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浩
《史记菁华录》是清代康熙时期姚苎田摘选并评点的《史记》评本,以选文精当、评点精妙著称于世。该书采用了明清文学批评通行的“评点”形式,集文本鉴赏与理论批评于一体,而“闲笔”即是其理论批评的理论之一。闲笔指“穿插于行文中的一种别有深意的写作技法,通常指作者为切合表达的需要,在文章作品中有意插入的那些对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描绘环境等貌似没有直接关联而却又内在联系的语言文字”①。在评点中,明确点出“闲笔”有两处:一为《项羽本纪》夹评“闲处着笔”②,二为《萧相国世家》夹评“百忙中偏有此逸调,奇事”。但细究概念,《曹相国世家》的夹评“余文点染”与《李将军列传》的夹评“野蕊疏花,点缀入妙”,也可视作是有关“闲笔”的评点。
“闲笔”,表面上看似乎是繁冗之笔。实际上,“闲笔”在文中却能发挥调节作品的叙述节奏、衬托情节气氛、丰富人物性格神情等作用,最关键的是增强作品隽永悠长的韵味。项梁叔侄杀会稽太守,举兵吴中。“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苎田氏夹评“闲处着笔最妙”,又在眉评中阐发“闲笔”之妙:“不特回顾‘主办一段也。古文摹写人处,往往大处不写,写一二小事,转觉神情欲活,此颊上三毫法也,不必谓实有其事。”项梁任命官职,独写此一细事,以示项梁不惟能主大事,同时也粗中有细。如此,项梁的形象血肉丰满,神情欲活,而不至于流于平面化。又此细事,穿插于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举兵反秦的历史大事件中,起着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使文章节奏急缓相宜。此点的妙用,苎田氏未能点出。
《萧相国世家》中夹评“百忙中偏有此逸调,奇事”,侧重的是闲笔调节文章节奏。在“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后,插入:“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苎田氏夹评:“百忙中偏有此逸调,奇事。”当此之时,陈豨反于外、韩信反于内,汉室存亡之秋;功高震主、皇上见疑,萧何存亡之秋。文章“势能”积聚至极,却插入故秦一失位侯王,看破官场、以种瓜自晦的故事。文章节奏由高度紧张忽入平静舒缓,因而使文章或起或伏、或舒或缓,节奏得宜。又忽插入的召平小传,在文章“势能”蓄积至极而欲喷薄而出之际,生生将其截住,使其继续蓄积,此也为插入的召平小传一妙用。又召平处江湖之远的风平浪静与萧何居庙堂之上的杀机重重,召平的世事洞明与萧何的“工于谋天下,不工于谋自身”,构成大的对比,凸显萧何的朴直尽忠、无怨无悔的形象,此也为插入的召平小传一大妙用。
以上两处“闲笔”,苎田氏的点评,一重在人物性格神情,一种重在文章节奏。而《李将军列传》的夹评“野蕊疏花,点缀入妙”,则指出闲笔之烘托情节气氛的作用。李广兵败被俘而逃归,贬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苎田氏平道:“野蕊疏花,点缀入妙。”李广贬为庶人,人多冷落之,不弃者唯灌婴之孙灌强。烘托出了李广悲凉处境,也显示了世态炎凉。此处“闲笔”,重在烘托情节气氛,起“点缀”文章氛围的作用。
“闲笔不闲”,故“闲笔”必有其妙用。《曹相国世家》中,曹参为齐相,“治道贵清净”,齐国“安集”。闻萧何卒,催舍人整理行装。苎田氏却于此评点道:“此余文点染,非本传所重。”苎田氏只含糊地指出其“点染”文章的作用,或许恐此汲汲欲相之举,影响曹参清静无为的整体形象,故而特追加一句“非本传所重”。苎田氏似乎并未看出此处“闲笔”的高妙,因而有此评语。窃以为此处“闲笔”,正文章一大妙笔,有“古井微澜”之妙。曹参行事,惟贵“清净”二字,所以传文依实写来,平静如水,少有波澜;曹参形象也平面少圆,无鲜活之处。插此一笔,曹参形象顿觉鲜活丰满,文章于平淡中有变化,摇曳生姿,生色甚多。
由上述可知,苎田氏《史记菁华录》的“闲笔”理论,指出了调节叙述节奏、衬托情节气氛、丰富人物性格神情等的作用。但是其评点重视兴会所至,无一以贯之的理论指导,这是中国传统文论普遍存在的不足。其所点出的“闲笔”,均仅就一点而论,阐发欠备,妙用未能说尽。选本中又有众多绝妙“闲笔”,未能指出并加以阐述。如《项羽本纪》中“霸王别姬”情节,《留侯世家》的高祖戚夫人楚歌楚舞情节,均千古之经典“闲笔”,于调节叙述节奏、丰富人物性格、衬托情节气氛等方面,大有妙用。如此等等,不一而举。
综上所述,苎田氏的“闲笔”理论,得之于积年的文本细读与兴会心得,以今之理论想考量,故难周详。而四处评点,各有所重并指出其妙处,与今之理论,亦能暗合,能如此也是难能可贵,不应过多苛责。
注释:
①林文勉,程克夷,程国安,编写.基础写作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225.
②姚苧田,选评.史记菁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文中有关《史记》引文均出自该版本,其余不再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