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欣
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扬,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圣人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经典名句中明确提出了“少教”的思想。在 1632 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中提到关于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论述,也十分明显地展现了的“少教多学”基本教育理念。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叶圣陶先生还曾经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将“少教多学”的基本思想全面渗透出来。近年来新加坡、日本也开始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提出问题。可见,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和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教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等现象,因此促进“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少教、精教,鼓励学生多学、乐学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践行课内少教多学呢?我认为要想学生多学,首先,学生得会学。要想学生会学,得教给学法。可课堂时间作为一个恒定的因素存在着,学生能学到的知识、能培养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课外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个人能力的发挥都是无限的。因此,我认为只有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真正学会自己学好语文。下面将谈谈我不成熟的做法与想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内得法 课外用功
语文学科功在平时,功在课外,是大家所共识的。正所谓:“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学习的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反应,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被释放出来。我们教者只要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课堂上教给适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外的书籍,去预习下一篇文章,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自主的语文学习空间。那课内如何让学生习得学法呢?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如一年级的时候,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如下预习方法:
1、读课文3-5次,“?”标出不懂。(能帮助我们读通读顺,知道自己哪里不懂,在解决不懂后,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2、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划出词语。(能引起我们更加关注它们。)
3、读、拼圈出的生字词语3次,想办法记住它们。(能读准音、记住字形。)
4、文中标出自然段,数数每段有几句。(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句段。)
课堂上,引导一步步去做,同时晓之以理,并将此预习单打印,给每个孩子贴在语文封面翻开第一页,让他们课外照着做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村镇任教的一年级语文老师都头痛,每篇课文中要求孩子认识的字都太多,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而学生有了课前预习之后,不仅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预习方法,还基本上能解决字音、字形的问题,这大大解决了课堂难点。
随着学生学习基础的变化、学习能力发展,预习单也得变化。于是在二年级上册,将“预习单”修改为“学习建议”:
我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学生有法可依,举一反三,在课外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教给积累、品读好词佳句的方法
1、圈、划、标注
课堂上指导阅读时,有意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重点词、特色词(反义词、abb式词语、aabb式词语、数字词语、成语等)和佳句、重点句。在书旁简单写写自己的发现、疑问等。
2、明确理解、品读词语的方法
理解、品读词语,引导学生多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小组讨论、请教别人、看图片等方法。
3、适时渗透理解、品读的佳句方法
品读的佳句引导学生用多读几次(渗透“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思想)、联系上下文、分步理解句中关键词语再连起来理解整句话等等方法。到了二年级,学生的能力逐渐加强,再引导他们用问问题的方法品读好词佳句,如“这句话写什么?为什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等”。如在学《葡萄沟》第一节第三句“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师:读后你知道这句话写什么?
生1:我知道葡萄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师:嗯,你说了你读到的内容。我们能不能再读读课文,将读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作者这样写要告诉我们什么?(生再次读课文)
生2:写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好地方)
师:嗯,不错,会思考了。这里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什么呢?
生3:哦,(豁然开朗)那里出产水果很多。
师:出产水果很多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盛产水果。(师板书:盛产水果)
之后,引导感情朗读这句话,再小结:这句话写什么?生齐答:葡萄沟盛产水果。作者为什么写呢?生齐答:写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师:我们以后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来帮助自己研读文中好句。接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这方法研读文中其他句子,继续了解葡萄沟好地方。
就这样教给他们方法,引导学生徜徉在词句中,品尝语言比葡萄更甜的滋味,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教给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
引导他们在家读课外书时,要拿笔随时标出好词佳句,并研读、积累好词佳句,要将读到的内容、感受与家人、伙伴分享。渐渐地学生在阅读时,对好词佳句就有了敏感度,阅读时更加关注字词句,在有意无意中积累语言,爱上语文。
