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良
在科学课上,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实验和思维习惯,才能保证探究的高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一节科学课,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探究习惯的养成情况,多数课堂中我们都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来进行,每到一个环节,如果不用教师的提醒,学生就知道该做什么,如制定实验计划,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就是长期探究养成的习惯。学生养成了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在科学课堂上自主探究,才能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虽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给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量化标准,但根据小学科学课程安排,在小学生上完三年级第一学期的科学课后,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上完四年级第一学期的科学课后,就应该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在五六年级的科学课堂上,就不用老师经常提醒每一环节应该怎样做,这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谈不上培养了学生的实验习惯,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要从学生上第一节科学课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着先要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我们要根据实验难易的程度,对探究的不同步骤有所侧重,有些环节是可以省略,但重要的环节是不能没有的。
一、培养学生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初始阶段,对于实验过程比较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在实验计划的制定步骤有所侧重,教会学生制定完整可行的实验计划,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养成严谨周密的考虑问题的习惯,这也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
例如: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一课,对比实验的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制定好实验计划,学生实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这节课是学生刚刚开始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制定计划时多用一些时间,启发学生制定其中一种方法的实验计划,再放手让学生根据第一个实验计划,制定另外两种方法的实验计划,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对制定对比实验方法及时进行了考查,待制定完计划后,让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种方法进行实验。因为实验过程简单,现象明显,比较容易得出实验结论,一节课就能把三种实验全部完成。曾经听过多位科学教师讲这一节课,有的是先按探究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做完一个实验再做后两个实验;有的是三个实验顺次进行,感觉课堂思路不是很清晰,而且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下课了后面的实验还没有做完,这样的课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例。在小学四年级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制定完备的实验计划的能力,再经过五年级六年级的不断巩固加深,相信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制定多种实验计划了。
二、细心收集实验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小学五六年级的科学课上,有许多实验都是需要通过收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那么学生收集数据的过程就十分重要,如果收集的数据不准确,误差较大,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学生学会正确的收集数据的方法非常重要。很多实验数据的取得,都要经过反复多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的过程,就是锻炼学生正确严格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反复实验过程中,会发现自已在操作上的失误,从而不断更正实验方法,这是一个不能省略的过程。从这一步骤中,也可以看出实验之前明确注意事项的必要性,在小学科学课堂标准中,虽然没有明确实验注意事项这一环节,但它在很多实验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些是实验器材使用方法的指导,有些是学生实验操作方法的必要提示,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之前,我们要让孩子养成明确实验注意事项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温度计、量筒等器材的正确用法;正确的计时、读数的方法,这些都是获得准确实验数据,得出正确实验结论不可缺少的。
如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运动和力》、《时间的测量》等章节,有很多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如果实验数据错误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曾经听过几位教师讲这几节课,多数小组计时和操作由两名学生完成,在实验中两位学生操作和计时总会出现一些误差,如果由一名一手按表,一手按住小车(或拿住要摆动的摆),两手同时松手,这样计时比两个学生配合更准确,可以让小组同学每人多做几次,去掉误差较大的数据,把相近的数据记录下来,这样取得的数据就更严谨些。虽然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小事,但学生的好习惯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上不断培养和强化,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组织学生全员交流得出结论,培养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过程,很多科学课这一过程过于简单,甚至是一带而过,成了少数学生的重头戏,没有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计划也制定周密了,实验也顺利完成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却显得虎头蛇尾,常常是个别小组的学生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结论就出来了,显得十分草率。这个结论是不是多数学生得出的,有没有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实际上非常重要。实验的结论有时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只有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得出来,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否则与灌输教学没有什么区别。这一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小组同学把结论写出来,小组的实验单教师要展示,课后实验单教师要存档,使学生对得出结论的过程重视起来,不能随便敷衍了事,更不能人云亦云。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就象水滴石穿一样,要一点一滴地融入平时的课堂探究中。如果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学校,一个陌生的班级去听课,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课堂上是无法掩饰的。养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当学生离开小学,都养成了哪些探究的好习惯,往往比他学会了哪些知识更重要,小学学的科学知识到了初中高中会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但好的习惯养成却是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