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视角下的《美姐》

2016-07-12 08:37刘纪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6年6期
关键词:铁蛋乡土

⊙刘纪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乡村视角下的《美姐》

⊙刘纪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郝杰新作《美姐》借助“铁蛋的情歌”,展现了那片具有朴素力量的乡土。在这片乡土上,有着民众喜爱的合乎“世情”“人情”的二人台,有着承载于乡土之上的民俗、礼治、文化等,总之,这里的一切都传达着该地方人群的生存密码。

关键词:乡村二人台情欲礼治

郝杰的又一力作《美姐》以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创作态度讲述了铁蛋个人成长史的故事,背景是冀北那片古老、封闭、贫穷的黄土地。诚如影片片头所题:谨以此片献给二人台以及中国西北晋蒙陕冀地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人们……因为真实,故而习惯了光怪陆离世界的人们似乎对该片投去惊奇诧异的目光。鲁迅曾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该片是郝杰内心深处对业已濒临危境的乡村世界的一种自我梦呓,是一部体现乡情乡韵的影片。

一、一段二人台乡村演出的变迁史

二人台是一种集歌舞、说唱,融扮戏、演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流传于山西境内西北部、内蒙西部、陕西北部,导演郝杰就生活在这个地方剧种颇为流行的张家口地区,二人台的演出伴随着他的成长,并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影片以二人台为载体,不但是铁蛋对美姐的情感依托,而且通过二人台在影片中所跨越的时间维度,可以见证二人台与当地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通过那一首首“玩艺儿”,我们方能感悟其在历史文明中的纵深感以及浓郁地域文化的特性。

影片开始,美姐与铁父合作演唱的《走西口》作场中,“文革”开始禁戏了,二人台被当作了“封资修”的东西而禁止。文革期间许多二人台从业人员因禁戏被迫转行。历朝历代禁戏之声未曾断绝,但都无法彻底禁止,即使在文革思想禁锢严重的时代里,铁父仍在唱,即所谓的“禁者自禁,演者自演”,为此还弄瞎了眼。可见民众对二人台的喜爱之情。

1976年,二人台开禁之后,又在舞台上空前活跃起来。影片展现的首先是铁父在奶奶庙前的祈雨场景,虔诚至极,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本是主管生育的奶奶庙竟也主管起司雨之事。当然民众不去理会这些,“敬神则神在”,这是乡土民众的普遍看法。接着是一出令人脸红心跳“揣奶奶,咬舌头”的小戏,这如何承担祈神的功能?但是在任何开放的艺术演出环境里,感性享乐都必然是观众最直接与最主要的追求,包括“那些与性相关的朦胧的、间接的、边缘性的隐喻”。只要能给观众带来乐趣,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每逢作场,二人台都会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并为其提供食宿条件。电影某些镜头颇为感人,在一大嫂家吃,女儿要求为演员们杀只羊,大嫂尴尬地圆场;演出结束,一村民众竟然扶老携幼挥泪相送。如此演出效果,就是因为二人台在演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考》话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我们知道,演员与观众在戏曲艺术中是一种互依互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他们协调一致,互动交流时,就形成了鱼水关系。铁蛋加入鸿腾歌剧团的首场演出中,当地一位寡妇和一男青年竟然为虎虎是男是女而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这间接反映了二人台深入人心,已经融入到当地人的骨髓里,成为当地人割舍不断的情结。

铁蛋和郝燕所唱《公鸡踏蛋》桥段很有文化意味。演员在鼓点伴奏下,形神兼备地模仿着公鸡和草鸡的各种动作,无论身形、嘴形、眼神都十分相似。“公鸡踏完蛋,两个翅膀又呼扇,高兴得小草鸡不断的流光蛋,这要是每天踏你这一下蛋,保证你给我每天下它颗双黄蛋。”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即便是讳莫如深的性事,民众也能用熟知的“话语”表达。乡村民众本有对公鸡踏蛋的原始理解,自然深谙戏里面的隐喻了。倘是换成王实甫的“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百姓则不知所云。

事实上,如果我们联系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此现象会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解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北方农民们在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沟沟壑壑时吼唱的那些让人脸红的酸曲儿中所包含的性暗示:在地里劳作的农民一干就是一整天,日落归家之后,疲惫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一些放松,而除了男女之事再无别的娱乐,因此他们对于性的渴望就可想而知。

