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模型

2016-07-12 15:17张龙元湖南省株洲市攸县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反物质星系星球

张龙元湖南省株洲市攸县

宇宙模型

张龙元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

摘要:创生宇宙之外还存在三种次级宇宙:彩色宇宙、浑沌宇宙、黑暗宇宙。在诞生此四种次级宇宙的同时,还伴随诞生了四种对应的反物质宇宙。宇宙星系及星球体都是运动的。而且具有四种运动形式:①星系的公转运动;②星球体的自转运动;③星系和星球体的平面发散式膨胀运动;④滚动式“宇宙公转”运动。宇宙中具有(正、反)两型,四类、八种、若干个次级宇宙。以正、反两型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单元。像太极图一样负阴抱阳两两相对。以“四类八种”次级宇宙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序构成二级结构单元(单元结构类似金刚石晶体结构——正四面体)。二级结构单元交替循环排列向四面八方无限延伸。在四种运动的支持和掌控下,使宇宙构成了具有类似金刚石晶体结构的、“四色图案”立体化结构的、动态的宇宙模型。

关键词:正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彩色宇宙;浑沌宇宙;黑暗宇宙;自转;公转;平面发散式膨胀运动;宇宙公转运动

1、宇宙模型概念

宇宙模型是对宇宙的大尺度时空结构、运动形态和物质演化的理论描述。

2、我国古人宇宙模型概念

a、对宇宙的定义

《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代表上下四方,即“宇”代表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宙”代表所有的时间。古往今来的所有时间和空间就称为宇宙。

b、对宇宙的运动演化的描绘

《庄子》:“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乎本剽者,宙也”。客观存在的物质是运动的,而且是变化(演化)的称之为“宇”。物质的属性信息是守恒的,但是并没有固定的度量可以衡量。物质的属性信息可相互传递和相互转换,称之为“宙”。

此“宇宙定义”和“宇宙的运动演化的描绘”构成了我国古人的宇宙模型慨念。与现代的宇宙模型慨念非常吻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华夏先人)的高超智慧。

3、宇宙模型理论的发展史

a、中国古代宇宙模型观

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地方说。

浑天说认为:天是蛋壳,地是蛋黄,天地为双层结构。

夜宣说认为:根本不存在有形质的天。日月星辰自由漂浮在太空之中,天色苍苍是因为它“高运无极”。

b、古希腊和罗马宇宙模型观

泰勒斯认为:水是宇宙万物本源。

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最外层是永不熄灭的天火——天火说。

亚里士多德:多层水晶球说。

托勒密:地球中心说。

c、中世纪西方人宇宙模型观

哥白尼:日心说。

布鲁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不存在任何中心。

d、近代现代宇宙模型观

牛顿的宇宙模型观:牛顿用经典力学方法和欧几里德几何观念建立了绝对无限的宇宙体系。

相对论宇宙模型观:爱因斯坦1915年11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建立了“有限无边”的四维宇宙模型。

大爆炸宇宙模型观: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宇宙是由一个极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原始原子”逐渐演变而成的。后来发现此“原始原子”是大爆炸产生的比原子更小的基态粒子,只能称亚原子。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学生发表了《宇宙演化》论文。建立了《大爆炸理论宇宙模型》。

标准宇宙模型观:20年后,由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征实。伽莫夫的《大爆炸理论宇宙模型》成为了人们公认的《标准宇宙模型》。

11维宇宙模型观:随着弦理论、超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提出了11维宇宙模型新观念。

4、宇宙模型设想

宇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宇宙包括无始无终的永前时间,无穷无界的空间,有限的物质(能量)。

宇宙这个词汇概念有三种不同的内函。第一,人们所认知的约200亿光年范围内的所有的自然万物(星球体)及时空。称之为创生宇宙。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创生宇宙是一个次级宇宙。人们通常称谓的宇宙指的就是创生宇宙。第二,霍金所认定的“有限而无界”的宇宙。这个宇宙包含着所有物质(包括暗物质)及由所有物质所占有的时空。这个宇宙其最大半径约为2645亿光年。其最大质量约为3.415788乘10的53次方kg(34.15788×1055克)。第三,“有限而无界”并不是没有界面,是人们认定“无法找到界”而已。因为宇宙“太空”具有正曲率。从一点出发向前运行可回到原点。宇宙是圆的,是一个圆球体。圆球体“无界”而有“球面”。“球面”可认为“有界面”。“有界面”就有界外。界外是什么,有什么?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是界外空间,还有界外时间。此时间和空间是无法计量的虚时间和虚空间。包含所有物质的第二种宇宙和第二种宇宙的界外虚时空之和就等于第三种宇宙。

