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葛 楠 (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051430)
河北蔚县剪纸的艺术特色分析
王 晶葛 楠(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051430)
摘要:中国的剪纸艺术发展历史悠久,种类多样,风格各异,而河北蔚县剪更是以独树一帜的风味特色在诸多的剪纸门类中堪称一绝,并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蔚县剪纸不在“剪”而重在“刻”,构图充实饱满,造型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明亮,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与淳朴的乡土特色。本文主要论述了河北蔚县剪纸工艺的艺术特色,希望对大家了解蔚县剪纸,进而保护、继承蔚县剪纸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河北;蔚县;剪纸;艺术;特色
课题名称:河北民间工艺美术蔚县剪纸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HBWY2014-Y-C021 课题项目: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
蔚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处于河北省的西北部,自古以来便与中原和少数民族有着诸多文化交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并保存完整。蔚县被称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很早以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就有贴窗花的习俗。最早这一地区的房屋为古堡建筑模式,窗户为传统的木制方格样式,没有玻璃镶嵌,于是人们就制作窗花贴在窗口上,一来可以防风御寒保暖,二来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逢年过节,蔚县当地居民都会以贴窗花的形式点缀自己的生活,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遐想与憧憬。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楼房取代了平房和古堡建筑,玻璃窗逐渐取代了木制方格窗户,窗花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化了。为了顺应时代变化,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众多的剪纸艺术家经过不断创新、努力,创作出了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类型多样的现代工艺品剪纸,并作为民间艺术精品及国礼进行收藏和馈赠,从而使剪纸这门历代相传的技艺得以发扬光大,不断传承更新。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排名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10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蔚县剪纸作为一种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在一代又一代剪纸艺人手中刻刀的翻飞舞动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独特流派。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与创新,蔚县剪纸以精细的刻工、鲜明的色彩、饱满完整的构图、夸张生动的造型闻名于世,并逐步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艺流程,即画样与拨样、纸坯制作、刻制、染色、分拣与包装5个阶段,直到将刻好、染好的纸样轻轻揉动、揭开,一张张鲜活灵动的剪纸才算完成。
河北蔚县剪纸艺术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不同,其独一无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剪”出来的,而是“刻”出来的,作品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最后点染色彩。这种技艺在蔚县已流传150多年了,作者大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以轻薄的宣纸为原料,在上面用小巧锐利的小刀刻出作品内容,再染上绚丽缤纷的色彩,整体生动形象,看点十足。蔚县剪纸在创作上综合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技法,艺术感染力非常强,即便是用刀刻,作品也并没有一丝粗糙迹象,而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刚开始作品内容主要为简单的花鸟鱼虫,后来渐渐地开始转向情节更为丰富、难度更大的人物。如今,脸谱剪纸就是蔚县最具代表性的剪纸作品,那些长长细细的胡须根很分明又十分逼真,刀法之精准令人惊叹,受到了海内外人们的广泛欢迎。以下笔者将从构图、造型、色彩三方面具体论述蔚县剪纸的艺术特点。
蔚县剪纸有着丰满饱满的构图,讲究上下平衡、左右对称。要在画面中确定主体表现对象后,再安排其他物体,以达到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的效果。这样的布局即使物象很多,也不会让人觉得很乱,更无堆砌罗列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充实均衡之感。从构图上,也反映出创作者朴实、务实的心态。有时,为了使构图丰满,他们并不遵循绘画中的透视、形体比例规律,而是为了表意以及使画面情趣化或拟人化的需要,在一幅剪纸的二维空间上尽可能多地安排多种物象,甚至将互不相关、不处于同一时空的物象也组合在一起:鲜桃和石榴同长在一个枝头上,而石榴可以一半为石榴完整的样子另一半则裂开露着子儿笑;把夏天的水萝卜和冬季的大白菜装进一个篮子里,并没有显出不协调反而感到拼合的美。同时,由于别具匠心地巧妙布局,又能达到满而不乱、密而有理的视觉效果。
蔚县剪纸在造型上也极富特色,创作者更倾向于物体神韵的表达,而淡化了形似。一般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对物体或人物进行高度概括与抽象,甚至夸张的变形,作品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既生动传神又趣味十足。例如代表“富贵满堂”的造型,采用了“牡丹”“石榴”“梅花”等形象进行组合,借喻富贵吉祥的意思,创作者去繁就简,经过净化提炼,获得了以一当十的效果。在人物造型上,创作者经常采用一些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把人物最鲜明的特点提取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蔚县剪纸有着“三分工、七分染”的说法,可见染色是重头。用色大胆浓艳,是蔚县剪纸的生命所在。蔚县剪纸的染色非常大胆,一方面,蔚县自古与少数民族来往密切,受少数民族绘画、装饰的影响,在拥塞上比较鲜明、热烈;另一方面,体现了当地农民创作者淳朴、热辣的性格特征。人们第一眼欣赏蔚县剪纸,首先就会被其大红大绿的颜色所吸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且细看下去,又觉得颜色搭配和谐靓丽,浓度高、纯度大,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红要红到底,绿要绿到家,在色彩的对比上强调热闹红火,喜气洋洋,在视觉上给人以无比欢乐、喜悦的艺术享受,在浓墨重彩的喧嚣中,传达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蔚县剪纸不是对蔚县地域所创作或生产的所有剪纸的统称,而是对中国剪纸艺术之林中一个独特艺术品种的称谓。所谓蔚县剪纸,就是指在原蔚县地域内诞生,采用刀刻手法刻制后,又用品色加以点染而成的一个剪纸品类。创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双手创作出充满生命力的剪纸世界。这些浓缩了民间智慧与各地风俗文化的剪纸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生动精美的形态来自于当地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与灵巧的双手。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它的基础上,将它的精髓加以传承,并融入现代艺术的时代观念,以现代的大众视角来加以审视,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这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蔚县剪纸永葆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瑶.显示地域风情的一枝民间奇葩——蔚县剪纸地域特色赏析[J].艺术与设计.2008(12).
[2]李琳娜.蔚县剪纸的文化传承及艺术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14.
[3]从颖,武立功,谷莉.蔚县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品鉴.2015 (06).
[4]刘静瑜.蔚县剪纸艺术的特色及创新方式[J].大舞台.2014(09).
[5]马玉亭,尹言.蔚县剪纸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色[J].艺术教育.2015(11).
[6]李岱,尹卓然.论河北剪纸的艺术特色——以蔚县剪纸为例[J].大众文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