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育人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探讨

2016-07-12 06:43刘倩茑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张溪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育人语文

刘倩茑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张溪学校

以育人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探讨

刘倩茑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张溪学校

小学语文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环环相扣,两者互为表里,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小学是人从懵懂的孩童迈向少年的起点,正是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建立的时候,由于孩子自身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小学道德教育成为孩子德智启蒙的重要部分。

小学语文;育人;道德教育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繁荣,政治、文化也日益蓬勃发展,中国从一个实力大国逐渐转换为一个实力强国,增强的国力对人民的文化素养与品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中国国门的大开,各国文化涌入,多国文化彼此碰撞交融,产生了复杂各异的价值观,对中国的本土思想造成很大的冲击,学校教育比以往更要肩负起向孩子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的重任。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所不同的是,道德教育需要从小抓起,孩子年纪越小德育效果越有成效,也就注定了小学教育的重点更多的在于孩子的思想品德建设。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任务在小学往往由语文老师所肩负,因为其他的学科对德育教育具有其知识局限性,而语文是一个本土独特的学科,语文立足于传统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拥有人文素养与思维哲学性,一脉相承于儒学文化,语文教师无比适合对学生进行道德建设教育。

一、小学德育之迫切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但是后天的教育培养不同,人的性格品质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犯罪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导致对他人没有同情心,法律意识淡薄,最终走上歧途。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分清善恶对错的社会责任,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品德与才干兼备的国家储备人才。

在以往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溺爱之下,孩子简直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家长的过度保护,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坐享其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道德建设的方法

要想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固守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不够的,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育人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从实践中体验真善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爱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基础,发掘培养孩子的爱心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激发孩子对祖国对他人的爱,需要先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很多小学都会给小学生科普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红军七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经历风霜雨雪,忍受饥饿疲劳,忍常人所不能忍不知经历多少磨难,却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纪律严明。当年红军所经历的艰苦是如今和平时代的孩子们所不可想象的,不过仅仅是回忆当年,已能给学生们造成不小的冲击,如今的新中国是如此的来之不易,使学生倍感珍惜,对祖国的认同和感情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建设祖国的担当意识。

语文教师定时给班级召开班会,但在举办班会时,忌枯燥空洞的思想说教,不妨放映一些宣传真善美的纪实影片,用真实的感人例子感动学生,使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每年中国央视为宣传社会正能量,都会举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颁奖仪式,在颁奖前都会回顾获奖者用自己的言行与坚持感动周围人的事迹,其中有将自己一生奉献给祖国科技事业的科学家,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有在偏远山区忍受贫困仍然坚持给孩子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获奖者身在各行各业,身份悬殊,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每一分光和热。这一件件真实的事件,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奉献精神的人,使学生在感动的同时实现心灵的成长。

有了理论的引导,还需要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产生的感受能更加加深认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语文老师不妨组织学生去郊外植树,现如今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绿地面积不断减少,组织学生植树也是鼓励学生为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节假时间,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者,使学生在关心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在社会实践时灌输尊老爱幼的思想。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博物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另一种课堂,孩子是敏感聪慧的,让他们在参观中细细体味,他们的成长与认识往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孩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由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逐渐积累而成,通过课堂的人文教育与课后的实践,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建立健全健康的道德价值体系。

三、总论

小学的道德教育犹如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善”的种子,随着孩子的长大,这颗种子逐渐也会破土而出,愈来愈茁壮,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小学语文教师便是播下这颗种子的园丁,要时刻注意浇水灌溉,细心呵护幼苗。

单纯地追求学生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立足于社会之上,被他人所认可;一个人要是没有道德观念,即使他学业再优秀,也会是社会的安全隐患。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切记不能片面重视学生成绩,只顾让学生背词语句子,语文老师也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教育是以育人为本,培养全面的素质人才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培养拥有道德价值观的下一代,树立他们为祖国服务、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的思想意识,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

[1]钱昕.浅谈如何增加小学语文的趣味性[J].知识文库.2015 (23)

[2]戚本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育人语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