2—1中可看出降B调高音萨克斯管声部相互之间的音程关系和音高材料的布局情况。下端声部在音高材料上仍然采用半音关系的核心材料。在上端声部中,其音程整数为2。从音程整数上看,该材料仍然是动机材料的一个变形。同时在上端声部降E和F的运动中是以核心材料E作为轴音倒影形成的新材料。这部分的音程关系分别为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以及纯四度。
b段降E调中音萨克斯管声部音高材料减缩谱例(谱例2—2)
谱例2—2
从谱例2—2中可看出,降E调萨克斯管的音程关系和两端声部音高材料的关系。这部分即包含动机的音高材料,同时又“辐射”出新的半音材料。半音的布局是按照非线性的关系进行组织。由于半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故在横向方面形成一些新的音程关系。同时,这部分的音高材料主要来源于核心音高材料上方音区的音。
这部分第26小节和27小节的降E调中音萨克斯声部运用半音关系扩大化来强调核心音高材料(谱例2—3)和在第29小节降E调中音萨克斯管声部和运用核心材料作为轴心音形成半音关系对核心材料进行环绕来强调核心材料,同时,环绕的音高材料又为动机中的音高材料。(谱例2—4)
三、轮回序列
轮回序列,即将序列号的音高依次使用。这种音列的排列分别以1号音为首,2号音为首,3号音为首这样依次循环。
通过谱例3—1可见E段音高材料的组织特点。在E段音高材料中,轮回序列运用在e段降B调高音萨克斯管声部和e1段降B调高音萨克斯管声部;e段降B调次中音萨克斯管声部和e1段降B调萨克斯管次中音声部。其余声部的音高材料是彼此之间的重复。当然在E段的轮回序列使用中作曲家并不是用严格的轮回序列(谱例3—1)
谱例3—1
在谱例3—1中如果是严格的轮回序列所有音高材料应该是平均的轮流使用。但在该作品中,作曲家是用非严格的轮回序列(见谱例3—1)。作曲家对轮回序列材料的处理方式是整体运用轮回序列,局部的变化发生在音区上和音高材料上。
该作品的音高特点主要是运用半音关系的二度核心材料进行“辐射”。在”辐射”的过程中形成三音组,四音组材料的半音关系。作曲家通过对这些音组进行移位,逆行,逆行移位和倒影的手法对音高材料进行扩展。同时,在某些音块的区域形成序列音组或音列,通过轮回序列对该音高材料进行发展。
作者简介:
张家棋,现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