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晓
[摘 要] 当前,各高校大多建立了较完善的资助系统。然而,国内高校的勤工助学系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分析国内高校勤工助学系统的现状;其次,将航海类高职与普通高校勤工助学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最后,针对航海类高职勤工助学系统提出优化建议。
[关 键 词] 航海类;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系统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37-01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各高校大多建立了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勤工助学要求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资助效果远远大于直接给予他们补助,既能解困,又能育人。然而,我们也发现,国内高校的勤工助学系统还存在着诸如岗位配置不合理、资金有限、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航海类高职无论从其生源还是专业方面来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结合航海类高职特征,探讨其勤工助学系统的优化方案。
一、国内高校勤工助学系统的现状分析
(一)岗位性质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校内勤工助学仍以劳务型岗位为主,例如图书馆整理、实验室维护等。这些岗位虽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且有一定经济收益,但内容单一,可替代性强。高年级学生更希望尝试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型工作,提升专业技能,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助学资金有限
高职院校勤工助学酬金远低于社会平均标准。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超过一半的学校至今仍实施每小时8元的酬金标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印发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每月不超过40小时。即每位学生每月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资助不超过320元,对比当前物价水平,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
(三)管理模式不健全
当前,常见的勤工助学申请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领取申请表填写后递交至学工处,学工处统一筛选一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但名额有限,学生较为被动;二是通过老师的推荐获得岗位,局限性较大。整个申请流程周期长、步骤多、信息化程度低,且多数高校并无勤工助学考核体系,只是简单的按小时计算薪酬,久而久之学生的工作热情下降,制约了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系统的发展。
二、航海类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勤工助学系统比较分析
(一)专业对口难度较大
航海类高职院校因其专业原因,能够与专业相关的在校兼职岗位类型与数目都较少且安全风险较大。以笔者所管理的270多名学生为例,截至大学二年级,参与过与专业相关兼职的学生数目不足10%。岗位仅限于少量校内实训或校外实训基地,且无稳定性与延续性。
(二)贫困生比例较高
近年来,民办院校规模不断壮大,一些考生因家庭困难选择了公办高职院校,与此同时航海类高职院校因其较好的工作前景,更加受到贫困考生青睐。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年贫困生申报比例均达到40%以上,这一现象对于学校的助学系统无疑是个极大的考验。
(三)学生素质较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
高校近几年不断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其素质差距主要体现在能力与思想认识两方面。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都较有欠缺,不利于他们胜任某些技术型工作,而一些科研、管理型工作对于他们就更难了。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贫困认定工作仍存在不正规情况,个别学生对助学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抱有投机取巧的心态,希望不劳而获,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待端正。
三、航海类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系统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正确认识勤工助学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勤工助学”拥有“解困”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分阶段引导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对于新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强调以“勤”助学,增强劳动意识与务实精神;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应指导他们与自身条件、职业规划相结合,选择与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勤工助学岗位,为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二)拓展勤工助学工作种类,向社会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
岗位类型上,由劳务型向技术型拓宽;工作领域上,由校内向社会拓展。实践中发现,大学生更希望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能力培养和经济收益的有机统一。这对于航海类高职院校无疑是巨大的考验,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积极校企合作,开辟能提供长期、稳定岗位的勤工助学基地,既能减轻学校经费压力,又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范勤工助学系统建设
首先,建立完善的勤工助学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指导勤工助学工作的展开。其次,安排专员明确岗位职责,全过程管理勤工助学项目,做到校内外岗位的全程跟踪。另外,重点关注激励机制,打破多年来以时间核算的方式,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酬金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勤工助学的育人功效。
(四)增强勤工助学系统信息化建设,及时公开公示相关信息
航海类高职院校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势在必行,而网络的实效性、开放性、互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平台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各岗位的最新消息,公开竞聘,跟踪流程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勤工助学工作,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能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红波,林西平.从输血到造血: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市场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
[2]赵红宇.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