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艳峰
1.选择土壤
种植马铃薯,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松、排灌条件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或缓坡土壤和砂壤土中栽种,不宜在碱性土质中种植。马铃薯栽种前茬作物地块,以高粱、玉米、小麦及禾本科谷物等作物最佳,切忌重茬种植;前茬茄果类地块不宜种植马铃薯,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地块不宜种植马铃薯,上一年用过普斯特、玉农乐、阔草清、甲黄龙、二氯喹啉酸等除草剂的地块也不宜种植马铃薯。
2.脱毒品种选择
2.1 脱毒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是指马铃薯种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经检测获得无病毒或极少病毒侵入的薯种。经实验证明,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显著,采用脱毒薯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30%~50%,高的可增产3~4倍。
2.2 品种选择
要因地制宜选择高产抗病毒种薯。建议农户选种时,要选择生产种薯地在高寒区、有信誉企业繁育的薯种。适宜吉林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有:早大白、荷兰七号、超白(早50)、尤金、新尤金、富金(找黄麻子)等;收获后可复种二茬,如白菜、萝卜、粘玉米等;中、晚熟品种有:俄七、科新13及新培育的敦八等品种。
3.种薯处理
3.1晒种
将买回的种薯摊开晒2~3天,每天晒3个小时左右,并常翻动。
3.2切芽块
用消毒水浸泡过的刀切种薯,每块有2~3个芽眼,随切随用,防堆积。
3.3种薯的消毒
将切好的种薯块放入0.1%高锰酸钾药液浸泡5分钟捞出备用,也可用草木灰蕉切口。
3.4催芽
为确保全苗、壮苗,种薯应催芽,以芽长1公分左右长度为佳。方法是:播前7~10天,用浓度为3~5毫克/升的“九二〇”液浸种0.5~1.0小时,取出晾干后催芽。室内外均可进行,但应选地势较高,通风凉爽,没有阳光直照的地方。将芽床整平后先在地面铺上3~4公分厚的湿沙,然后铺上消毒切好的种薯,再铺第二层沙,如此铺2~3层,最上面一层厚度4~5公分,再盖上稻草,如遇雨天要薄膜盖严防雨水进入苗床。经过6~7天就能发芽。然后根据芽长短粗细程度进行分级播种。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挖畦开沟,一般畦宽为1.5~1.6米,沟宽0.2~0.3米,深015~0.2米。开沟挖起的泥土敲细,并均匀地铺在畦面上,使畦面上呈龟背形,利于畦面排水,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在畦面,芽眼向上,稍压,并在种薯上加少量细土,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亩种植密度5000-6000株为佳。一般每畦4~5行。行距30~40公分,株距20~25公分,畦边各留20公分左右不播种。
5.合理密植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单株产量相应降低,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亩种6000株左右,每株2—3茎较为适宜。
6. 田间管理
6.1除草
薯种出苗后要及时田间除草,即人工除草或喷撒除草剂,视田间情况。喷洒除草剂主要是出苗后,用杜邦宝成在杂草2~3个叶时喷撒,每亩4~5袋(2.5克/袋);单纯防治禾本科杂草还可选用精稳杀得或精禾草克杀草。
6.2 中耕培土与浇水
中耕培土是在马铃薯开花前完成,做到铲趟结合,即三铲三趟。封垄时地垄要培成“宽肩垄”,不要培成“尖顶垄”,这样结豆时土豆不宜外漏,薯豆有利于土壤供应养分。马铃薯开花正进入结薯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产量。
6.3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地下害虫和瓢虫。
6.3.1 晚疫病防治 晚疫病一般在7月下旬开始发病,田间发病应立即防治,预防可7~10天交替使用杜邦克露和杀毒矾;田间以发病可用银法利、霍多科或科佳等药剂治疗。
6.3.2 地下害虫防治 每亩可用5%甲拌磷或呋喃丹(2~3公斤)和化肥一起混合施用,还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等防治。
6.3.3 瓢虫 田间出现瓢虫应及时使用50%敌敌畏乳油或氧化乐果或杜邦万灵等高效杀虫剂,喷于叶背效果很好。
(作者单位:161800黑龙江省克山县西联乡为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