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俪修,赵冬婷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吉林移动长春分公司
通信业务管理导航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李俪修1,赵冬婷2
1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2吉林移动长春分公司
摘要:电力系统通信专业管理的设备资料种类繁多,日常维护量大,随着通信专业的不断发展,各类资料存储总量越加繁重,目前人工传递或查阅的现状,造成对人、财、物的严重浪费。通过研发通信业务管理导航系统将实现各通信站设备资料集中统一、高效整合的精益管理方式,提升通信专业的管理水平和通信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超链接;VISIO制图
电力通信网络是通信运维管理的对象,通信运维包括运行监控/调度指挥、设备检修、故障处理及现场作业等[1]。由于某省电力公司所辖各500kV变电站通信站设备数据图表等资料的格式和存放位置不统一,致使通信人员在日常管理和故障处理时查找相关资料不准确、不便捷,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该公司通信专业人员组成技术攻关项目组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预想思路:(1)能够将各站各类设备及业务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整合管理。(2)当需要查找某类设备或业务相关信息时能快速定位、查询。项目组决定研发通信业务管理导航系统实现将通信设备资料集中统一、高效整合的精益管理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11〕2024号)中“2.3.8.6通信系统出现6种情况之一者,被定义为“八级设备事件”。可见,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生上述故障或其他类型的设备故障及业务中断情况时,对故障处理时限是有严格要求的。在突发故障时如何能够快速、高效地预判故障点,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将故障处理完毕,使通信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是项目组研发本系统的关键所在。
通过项目组的技术研发,提出有效的通信业务管理方案,实现通信业务管理信息化、无纸化和网络化,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大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高通信人员的工作效率。经项目组成员讨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目标值为:将设备或相关业务查询时间降低到30s,进而在突发故障时能快速预判故障点,减少故障处理时间。
通过研发和应用本系统,将实现通信设备、业务等资料信息集中管控、多模式数据更新的管理模式,通信人员查询相关数据信息时可直接在本系统里搜索、查询,避免了每次查询相关数据信息的查找、翻阅纸质资料时间和与现场设备及业务标签的核对时间,平均可减少1min,所以将设备或相关业务查询时间降低到30s是可行的。
项目组对所研发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3个初步方案,并进行比较选择。(1)EXCEL制作方案:使用EXCEL表格并结合其他图表软件方式制作本系统。优点:成本低;制作容易;结构简单,操作快捷、灵活,方便用U盘。缺点:数据更新及时性有待加强。(2)网站制作方案:使用.NET或ASP网站技术制作本系统。优点:对各级使用人员进行权限划分以便于管理;数据可在电脑端进行修改或更新;功能丰富。缺点:需由专业网站制作机构或人员制作;结构复杂;制作和维护成本较高,难度较大。(3)软件制作方案:使用编程技术及专用软件制作本系统。优点:功能丰富、强大;技术先进,可实现3D建模仿真;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与其他设备网管对接。缺点:需由专业软件技术人员制作;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如需与其他设备网管对接时,应先统一各类网管通信规约,难度较大。经综合评估,项目组决定选用EXCEL制作方案。并从制作通信机房管理模块、通信设备管理模块、通信光缆管理模块、通信业务管理模块及数据更新上传、下载五个部分进行方案分解。为使本系统具备一定的实时更新性,项目组成员积极探索优化方案,可通过电力系统内网通信一体化管理平台网站上传下载方式进行数据更新,并设置访问控制列表,确保通信安全[2]。
(1)进行各通信站设备业务图表等资料收集
项目组在2015年1月至3月期间对现有设备按站点、设备类型、骨干网级别进行数据资料完整收集,每个站点的设备及业务资料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并固定其存放位置,做到存放位置唯一,这样就解决了各类文件存放位置不统一、不固定的问题,可直接提升查询相关设备或业务信息时间5秒。
(2)选择适宜软件制图录入
统一配线表的格式,并使用EXCEL自带的绘图工具和VISIO软件绘制通信机房平面布置图、通信机房接地系统图、通信电源系统图、通信光传输网络拓扑图、设备面板平面图等,并逐一录入归类,做到所绘制的图与现场实际运行或接线方式相符,业务配线表始终与现场设备业务信息保持一致。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方式查找各类图表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可进一步提升查询相关设备或业务信息时间5秒,提升查询业务准确率90%以上。
(3)加入超链接方便查找
将所有图表,以标签页的形式逐一添进本系统里,使用超链接技术将各标签页链接起来。通过加入超链接,简化查询信息流程,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查询相关设备或业务信息时间10秒。
(4)随机进行业务导航确定其准确性,便捷性
进行多次随机测试,在保证查询结果正确无误的基础上,与常规查找同一业务数据的时间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查找相关业务数据的时间均在30秒之内即可快速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5)系统整体优化
调整、统一各功能模块格式及标准,完善超链接快速定位机制,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使系统查询业务时间更加快捷,进一步提升查询信息时间5秒,提升查询信息准确率5%。将本系统上传至通信一体化管理平台内网网址上,供通信人员下载使用,需要更新数据时,由专人定期汇总需要更新的数据,并统一录入进系统内,以保证系统的及时更新性。通过上述实施,累计提升查询信息时间达25秒,提升查询准确率达95%以上。
通过研发通信业务管理导航系统,可以显著减少通信专业查找相关设备和业务信息时间,进而在突发故障时能快速预判故障点,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提升“三集五大”电力系统通信专业支撑水平。系统投入应用以来,运行良好,稳定可靠,为该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符永源.对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立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 (18):95-96.
[2]章欣.智能用电与现代量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赵冬婷(1987-),女,学士,助理工程师,吉林移动长春分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运维工作。
作者简介:李俪修(1984-),男,硕士,工程师,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主要从事电力通信运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