二、回归课内 提升学法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所为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学生对照“学习建议”,以及运用课堂上教给的方法在课外自主学习。回到课内,我总是充分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质,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主动发言、积极表现自己的见解与思考,逐渐形成对学生的成功的心理暗示。学生在接受到我充分肯定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更好了。有了学习方法的引领,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路,渐渐地语文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因疑而进。
学生用学习方法自学时,有很多收获,有很多感受,也产生很多问题。在用各种方法解疑中,又学会更多方法。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带到课堂上讨论。从而课堂上,他们有很多收获想分享,有很多问题想解答。渐渐地师生的课堂语言完全发生了变化。课堂上问问题不再是我,而是他们,课堂上话很多的是他们,不再是我。“老师,这篇文章为什么取这个题目,而不是那个?”“老师,我这里不懂。”“老师,我能帮助他。”“老师,我有话说。”“老师,我有发现。”“老师,我知道这个是好词。”“老师,我知道为什么。”“老师,我发现这个词和那个词是好搭档(他们称关联词为好搭档),我想仿说一句。”“老师,我也想创作一段。”课堂上,不再是请你说,而是我要说。不再是请你也仿照说一说,而是我想仿说。不再是老师请问学生,而是学生请问大家。这让课堂火花四溅。更高兴的是他们的问题提得挺有价值,如在学《日月潭》时学生问:“光华岛为什么用‘一个不用‘一座?”在学《葡萄沟》时学生问:“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为什么不说向‘周围展开向‘四处展开?”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现今学生不会提问题成为教育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我为我的学生上课有那么多问题而鼓掌。
二是因主动而发展。
在学生有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后,他们的主动性日益增强。课堂结构逐渐发生改变。我的课堂上不再是学生跟着我走,而是我跟着学生走。我的课堂结构不再是“谈话导入——学习生字——初读感知——研读课文——指导书写”。我的课堂结构,有时是逐段读磨式,逐段读正音,学生说自己的发现,谈自己的收获,提自己的困惑、学习难点(词句理解的难点、字词书写难点),师表扬肯定他们了不起的发现,分享他们喜悦的收获,点拨启迪解决他们的困惑,帮助解决学习难点;有时是发现式,以“读了课文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说的”引入,以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教学。有时用质疑式,以“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需要大家帮忙的”引出话题,进行教学;有时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将这几种方法混搭起来用。
如在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一学生就说:老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问题,题目为什么是“从现在开始”,而不是“万兽之王”?第二个问题,每一段都写到“从现在开始”是不是太烦了?他的话音刚落,其他同学纷纷举手。一学生说:假如取“万兽之王”,那课文就是写万兽之王狮子的事了。另一学生说:“嗯,我觉得不好,课文里都是写动物们当上万兽之王后,发生的事情。”又一学生说:“我也觉得也不好,这个题目更引起读者思考。”(课堂上,学生们经常对文章题目发起质疑,之后,他们自己对看图写话取题目,对写日记取题目都有了深度。)我插嘴说:“你们可真会思考,掌声表扬!”一阵哗啦啦掌声之后,我问:“每一段都写到‘从现在开始是不是太烦了?”同学们都说不会,但说不出为什么。于是我说:“此问题确实挺难,说不出来没关系。老师觉得这是为了联系课题,突出文章重点。这话你若听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自会懂的。”
此话题告一段落,有学生说:“老师,我在课文里找到了好词‘议论纷纷,是ABCC式的,还有叫苦连天。”
我说:“你真会找啊,那叫苦连天怎么理解?”
一同学说:“就是很苦的意思。”
“那我们可以在词语下面可以写点什么?”
“写很苦很苦。”生说。
“好,那大家都在书上‘叫苦连天下面写一写吧。”
“我在家早就写好了!”多数孩子很自豪地说。
之后,我又问:“那什么是议论纷纷呢?”
“老师,我们来演一下议论纷纷吧。”
“这建议好啊,你们要当什么?”
大家决定好自己要当什么后,开始发言。当兔子的学生皱着眉头说:“我夜里干活,都要撞到树了。”当袋鼠的学生抱怨地说:“我看不见路,差点跳到河里了。”当小鸟的学生无奈地说:“我夜里看不见,没法干活啊!”当小山羊的学生苦恼地说:“我白天睡不着觉啊……”同学们七嘴八舌说个没完。在他们说的差不多时,我说:“这就叫——”同学接着说:“议论纷纷。”
这一话题过后,一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知道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好,请你说。”他说:“课文,先写狮子要选万兽之王,再写猫头鹰当万兽之王,袋鼠当万兽之王,猴子当万兽之王,最后写狮子选猴子当万兽之王。”他的话,还没说完,有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狮子为什么选猴子当万兽之王。”之后,我们进入研读狮子为什么选猴子当万兽之王阶段。
语文课堂上,总是这么热闹,这么开心,这么令我惊讶,我惊讶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惊讶于他们的思维能力。我心中也暗喜,课堂不再是我的地盘,而是他们地盘了,我窃喜有时我想到的,他们也都想到了,有时我没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课堂上有的是思考碰撞的火花,有的是玩味语言的滋味。学生因主动而发展,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当然,“少教多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是说教师可以投入少一些,也不预示老师课外可以更轻松,而是更高挑战,强调教学的重点要从教学数量向教学质量的转变。课外更得吃透教材,备透学生,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游刃有余,恰如其分。课内得法,课外用功,回归课内,提升学法;再课外用功,回归课内,提升学法,如此一次次飞跃,循环往复中,让学生习得自学能力,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课堂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决定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
我知道推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以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目标,并最终推动“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教育理念,我们要思考的,要做的还需更多更多。
“学习建议”
一、预习单(学新课前做)
1、拼读课文下注音生字3次以上,想办法记住他们。
2、读课文3-5次,“?”标出不懂的地方,并想办法解决。
办法参考:问家长、问老师、问字典、问电脑、看书中插图……
3、在文中圈出生字,划出好词好句,多读几次,思考好在哪里。
4、文中标出自然段,数每段有几句。
二、星级作业,每天做
1、大声地朗读语文书,背经典古诗。
2、读课外书25分钟以上,将看到的好词好句划一划,背一背。
3、选几个基本笔画练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