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微
给他一颗慈母心
文/王微
2012年6月,我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心医院肾内科工作。3年来,我先后接诊过1000多名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相对而言,被疾病困扰的患者中弱势人群较多,可往往在疾病面前,他们所展示出来的不同的生命力量,却时常给我带来很多生活启示。
今年5月,科室收治了一个年轻患者,30岁男性,由轮椅推入病房,皮肤煞白,周身浮肿。患者的母亲递来几张门诊化验单,血肌酐超过1400umol/L,血红蛋白竟然仅剩37g/L。面对一个如此年轻的肾衰患者,我们格外重视,通过完善检查,排除了急性肾衰。我们向患者母亲交代了病情:“很不幸,患者是慢性肾衰,并且已经到了尿毒症期,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患者母亲顿时失声痛哭,面对这种印象中很遥远的疾病突然砸到自己儿子身上时,60多岁的老母亲觉得天塌下来了。我们希望患者尽快做出透析决定,当患者母亲小心翼翼、避重就轻地将病情告诉儿子后,经过商量他们给出了一个让我们医生难以接受的决定——放弃治疗。作为专科医生,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放弃透析就等于放弃生命。患者太年轻,我们不想放弃,经过我们科室多名医生反复沟通、解释和开导,患者最终同意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经过系统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
十天后的一个周六,正赶上我值白班,这名患者又被家属用轮椅推到病房。此时他端坐着,极度呼吸困难,状态衰竭。通过询问病史,我估计患者可能是摄入水太多出现了心衰。通过检查,印证了我的推测,我立刻对患者进行抢救,最终患者转危为安,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一次住院,患者变得非常冷静,完全看不到第一次住院时的紧张和害怕,没有眼泪,没有怀疑,没有愤怒,或许是被尿毒症击碎了一切,他的眼神很空洞,我看不出忧郁,同样也看不出情感。这一次是我亲自管床,由于患者年轻,与我年龄相仿,我对他格外关注,一有时间就和他交流,给他分析病情,帮他宽心,告诉他尿毒症不可怕,只要降低并发症,就有机会等待肾移植,告诉他其实生活还有希望。他告诉我刚得知自己生病时,面对昂贵的医药费,他曾有过放弃治疗的念头,不想拖累家人,但想想年迈的父母和妻儿,不能放弃治疗、推卸责任,他要和病魔作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由于患者母亲与我的父母年龄相仿,每天看到她在病房里为儿子擦脸、洗脚、揉背,默默地为儿子付出,我总会想起自己的母亲为我做的一切,也都是那么心甘情愿。特别是今年自己也升级做了妈妈,就更能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心。所以只要有时间,我也会找机会和患者妈妈聊天。通过交谈我得知,原来这个家庭非常困难,患者父母已从工厂退休,老两口加起来退休金每月不足3000元,患者本人没有稳定工作,生病前在一个工厂做临时工,自从得病工作也没法干了,患者媳妇在外打零工贴补家用,全家三代人挤在一间45平米的房子内生活,更要命的是患者有个8岁儿子,现在上小学,正是长身体需要用钱的时候,患者得病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想到患者的母亲、儿子,联想自己的父母、孩子,此刻作为一个医生、一位母亲,我真的很想帮助患者改善现状,可是自己的力量很小,除了常规医疗帮助患者最快改善症状外,其实能做的真的很少。在患者临出院前,我悄悄塞给患者妈妈500元钱,告诉她照顾好儿子,也照顾好自己。我知道此刻我是被患者母亲感动了——她的坚强、她的微笑、她的隐忍,在疾病面前,即便无助,但她已不再慌张,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母爱在支撑这个家。
医生给患者看病时需要有一颗母亲的心,因为妈妈的心是柔软的,总是会想尽办法对孩子好。有人说,医生,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也有人说,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我想如果每一位医者都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去看病、去救人,那么作为患者是不是会少一份焦虑、多一份宽慰。医者慈母心,我将常怀这一颗爱心,为患者送去健康,送去温暖!
生命礼赞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妇产科 摄影/王福香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