宇宙可用一个数学式表示:O=={→T==∞;U(x,y,z)==∞;M== ∞}。O表示宇宙。→T表示无始无终可以无限增大的永前的时间矢量。U表示无限无界的空间。(x,y,z)表示由三维直角坐标来确定可以无穷大的三维空间数值。M表示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质量。时间、空间、物质(质量)就是宇宙三要素。简称时空质。

空间维数是无限的。因为空间(太空)具有正曲率而无拐点。空间维数不宜用2∽10的具体数字来表示。

人们通常所运用的宇宙概念是指人类能观测到的三千万光年范围内的创生宇宙(现代天文观测已扩展到200亿光年范围)。这个宇宙主要由正物质组成,称正物质宇宙。据人们分析、推理、估计人类观测到的正物质宇宙在整个宇宙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因为宇宙太大,人们的观察能力又有限,很难判断其准确度有多高。本文认为用具体百分比数值表达显得不够准确。用模糊数学词汇——苍海一粟来形容还客观些。但可以肯定我们所处的正物质宇宙是个次级宇宙。除此之外还存在由基态粒子构成的彩色宇宙。由基态粒子和量子黑洞构成的浑沌宇宙也可称混浊宇宙。由黑洞类物质构成的暗物质宇宙,也可称黑暗宇宙。四种宇宙均存在与之对应的反宇宙。

现代宇宙应该是由四类次级宇宙组成。根据现代科技推理证明:浑沌宇宙、暗物质宇宙由基态级粒子演变而成,有人认为也可由原子“坍缩”而成。创生宇宙由正、反黑洞经“湮灭”——大爆炸或黑洞奇点“热大爆炸”演变而成。彩色宇宙可由正、反物质经“湮灭”演变而成。反物质宇宙是在宇宙演变过程中,形成彩色宇宙、浑沌宇宙、黑暗宇宙、创生宇宙的同时而伴随诞生的。反物质宇宙与正物质宇宙的形成几率是均等的——各占50%。但真正属于“互为反物质宇宙”、与正物质宇宙相遇能产生湮灭现象的仅占1/ 9。还有8/9的反物质宇宙与正物质宇宙形成互为镜像的对影体,与正物质宇宙相遇不会发生湮灭反应、产生湮灭现象。总之四类次级宇宙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是循环演变的。

我国道家根据“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创立了《阴阳》说。绘制出了“双鱼形、负阴抱阳”太极标识图——太极图。太极图就像宇宙演变的各个时期的宇宙模型图。由“元气”(太极)时代演变成正(阳)彩色宇宙时伴随诞生了与之对应的反(阴)彩色宇宙。类推:在形成正(阳)浑沌宇宙时,伴随诞生了与之对应的反(阴)浑沌宇宙,在形成正(阳)黑暗宇宙时,伴随诞生了与之对应的反(阴)黑暗宇宙。在形成正(阳)创生宇宙时,伴随诞生了与之对应的反(阴)创生宇宙。这种宇宙演变规律、原理、程序与“伏羲.八卦”的“太极生两仪”完全吻合。

在宇宙演变过程中总共诞生了四类次级宇宙(彩色宇宙……)。这种演变规律、程序与两仪生四象相吻合。

宇宙从元气(太极)态演变到现在。宇宙间共存在两型(正、反或者说阴、阳)、四类(彩色宇宙、浑沌宇宙、黑暗宇宙、创生宇宙)共八种次级宇宙,这种客观存在与四象生八卦相吻合。

根据“八卦重生出六十四卦”推理:在宇宙演变过程中,既然诞生了八种次级宇宙。每种次级宇宙均可重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样的次级宇宙。因此整个宇宙之中应该存在两型、四类、八种、若干个次级宇宙,人类认知的创生宇宙是若干个次级宇宙之一,也是若干个创生宇宙之一。这些次级宇宙在宇宙太空中遵守一定的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交替排列。

