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军 罗珍
摘 要:
因传统思政理论课在教学场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无法满足90后大学生的需求,其辐射度、满足度、接受度、感染度等方面都受到影响,课程价值被“遮蔽”。思想政治理论网络课程为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诸多困境提供了新路径。它拓展了教育场域、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加强了教学交互以满足学生生存需求、精神需求等。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潜在价值转向显性价值,还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加强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势互补,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课程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2.02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2-0124-04
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理论)网络课程是一种新课程模式,它通过网络技术呈现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相对思政网络课程而言,传统思政理论课在教学时空、内容、方法、交互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其价值被“遮蔽”了,而这恰恰是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因此,加强二者的价值研究,实现它们的优势互补,对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遮蔽:传统思政理论课价值“遮蔽”的四个层面
马克思突破唯主体价值论和唯客体价值论的局限性,提出价值关系说,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这表明,需要是人的生命的内在规定性,满足人的需要成为人开展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因。这也就意味着,在受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是否接受某门课程,与其需要密切相关。当下,在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90后大学生虽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功利化的影响,对思政理论课普遍轻视,但“总体而言思政理论课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契合的”[3]。但因教学时空、内容、交互等因素所限,传统思政理论课价值被“遮蔽”。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时空受限而弱化了教学辐射度
90后大学生是网络一代,网络学习已成为其重要的学习方式。据调查,“在大学的日常学习中,近 72%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来查阅资料,近 47%的学生是直接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完成作业的。”[4]这意味着“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也有了新的需求,他们要求思政理论课入驻网络,方便他们“电子化”和“碎片化”阅读和学习。而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依托的媒介主要是书本、黑板等,其教学活动囿居于物理课堂空间,这无疑痛失了网络这块新阵地。这种教学时空的有限性自然会使其影响幅度受限,最终影响其基本功能的发挥。
2.教学内容滞后而弱化了教学满意度
思政理论课的生命力源自于其内容对学生需要的满足。但据调查分析,“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关注较少主要是‘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关系不大和‘内容难以让人信服”[6]。这意味着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学生需求之间产生了差距。这种滞后性表现在:一方面,教学内容在时效上的滞后。传统思政理论课仍然没有走出知识教育的窠臼,其教学内容仍注重讲授脱离学生实际的原理、方法,学生对此甚感不满。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的滞后。90后大学生已习惯快餐式、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喜欢集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的微课资源,而传统长篇累牍的静态文字资源,在这样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3.教学方法单一而弱化了教学接受度
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接受是对其所传递的价值准则和思想导向的接受,“这种接受与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相比,有更大的难度”[7]。这必然要求根据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在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强制灌输这一教学方法因其操作简单等特点,更受教师的青睐。虽然,“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思。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8]。故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并逐步内化为其德性。但即便是理论灌输,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当大学生还没有认可某一理论和思想,就采取“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这往往会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要接受的理论和思想产生自然排斥,降低了其接受度。
4.教学交互低频而弱化了教学感染度
所谓感染度是指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感召程度。而要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感染力,“既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更需要加强师生交互,以思政理论课教师强烈的政治情感、人格魅力、学识能力真正感染学生。[9]”而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虽师生共处一个空间,但因大班教学、教学课时数有限等客观原因,以及部分大学生心理的封闭性等特点使其不愿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等主观原因,师生交互极为有限、频率低,活跃的永远只有那么几个学生,沉默的是大多数。这导致师生间缺少真诚的思想交换和真挚的情感交流,师生情感难以建立,难以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二、价值彰显:比较视域下思政理论网络课程价值彰显之具象
思政理论网络课程是思政理论课的新形态,是网络和思政理论课的联姻。借助网络载体在传播信息时数量庞大、形式多样、获取方便等特点和优势,“将思政理论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公开课教育,将教育资源公益化、开放化、共享化,使思政理论课更好地发挥引导和教化作用
1.于拓展教育场域以满足学生自我生存需求中彰显网络课程价值
生存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这一需求反映在大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上,就是能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技能。因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重要载体是网络,为满足大学生这一需求提供了方便。“网络空间表示一种再现的或人工的世界,一个由我们的系统所产生的信息和我们反馈到系统中的信息所构成的世界”[11]。这意味着网络社会虽具有虚拟的特征,但它作为一种社会实存,依存于现实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结构、关系与功能的重组和再造。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模拟功能,为大学生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使其掌握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促进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并最终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2.于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元精神需求中彰显网络课程价值
精神需要是指“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12]。而思政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就是“立德树人”,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是高校开设思政理论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具有求知性、发展性、层次性、差异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13]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理论动态、国家方针政策、社会热点和学生“疑点”,制作成数字化资源推荐给学生,满足学生求知发展的需求。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设定不同的网络课程界面,实现差异性和层次性。最后,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把知识点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或游戏形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3.于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中彰显网络课程价值
任何教学,都源自于人自身的学习需求。从一出生,人就会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外部信息,并运用自己的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的认知。90后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善于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据中国户联系信息中心统计,“截至 2014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49亿。其中,学生群体依然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达 23.8%。
”他们这种自主学习需求反应在思政理论课学习上就是希望能与老师进行平等对话,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理论的探讨。而事实上,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主体。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这一特点与大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
