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宜
摘 要:忠恕之道和絜矩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点。忠就是在内保持中正之心,在外对自己和对别人都尽心竭力,包括“己欲立”和“立人”两个方面;恕是对忠的限制条件,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二者的基本指向有所不同,但外延有所交叉,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忠恕与絜矩有着字义和内涵的双重对应关系,都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絜矩之道是对忠恕之道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忠恕;絜矩;儒家思想;联系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01-02
“忠恕”与“絜矩”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范畴,然而在后世的研究中,多见论“忠恕”而少见论“絜矩”,更鲜有探究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章。本文试图在引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阐释“忠恕”与“絜矩”的基本含义,并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忠恕
“忠恕”一词连用最早见于《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①(《论语·里仁》)且仅有一处。在《论语》剩下的篇目中,“忠”和“恕”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因此,要了解“忠恕”,就不能不先分别探究“忠”和“恕”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
“忠恕者,《周语》云:‘中能应外,忠也。《曾子·大孝》云:‘忠者,中此者也。周官大司徒注:忠,言以中心。……《大戴记·小辨》云:‘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又曰:‘內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②
朱熹: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于义亦通。”③
顾炎武:“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④
皇侃云:“忠,谓尽中心也;恕,谓忖我以度于人也。”⑤
综合来看,前人解释忠恕,有两种基本思路。
(一)从字形上看,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忠者,己心居中者。古者重心,《大学》里有“正心诚意”之说。只有心保持中正,意保证真诚,才能做接下来的事情。“言忠必及意。”⑥“忠”在《论语》中单用有11处,有时指对君主、国家忠诚,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⑦(《论语·八佾》);有时指对个人的事业、职责忠诚,如“居之无倦,行之以忠。”⑧(《论语·颜渊》);有时指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⑨(《论语·子路》)。但万变不离其宗,“忠”的基本含义仍是“中心”之义,即发自内心的一种忠诚敬畏之感。这种忠诚敬畏,表现在君臣关系上,便是对国君忠诚,全力辅佐;表现在个人事业上,便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表现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便是待人真诚守信,愿意帮助他人。
恕者,他人之心如同自己之心者。“恕”单用在《论语》中仅一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⑩(《论语·卫灵公》)明确地界定了“恕”的含义。恕就是他人之心如自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了解本心,便也能够推想他人之心。了解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便也能够了解他人不想要的东西。
(二)从忠恕与“己”的关系上看,尽己为忠,推己为恕。
这样的解释也较为准确,但没有指明“忠恕”之间的相通之处,认为忠恕是相对独立甚至是并列的两个概念,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忠恕二字虽然在基本指向上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外延却互相联系甚至彼此交叉。一方面,“忠”不仅有忠诚敬畏之意,更是一种在“中心”指导下的积极行动。“自己有某种需求,力图满足之,也要推想他人同样有这种需求,也应予满足,如此行事可谓忠。忠是从积极方面来说的。‘忠表现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孔子论述的‘忠,侧重于在事君、治民、待友三个方面的落实。”11 这样的积极行动,不仅是针对自己,也会惠及他人。而这样的惠及他人,其出发点也是“己”。我对人忠,也希望人对我忠。正是由于“忠”中内在地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 (《论语·雍也》)的思想,“忠”才能在实际事务中表现为一种如此自然、如此理所应当的行为方式。“忠”的内涵是不违背人类利己天性的。刘宝楠说:“诚心以为人谋谓之忠。”13 更能看出,“忠”应该是同时包括了“诚心”的内在要求和“为人谋”“为己谋”的外在要求的。另一方面,我们不仅要看到“恕”有将心比心之含义,更应该看到,将心比心是以己心比彼心,先得要此心中正,即“己”心“忠”,才能正确地推知“人”之心,才能知他人之心也应如自己一般忠于此心。先要知“己所不欲”之妨害己心之忠的实现,然后才能知人所不欲之妨害他人之忠心的实现,才能做到“勿施于人”。忠恕的联系十分紧密。“大概忠恕只是一物,就中截作两片则为二物。盖存诸中者既忠,发出外来便是恕。应事接物处不恕,则在我者必不十分真实。故发出忠底心,便是恕底事;做成恕底事,便是忠底心。”14
综上所述,“忠”的基本含义是存有敬诚之“中心”,表现在实际行动的要求上便是尽心竭力。尽心竭力又是两层,一层是对自己的尽心竭力,要求自己时时守住这样的“中心”而尽心竭力地践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使命,以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立”“达”的人生目标;二是对别人的尽心竭力。因为知道自己的心意和目标,便也能够推想别人的目标,因此尽心竭力地做好别人要求做到的事情,帮助别人实现“立”与“达”,也期望别人同样能这样帮助自己。“忠”就是把尽力而为作为真正的自我。15这样,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基本含义是存有将心比心之“如心”,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便是体谅他人,明白己心所不欲者,推在他人身上,便知他人之不欲者,不去妨碍他人,也希望他人不去妨碍自己。这样,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二字不能截然分开。一方面,忠恕二者互相限制,虽然忠是一种根本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方法,是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途径,但由于“己之所欲”不一定都是“人之所欲”,一力向外推容易走向察觉不到他人意愿的反面,因此需要用“恕”道从消极方面加以限制。有了“恕”,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真正的“忠”。若无“恕”,将己之所欲或不欲强加于人,则其“立人”“达人”就不是真正的使人有所“立”“达”,即已不是“忠”了。16 另一方面,忠恕二者互为补充。忠不仅仅是诚心于中,还要实于外;恕也不仅是待人接物,还要将心比心。忠恕皆是推己及人。忠是就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就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说。”17 忠恕都包含着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双重含义,一面立己立人,另一面也不妨碍别人立己立人,于心于物都是知行合一。因此,《礼记·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 18
