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美术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智力开发,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某种方式使现实存在的客观规律与主观的愿望向契合,从而创造自己需要的物品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简而言之,既是:创造力是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探索的表现形式。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一、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在通过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在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上得到发展,让他们在以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境遇下为自己寻找方向。小学美术手工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手脑相互协调将大脑的想法用双手去变成现实,制作出独特的具有审美意味的作品。因此,在美术手工课上,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设情景,增强课堂趣味,尽可能在创作内容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同时,党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勤于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尝试各种工具的使用、不同材料的运用,丰富感官体验、发展大脑智慧,在自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我校美术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树立,在教学的内容上,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的形式上,突出学生参与式教学。同时,我们还成立的全校性的美术兴趣小组,将热爱美术手工制作的学生联系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美术手工教学氛围将兴趣小组中好的作品,用来装饰校园、教学楼、餐厅、走廊和教师办公室等,不仅美化了校园,也为学生创建了手工作品的展示平台。
二、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源动力,所以在美术手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美术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由于过于追求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成效,或沦于介绍某个作品的制作方法或步骤,而忽视了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材料,体验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效果,忽视了对学生手工作品造型特征的审美认识和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手工课上,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经过自己思考提出的有新意的想法,应该给与肯定和鼓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准备一些生动、活泼的形象,如一些动物模具等,引导学生在现有模具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新出一个新的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美术手工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提倡学生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反叛”,引导学生敢于批判传统的结论和研究成果。总之,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愉悦。
三、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相互促进
创新思维是非客观存在的物质,它是人脑中的思维意识。动手实践是使创新思维结果物质化的活动。大脑中的形象思维须借助动手操作才能实现物化为现实的产品。在美术手工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具体的材料工具等物品,通过对具体物体的观察、比较、分析来进行思维,从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这个特殊过渡的阶段,还不能完全脱离实际操作进行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研究探索,只有将实践和思维结合起来,两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巢红娟.在美术课中提高手工课的地位[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2]陈群儿.浅谈初中美术手工课的教学[J].学周刊,2012(4)
[3]李妮娜.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王文辉,男,1984年生,小学教育一级教师,现任教于甘肃省武山县桦林镇桦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