4.于加强教学交互满足学生情感交流需求中彰显网络课程价值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离不开师生间的相互交往与互动。“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需要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网络采用离散结构,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是平等的。因此,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去边界、去权威的交互场域,它拆除了师生交流的围墙,超越了教师权威和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互平台。师生可以凭借QQ、微博、微信、讨论社区等进行热点的探讨、时事的评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思想政治理论网络课程价值彰显路径
近年来,高校思政理论网络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03年-2010年,全国共有34所高校的46门思政理论课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但从总体来讲,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属性和功能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契合度还不是很强,存在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思政理论网络课程所应具有的属性和功能还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立足学生需求,优化思政理论网络课程建设,实现其价值。
1.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归宿,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归宿、以学生为本是从课程价值取向角度而言的。“课程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思政理论网络课程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特征的课程,应该满足社会主义社会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树立以社会为中心、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满足社会需求,在具体的实践中是为了满足某一时期某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因此,应建立“以人本取向为主体以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为两翼的课程价值取向结构”
2.以资源建设为重点,实现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
每门课程都有成就人的全面发展的超功利的内在价值和为达到这一目的被用来做手段的工具性价值。思政理论网络课程也不例外,其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内在价值。同时,它又具有自己的工具价值,运用网络媒体,充分交互,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
为了实现其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这就要求加强思政理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这是因为“公众通过对信息的拥有来满足对自我和社会的理解、行动和交往的定向、个人和社会的娱乐这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对思政理论网络课程资源的接受和理解,实现自身思想的转变、价值观的提升。这是一个认知转变的过程,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开展资源建设。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从求知向求解、从单一到合成”等特点,[20]这就要求在思政理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封闭性到高度开放性的转变。教师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捕捉大学生的痛点、兴奋点,[21]及时更新资源,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二是从限制性到引导性的转变。网络中各色信息泥沙俱下,思政理论教育信息要能在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搜集集图、文、音于一体的多元信息,引导大学生进行信息重组、整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从群体性到个体化的转变。既要建设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模块化资源,又要建设面向个体的资源设计,达到“投其所需”的理想状态。
3.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策略,实现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
“一部没有接受者的作品,即使它本身确实具有某种价值,那也只是不可传达的价值——潜在价值,而不是现实价值”[22]。因此,思政理论网络课程价值的实现是其建设的起点和归宿。而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是价值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的特点:第一,教学结构的双主体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第二,教学互动的多元性。网络教学互动包括五个层面:学生与课程界面互动、学生与目标互动、学生与资源互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等。[23]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与资源、界面等的隐性互动,开展师生、生生同步、异步对话,进行沟通交流。第三,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性。线上教学作为思政理论课的辅助教学方式,具有拓展时空、提供个性服务等特点。而线下课堂教学具有面对面交流,容易引起大学生情感转变的优点。因此,应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
四、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到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思政理论网络课程,创新教育形式,谋求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本质与技术理性的深度融合,坚守与开拓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势互补,最终彰显思政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和价值。这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网络已成为各国社会意识形态表达和竞争的重要平台。西方国家基于网络建设各种形式的人文社科类网络公开课,大力传播和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当积极应对,整合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构建思政理论网络公开课并进行推广应用,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思想阵地。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及时根据学习受众的需要和价值观的波动调整价值观引导策略,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4]。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十九卷)[M].人民出版社. 1995.40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杜,1960.324.
[3] 雷志成.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内在需求的契合[J].教育与职业,2015(2):150-152.
[4] 赵秀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拦路虎"还是新机遇[N].中国教育报,2011-07-05(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6] 沈壮海,段立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及其发挥--基于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17-22.
[7]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17-22.
[8] 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
[9]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R].教社政 [2005] 5号.北京:2005-02-07.
[10] 赵浚.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优势——基于学科特点[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1):118-121.
[11]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79.
[12]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107.
[13] 薛海.精神需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02-03.
[15]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着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16] 吴艳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标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 严仲连,马云鹏.论课程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39-43.
[18] 陈晓云.课程价值观与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19] 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新华出版社,1999:343.
[20] 林伟雄.网络时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新特点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38-140.
[21] 刘双胤,耿明月,徐士博. 基于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57-60.
[22]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10.
[23] 张伟远.以互动为核心的网上教学原理及应用[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5):10-13.
[24] 鲁宽名.网络思想教育价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2.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