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伟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130012)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探讨
郑伟(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130012)
摘要:我国当代公共艺术在改革开放之后有很大发展,这不仅是开放国门的结果,也是西方先进艺术思想影响的结果。文章分为公共艺术的发展阶段、公共艺术的状况和公众艺术的发展方向三部分,希望让他人对当代公共艺术有一定了解。
关键词:公共艺术;发展阶段;状况分析;发展方向
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公共空间放置公共艺术品,不仅增加美观性,还是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权利的表现。只有将公众的意愿考虑在内,才能增加公众的关注度。而且艺术家要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艺术理念,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
(一)1980年代的公共艺术
1979年,首都机场出现一组壁画创作,这被许多研究者看作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开始。那个时候,只有政府部门和一些精英艺术家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力量,艺术代表的是精英文化,并没有将大众的审美取向考虑在内。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1979年、1980年、1982年,我国先后派出不同人员对国外的雕塑建筑艺术进行参观考察。国家这一行为必然引起艺术创作的潮流。1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主要是雕塑,内容主要是英雄伟人。但在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则出现了一些新的雕塑内容,比如雕塑作品《开荒牛》。总的来说,公共艺术的开始阶段,它只是被看成一种美化城市的手段。
(二)1990年代的公共艺术
9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公共艺术上也带有独特色彩。政府为展现政绩,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其中城市广场最具代表性。广场为突出官方意志,常常会修建造型夸张、体型巨大、色彩艳丽的建筑物。这与普通群众审美追求的轻松平和并不相符。另外,各类商业快速发展,各种步行街开始出现。商业空间逐渐增大。
(三)2000年以来的公共艺术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艺术观念和思想,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有重要影响。而且中国艺术更增加了对社会、政治和生态的关注。2进入21世纪,开始重视大众参与、和大众产生互动。《深圳人的一天》就是这样一个重要作品。它反映了各个阶层日常的一天,而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它是深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
(一)从作品到事件的演进
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突破种种限制,正在向内容更为深刻的方向发展。当代艺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加之人与人之间交流工具的多元化,相比较之前把艺术作品看成是城市美化的工具,当代公共艺术更加注重艺术行为发生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事件”。这使得它由之前静置在城市空间中,不断向呈现整个艺术过程的方向转变。艺术家若是同公众一起创作,让公众参与进整个创作过程,就拥有更多公共性。公共艺术注重的是过程,体现的是一个事件和活动的过程。
(二)中国公共艺术的空间维度
1.城市公共艺术,最早发生在雅典城邦。随后在公共空间出现了许多雕塑。广场形态出现,中国被世界所熟知的是天安门广场。近年城市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表现当地特点以及不同地域人的精神面貌。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许多城市争相在城市建设中加大艺术投入,很多展现当地风情的艺术作品大大增多。城市在急速发展中一定会出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论城市规模大小,其中总会出现一些建筑物过于奢靡豪华。虽然我们的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建设却面临挑战。这也是当代公共艺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2.乡村公共艺术。我国乡村比城市面积大,农村人口多。但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只有城市才有公共艺术。农村公共艺术出现较少,这与我们的传统、政策和当代公共艺术本身的认识不全面有一定关系。3中国农村有它独特的民俗习惯,尽管城市生活繁华多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但是农村民俗还是照常进行,并没有衰退。充分表明了乡村公共艺术生命力顽强。而且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更应该重视乡村公共艺术面临的问题,保护乡村田野间的古老城镇。
3.交通沿线的公共艺术。交通沿线公共艺术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贴近城市的环境,让人们在不同场景和不同氛围中感受不同情趣。设计者首先要判断来往人群的性质,是长留在此还是过路人。根据交通沿线不同性质的人群,设计相应的公共艺术品。交通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它也可以作为交通沿线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大篇幅的公交车创意广告就是一种。
(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核
1.主流价值观的表达。艺术作品通常会承载一定的价值内涵,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感受它宏伟的同时,也要理解其中的价值意义。绿色环保是近年世界各地都在倡导的一种主流价值,而且与此相关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层出不穷。表现题材上,首先要考虑公众是否能快速接受,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价值取向。既考虑自然环境,又要顾及人文环境。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通常和国家的相关之策有着密切联系。
2.公共性情感的宣泄。情感是艺术作品的骨干,情感的表达和对情感的理解,能够超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在表现公共情感,即公众的好、恶。那些表达生命美好的公共艺术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公共艺术作品,则是表达恨的。在特殊环境中塑造了一个能引发强烈共鸣的雕塑,表达了对同胞的同情和对敌人的愤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以人为本。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关注越来越高,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路途上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需求。而且还要注意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艺术品,表达自由、平等的观念。
(一)放大公共性
1.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明确指向。这里的公共性不仅指审美,更重要的是权利和权力。它指的是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并且让公众的权利得以实现。公共艺术品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不仅对城市环境进行一定的规划,加以包装,还能够满足一定的公众需求。公共艺术要体现公众的需求,所以它包含的审美就不能是私人的。还要有充分的知识做铺垫。
2.“艺术为人民”的艺术家。要满足大众的需求,表达对公众的关怀,这就要求艺术家自身的素质符合要求。艺术家要积极投身到公共艺术创作的事情当中,并且做出明确选择,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创新能力。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只能供少数精英欣赏,更重要的是雅俗共赏。
(二)公共艺术节与艺术生态
传统民俗或者节日,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这些都应该引起公共艺术的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环境,本身就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从艺术出发,表达保护环境的理念。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要依据国家政策要求,还要有艺术家的新颖设计理念,并且融入大众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
注释:
1.王洪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三个阶段[J].公共艺术,2015(04):30-33.
2.陈志奎.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诘问[J].美术观察,2015(08):30-31.
3.韩惠.对公共艺术的认知[D].中央美术学院,2014.
作者简介:
郑伟,硕士研究生,助教,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