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颂
摘要: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必须将玉米种植环境需要与种植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玉米在病虫害和自然灾害中的抵抗能力。文章中首先对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从地理环境、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上明确了病虫害的诱因,并针对几种常见的病虫害案例进行了防治措施讨论。希望给有关工作人员以启示,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种植与养护技术。
关键词: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病虫害;原因;防治措施
东北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降水条件非常适宜玉米的生长,东北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到了整个耕地面积的1半以上,而且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出,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玉米的体型很高,叶片比较宽长,根系比较发达,属于雌雄同株植物,夏季为玉米的主要生长期,秋季为玉米的成熟期。在这期间玉米经常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袭,受到侵袭的玉米幼株很难顺利的成长,使玉米的产量降低了,所以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有效提高我国东北地区玉米产量。
一、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病虫害的原因分析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虽然病虫害的爆发次数不多,波及的范围不广,但是一旦发生了病虫害,够给当地的农业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东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引起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直工业生产环境逐渐的扩大,排放的废水、废渣和废气破坏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病虫和细菌的滋生。另一方面,全球气候环境变暖,冬季温度回升,没有产生低温杀菌的环境。
2、玉米品种的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在玉米品种的培育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能够提供出适合某一区域培育的玉米品种,如具有抗倒伏品种、早熟品种等。在不同品种的选择中能够有效的避免病虫害的破坏。但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较大,在科学种植中还没有完全普及,造成了病虫害的发生和不适宜品种的种植。
3、种植技术落后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在避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中,需要不断的提高玉米种植农艺与种植技术,在特定的时节中进行种植与养护,保障玉米在适宜的天气气候中生长。如在施肥应用中,通过氮肥的使用加快玉米初期的生长速度,在汲取丰富的营养后提高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但是我国的农艺水平还是有限,种植技术的落后影响了病虫害的治理。同时,在病虫害防御与动态跟踪中,也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
二、玉米主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东北玉米主要的病害,基本每年都会发生,使玉米的产量降低20%以上,大斑病最开始出现在玉米的老叶上,并逐渐向新叶发展,最终整个叶片上都会出现连续的大斑,导致玉米枯萎致死。玉米大斑病主要是因为东北7、8月份降雨集中,湿度比较大,病斑出现在叶片上,当日照不足时,病斑上形成的霉层就会迅速的扩散和蔓延,最终导致玉米大斑病的爆发。玉米大斑病的病原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在种植时保持玉米适当的间距,并在玉米的生长期喷洒真菌性杀菌剂,并调整玉米种植地氮肥和有机肥料的比例。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东北地区的发病率为10%以下,但是爆发严重时会导致70%左右的减产,严重的危害了玉米的产量。玉米丝黑穗病在发病早期会让玉米的幼苗僵化,导致生长非常缓慢,并且出现叶片变厚的现象,玉米上段的叶片表面上会出现明显的黄条斑,在玉米结穗后会将玉米穗变成1个黑包,侵害雄蕊的花器变形,导致不能产生雌蕊,玉米丝黑穗病是因为农户在种植地播撒了大量的氮肥,或者是种植地区比较干旱并且一直处于高温的状态。黑粉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只要有残留的腐植物就能在第2a重新的发育起来,并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玉米丝黑穗病是因为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较低而发生的,另外种植的玉米种子没有经过消毒也会造成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防治要选择抗病性较高的玉米品种,并对种子进行除菌处理,有效的从根源决绝此项病害的发生。在对玉米种子进行播撒之前要进行5~7h之间的日晒,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并对玉米种子与杀菌剂进行拌合,预防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要对病田的秸秆进行合理的处理,不施未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
3、玉米螟
东北地区的玉米螟虫害大多为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属于杂食性害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会危害到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玉米螟的成虫大多在晚上活动,白天基本在某处潜伏,玉米螟的卵经常产在玉米叶的背面,幼卵在成熟后会钻入到茎秆中,慢慢的化蛹。玉米螟的幼虫会啃食玉米植株的叶片,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玉米螟啃食玉米的茎秆使玉米的水分流失。
在对玉米螟进行防治时可以在玉米螟第2a羽化前及时的剪掉玉米秸秆,减少玉米螟羽化的数量。也可以用白僵菌粉对玉米秸秆进行粉喷。应用颗粒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时进行投心处理也能够有效的防治玉米螟。
4、玉米粘虫
玉米粘虫也属于鳞翅目昆虫,对玉米的生长影响比较严重,玉米粘虫的适应性非常强,比较喜欢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进行生长,玉米粘虫主要以玉米的叶片作为植物,而且蚕食的速度非常快,在玉米粘虫爆发的高峰期会在短时间内将玉米植株啃食的只剩茎秆,导致玉米植株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造成大片玉米植株的死亡。
在对玉米粘虫进行治理时,最主要的就是要先消灭掉玉米粘虫的幼虫,避免幼虫的生长发育而造成玉米粘虫灾害的扩散。对已经发病的玉米粘虫灾区进行隔离处理,并在发病区域的喷洒一定比例的敌百虫粉,敌百虫粉的喷洒要将病害区域包围起来,形成有效的隔离圈,避免幼虫跑出隔离圈危害其他的玉米植株。之后对隔离圈内的玉米植株喷洒氧化乐果,有效的杀灭玉米粘虫的幼虫。也可以利用引入玉米粘虫天敌的生物除害方法对玉米粘虫灾害进行处理。
结语:在病虫害的防治中,东北地区还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通过对病虫害的动态跟踪与检测,了解病虫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实际天气与种植环境的分析,制定出可行的预防方案,以提高粮食种植产量为重心,提高农业种植与养护水平。综合应用科学农艺知识,应用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农民们对于普通病虫害的认识,不断加强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文武.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J].北京农业,2014(10).
[2] 刘福龙.针对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病虫害的防治[J].福建农业,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