二、絜矩
絜矩之道见于《礼记·大学》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陪,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於上,母以使下;所恶於下,母以事上;所恶於前,母以先后;所恶於后,母以从前;所恶於右,母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母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19
此后,郑玄、朱熹等人对“絜矩”作出了解释。朱子引郑玄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20 絜,即度量之意;矩,是古代一种画方形的工具。君子自身像矩一样,而天下国家像矩作出来的方一样。第一段话点出了君子起到的表率作用或者说是量度作用,只有矩符合量度,作出的方才会符合量度成为方;只有君子自身做好,才能推及于百姓;上行下效,只有明白絜矩之道并且加以实行才能治理好国家,从而“平天下”,从而说明实行絜矩之道的原因;第二段则是具体阐述如何实行絜矩之道,即从上下、先后、左右的人际关系来分别要求君子处事,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矩”。絜矩的内涵看似非常简单,却深刻地体现出儒家精神的精髓,尤其是与“忠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下一节将具体阐释这种联系。
三、忠恕之道与絜矩之道
忠恕之道与絜矩之道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从字义考察
由上文可知“忠”与“中心”之义有关,而考察一下“中”,我们会发现,“中”应有两种意义趋势,第一表示内在于某物。第二、表示到四边的距离相等,即中央,由此引申为不偏不倚,中正无私的品行,此意渐分化出来,专由“忠”字承担。21 “中”字表示到四边的距离相等,似乎又与朱子阐释”矩“之概念相通: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言此三者,上行下效,捷於影响,所谓家齐而国治也。亦可以见人心之所同,而不可使有一夫之不获矣。是以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旁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22 “中”和“矩”所表示的都是由一个中心出发向周围辐射的距离相等的概念,只是“中”发散于四方,“矩”发散于上下前后左右六面。
又由上文可知如心曰恕。恕中所表现出的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更为明显,与“絜矩”中“絜”之度量之义也有所相通。“所谓絜矩之道者,絜吾心之好恶於天下而平其施者也,得遂其老老长长幼幼之愿焉,我所好也而即民所好也。”23 “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於人耳。”24这样的解释都是将絜矩与恕联系起来。
(二)从内涵考察
若将“忠”释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那么与絜矩之道的“上老老而民兴孝”所指基本同义;若将“恕”释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与絜矩之道的“所恶於上,母以使下”所指也基本同义。“忠恕”与“絜矩”都分别从正反两面阐述了推己及人的思想。而朱子看到了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提出了“两折说”与“三折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两折说,只以己待人而言。若絜矩,上之人所以待己,己又以待人,是三折说。”25
但我们应当看到,《论语》提出的人际关系不纯粹是两折的人际关系。在忠恕之道之中,“忠”和“恕”的对象并不是全体的人,它们的偏重点有所不同。忠是这样一种品质: 对上级或相同层次的人确实地遵守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恕是准职责之外的品质,这就是说,它跟对人不严格要求的东西相关;它将意味着一如各自的角色要求的那样,对下属或相同层次的人待以礼貌和体谅。26 如果从“上-己-下”的关系来看,忠恕之道中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三折关系,只不过较为隐晦和模糊。并且,在忠恕之道中还没有明确地区分“上”“下”之类的关系,而在絜矩之道中则有明确的表述。由此可见,絜矩之道将忠恕之道中的推己及人思想进一步阐发,由“己-人”的关系明确拓展到“人-己-人”的关系,使得这一思想更加完善了。
此外,在忠恕之道与絜矩之道的体用意义上,无疑絜矩之道对于实践方法作出了较为细致而明确的规定,而忠恕之道在自身理论上的内涵更加丰富。《大学》所谓“矩之道”亦即忠恕在为政上的体现。27 朱熹也说:“君子既知人都有此心,所以有絜矩之道,要人人都得尽其心。若我之事其亲,备四海九州之美味,却使民之父母冻饿,藜藿糟糠不给;我之敬长慈幼,却使天下之人兄弟妻子离散,便不是絜矩。”28 絜矩不仅是一种暗藏于心中的度量,更是一种在行动中实践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忠恕”与“絜矩”这一对概念中,“忠”和“矩”、“恕”和“絜”均有着片面的对应性。而就“忠恕”与“絜矩”的整体而言,二者都是强调推己及人。“忠恕”在《论语》中是“夫子之道”最为贴近的表述,而“絜矩”则是《大学》之道的关键所在。只是“忠恕”的理论色彩更为浓厚,而“絜矩”更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来阐释如何能够“近道”。忠恕与絜矩有着字义和内涵的双重对应关系,都集中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絜矩之道是对忠恕之道的继承与发展。
注释:
①⑦⑧⑨⑩12 杨树达.杨树达论语疏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85,60-61,231,256,314,121.
②刘宝楠(清).论语正义卷五.清同治刻本.
③17 18 19 20 22 朱熹(宋).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1,91,13,15,15.
④顾炎武(明).日知录[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5.
⑤皇侃(南朝).论语义疏[M].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⑥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265.
11 16王翀.孔子忠恕思想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2:I,19.
13刘宝楠(清).论语正义卷一[M].清同治刻本.
14陈淳(明).北溪字义卷上[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13.
17冯友兰.新原道,见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社,1994:179.
21董卫国.忠恕之道思想内涵辨析[J].中国哲学史,2013(03):39.
23四书文,国朝文卷一大学[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礼记笺,大学第四十二[M].清光绪八年东路厅属刻郝氏遗书本.
25朱熹(宋).朱子语类卷十六[M].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
26倪德卫.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80.
27李景林.忠恕之道不可作积极表述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03.
28 朱熹(宋).朱子语类卷十九[M].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