20世纪90年代,众多的民间歌舞团蓬勃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二人台的生存空间。“这里有歌,这里有舞,这里是歌的世界,这里是舞的海洋……”想必很多人对如此叫嚣并不陌生,这是90年代民间歌舞团招徕顾客的“招牌语”,闻此人们便会趋之若鹜地涌过去。这些歌舞团劲爆的热歌,大幅度的露点,癫狂的舞姿,配以歇斯底里般的声音冲击波,很快让二人台艺术招架不住。于是,二人台被迫走上改革的路子。铁蛋与搭档虎虎沦为反串的舞者,表演扭捏骚姿,郝燕则唱了一曲通俗流畅的《潇洒走一回》,可谓与90年代经济大潮下的民众思维相契合。不独是二人台一家,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乡村大地,群众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90年代,“戏曲歌舞化”的路子是当时很多剧种、剧团的大胆尝试。

片尾铁蛋回到妻女身边,回归到繁衍生息的乡村大地,二人台的曲调再次响起,画面浮现出二人台乐队的演奏剪影,二人台依然在熟悉的土地上演唱着熟悉的旋律。

二、一段乡村社会的情欲史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东西,它潜藏于人类意识的深层,各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投射方式。人类对异性的好奇首先源于与自我身体结构的差异。影片开头小铁蛋就对美姐蹲着尿感到新奇,好奇心促使铁蛋“走近”美姐。此时美姐对铁蛋是母性的象征,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显现。镜头中美姐唱了一曲《家住在太原》:“家住在太原,爹爹名叫孙鹏安,所生下我这一朵花。”这时铁蛋仰视偷窥美姐并很羞涩,后来美姐抱起铁蛋转圈、抱在怀中用嘴喂嚼碎的蚕豆,都是母性行为的温情体现,同时是男性对初见女性的美好情愫。

影片原欲通过唯美和朦胧的特写、升格的描摹造成了一种处于想象界的模糊印象,这种印象一直存保存到铁蛋的成年。铁蛋儿和大女子、二女子兴冲冲地跑进美姐的屋子看到炕上的“事情”以为俩人在打架,此时铁蛋说:“美姐,你不是说要嫁给我呢?告诉你,不行。”后来当美姐把大女儿嫁给蒙古人而安慰铁蛋时,铁蛋怒气冲冲地说:“你以为我是三岁的小孩,告诉你,不行。”此时的铁蛋,已由儿童对母性的依恋转为真正的情欲了。后来铁蛋和郝燕在“七月里来七月七”的桥段中,郝燕不经意亲了作为姐夫的铁蛋,铁蛋顿时回忆起当年美姐被窝里搂着他入睡亲吻的情景,可见儿时的情结仍然藏在铁蛋心灵深处。

大女子从口外回来,出落得如同当年的美姐,铁蛋内在欲望再次激发。初见大女子后,俩人来到儿时一起互喊“臭女子”“臭铁蛋”的山坳里,铁蛋高歌着“山也挡不住风,雪也挡不住春,山神也挡不住人想人。满山的湿土土,长着十样草,人里面就数妹妹你好。前个迎迎看见妹妹,后个迎迎爱,小妹妹你能不能和哥哥我在……”完成了铁蛋最初的情感告白,这段演唱曲调高亢、言语直白,诉说着多年来铁蛋的情感压抑与款款深情。两人相爱之际,铁蛋与大女子在树林里追逐打俏,画外的“二人台”悠悠唱起:“十七八的大闺女,水呀么水灵灵……哥哥我满肚肚生铁,一疙蛋就化成水;半夜你叫门,妹妹我半夜给你开,热个洞洞给你呀,哥哥你就钻进来。”影片用了长镜头:山野的影像显得模糊起来,镜头向上推移,渐渐呈现出一个类似男性生殖器的土柱,画面继续往后推,是一凸字型的山棱,然后画面又往下拉,如此往复三次。儿时的性幻想成为现实,这是人性本我的画面呈现。

二女子最初不愿嫁给铁蛋,婚礼拜堂已是强人所难,结婚当晚更不愿与铁蛋同房,可一旦“生米煮成熟饭”,她就接受了既成事实,既搀扶着铁母去看戏,又送别“逃离”的丈夫。夕阳映照下的二女子神情专注地望着离去的丈夫,显示了对丈夫未来漂泊日子的隐忧,诚如《走西口》中玉莲对太春哥哥的哭诉。最感人的场景是二女子挺着大肚子在夕阳落照下手把锄头,脸上满是笑意,这是一种生养繁衍的象征,正是乡土文化的本性。她终将扎根于斯,和斯土成为生死相依的关系。