宇宙中具有两型、四类、八种、若干个次级宇宙。以两型为宇宙的基本结构单元,像太极图一样负阴抱阳两两相对,如:正彩色宇宙伴随反彩色宇宙而存在……,正创生宇宙伴随反创生宇宙而存在。这种结构类似于美国科学家安德列·林德提出的单极子宇宙结构模型。“四类、八种”次级宇宙构成更大的结构单元。拟称为二级结构单元。即以“四类八种”次级宇宙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序构成二级结构单元。这种结构类似于二级单极子宇宙结构模型。二级结构单元按一定规律排列成序(类似金刚石四面体晶体结构),向四面八方延伸。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中的物质是运动的——天旋地转式运动。宇宙中所有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①各级星系都在以星系为单位进行近乎平面发散式(膨胀式)相互远离运动——大爆炸引起的立体发散式膨胀运动和惯性离心力引起的平面发散式膨胀运动共同掌控的运动状态。②各级星系都在以星系为单位进行旋转式(圆周或椭圆)公转运动——由星球体的自转衍生出来的且由自转掌控的运动状态。③星系内的每个星球体都具有各自的自转运动——由微观粒子的自旋衍生出来的且由微观粒子的自旋掌控的运动状态。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都在进行同步的公转和各自的自转一样。④整个宇宙的滚动式运动——与扁球状总星系的长径扁球面相差0-180度的宇宙公转运动。

反宇宙中的反星系及反星球体具有同样的运动形式。只是运动方向相反。物质有正负,能量有正负。空间无正负,时间永前无正负。正物质在空间运动。反物质在同样的空间运动。

正物质宇宙及由正物质构成的星系和星球体的运动都是自西向东。反物质宇宙及由反物质构成的反星系和反星球体的运动都是自东向西。

正物质宇宙(星系和星球体)运动方向、状态与反物质宇宙(星系、星球体)的运动方向、状态构成了类似于钟表齿轮结构的运动模式。

“水平线”通常都认为是“直线”,其实是“孤线”。地球上的“水平线”其曲率(根椐赤道半径计算)是:k=1/R=1/6378·5km。

囊括所有物质的第二类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其最大半径是2645亿光年。宇宙中所有物质都跑不出这个宇宙。任何物质从某时空点出发向前运动,所有物质的都可以回到原点。光子也不例外。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光线可看作直线。其实光子的运动也是孤线运动。其曲率是:k≤1/2645亿光年。

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运动都是孤线运动。所有正物质都具有万有引力。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使所有正物质都产生了具有正曲率的孤线运动。所有反物质都具有万有斥力。在万有斥力的作用下,使所有反物质都产生了具有负曲率的孤线运动。

认定光子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当光子(线)经过大的恒星时,发现光子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弯曲现像。就认定宇宙空间是扭曲的,且具有正曲率。一个非物质的宇宙空间发生了扭曲现像,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其实光子(光线)经过大恒星时在强大的万有引力作用下迫使光线产生明显的扭曲现像。空间并未扭曲,也不能扭曲。只不过光子的弧线运动,具有貌似空间弯曲的效果。就象大爆炸产生的立体式发散运动貌似空间膨胀所产生的效果一样。

第二类宇宙太空是一个最大半径是2645亿光年的球体。首先画一个大圆圈(代表半径为2645光年的大圆)。圆圈内用四种不同颜色(以两两互补色可表示对应的四类反次级宇宙)表示四类次级宇宙。界面用动态的流线表示。形成一个四色平面图。再通过圆心的中心轴旋转360度。就成为立体的四色球体。

“四色图案”立体化就是本人头脑中构绘的宇宙模型。整个宇宙就是按照四色图案立体化结构交替循环在“第二类宇宙时空”中进行着永不停息的四种运动。宇宙时空是“弯曲”的(其实是物质的弧线运运而产生的时空扭曲效果),具有正曲率。具有正曲率的时空变化应该是连续性的。确切地说整个宇宙(指存在物质的宇宙)是按照“四色图案”立体化结构交替循环在“无限高维”时空(第二类宇宙时空)中进行着永不停息的四种运动。

太阳系是创生宇宙中最小的星系。所有类似太阳系的最小星系称为基本星系。每个基本星系都存在一个中心天体(极小数星系有两个中心天体)。对基本星系而言,中心天体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基本星系的中心点。由基本星系构成的银河系也有一个中心天体,也有一个中心点。此中心点称“银心”。以此类推:大于银河系各级星系都有一个中心天体。都有一个中心点。对创生宇宙而言,应该存在一个中心点,但是创生宇宙总星系不存在中心天体。

猜你喜欢
反物质星系星球
跟着星系深呼吸
迄今发现的最大星系
If I Were an Astronaut
反物质世界去哪了?
1号异星球
超乎想象的“反物质炸弹”
1号异星球餐馆
威力超大的反物质炸弹
超乎想象的“反物质炸弹”
米弯弯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