二女子融入这个家庭并不等于放弃自我,人性深处仍有展示自我魅力与价值的需要。铁蛋给二女子捎来红色连衣裙,二女子穿上后在自家的炕席上踮着脚尖舞动起来。该纵深镜头以积淀了黄土地深层文化的圆弧形窑洞为背景,《彩云之南》音乐缓缓响起,构成一幅绝妙的乡村图画。

铁蛋对三女儿的情感有着典型的中国伦理特征,是在“发乎情,止于礼”隐忍、含蓄的中国情爱观念中的延续,这种处理一方面出于审查的考虑,另一方面出于铁蛋个人成长的理性诉求。铁蛋追随鸿腾歌舞团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恋爱史的一种弥补和拯救,他最后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这种大团圆模式符合乡村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体现了民众的道德诉求。

三、一段乡村社会的民俗史

乡土社会关心耕稼之事,认为“土”是万物之母,能发千般样。电影在表现铁蛋接近大女子的过程时,就是在这有着千沟万壑的黄土地上展开的。镜头一是铁蛋和愣三帮助美姐家锄山药地,二人蜜蜂似地凑在大女子前,引起三妹郝燕的醋意;镜头二是铁蛋和愣三帮助播种的画面。铁蛋扶犁,大女子随其后撒种,多么富有乡情乡韵的画面。驴拉犁的耕作方式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几百年,但乡村社会的面貌依旧没有多大改变;镜头三是铁蛋和愣三将箩筐套在头上去美姐家窗下招引大女子,被其父发现,一顿臭骂后溜之大吉。简短的镜头展现了传统农耕社会下男女青年的恋爱过程,有趣的是,乡间恋爱也带着实用的功能,生养万物的田间地头成了传情达意的爱情场所。事实上,在乡村社会的话语世界里,男女性事确实被喻为在女性“肚皮”上播种,这种“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与《易经》中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致。

铁蛋和大女子在垄头嬉戏的一幕尤为有趣,大女子把一束茅草投向铁蛋的衣服,这是当地儿童常玩的游戏。铁蛋捏着鼻子数数是叫辣椒鼻子的游戏,随着数数的节奏,铁蛋从童年走向青年。还有吃黍霉、压马、过家家等都是当地乡村儿童常玩的。做黍子糕的桥段,大女子用手指将面团撑出女阴的形状,注入一汪清油,这是一种关乎生养繁衍的符号化表现,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画面。诸如此类游戏的、日常的活动也只有在这片乡土上,才显得那么鲜活、动人。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越是封闭、落后的地方,越是接近古代的风情民俗。

乡村社会是一种礼治秩序,“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影片结束时,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当地的莜面,铁父作为“家长”端坐正中,一家三代其乐融融,为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情结作了一个生动的注解。然后是铁蛋一家人躺在炕席上敞开心扉聊天,这就是乡村民众所追求的“家有一亩二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它是普通农民最朴素、最现实的最高理想,也是农耕文明最朴素、最核心的精神追求。表现礼治的还有铁蛋和二女子拜堂成亲的情景,大家催促着铁蛋拜完堂赶快吃油糕。该婚礼的程序不算复杂,倒是郝杰另一部片子《光棍儿》里体现得更为详尽,六软婚礼仪式上司仪先生所念诵的是:“大送亲,二送亲,老舅爷子坐当中,紧挨着坐下老媒公;大辈儿多,小辈儿少,安排不好座位你别吃恼;荞麦尖,圆豆圆,十里的乡俗不一般;走河道,随河礼,有些地方不由己;端着盘的,注点意,爱护东家的瓷家具”,此段唱喏信息丰富,既有对婚礼秩序性的强调,也有替东家唯恐照顾不周的打圆,孔子有言:“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于此颇见端倪。

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铁父在给铁蛋娶了媳妇后,不但要听房,而且在他无所“行动”后要打他,母亲还在一边帮腔“往死里打”,他们让铁蛋承认这桩婚姻,此为父教权利,子女不能无违与父教。

《美姐》给当今普遍追求“视觉奇观化,叙事传奇化”的影坛吹进一缕春风,它以朴素的乡土风格感染着众多观众,是一部直指人心、映照人性的好电影。

参考文献:

[1]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傅谨.草根的力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作者:刘纪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与影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铁蛋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江澜新潮
倒立
我就叫铁蛋
铁蛋的吃瓜季节
铁蛋的吃瓜季节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乡土分外妖娆
醒悟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