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乐、爱”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7-09 07:49周培军
考试周刊 2016年52期
关键词:教学法历史教学方法

周培军

摘 要: 历史教学要适应当前形势,落实素质教育,不断开拓新的途径,寻求新型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运用“动”的方法,从中贯彻“乐”的原则,从而达到“爱”的目的。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动” “乐” “爱”

一、“动、乐、爱”教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意思是说教学是有一套方法的,也就是说教育是有规律的;同时,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教学不能对所有人使用同一种教育方法,也就是要因材施教。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得法,做一个好教师必须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教为不教”的“教”就是说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教”的意思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己探究。目前,多数历史教师为了适应当前形势,落实素质教育,都在不断开拓新的途径,寻求新型的教学方法。可是,由于历史在篇章结构上大相径庭,致使各自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见“动、乐、爱”教学法,就是一种在调动思维、激发兴趣、能力培养上有创新的新型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说,它能运用“动”的方法,从中贯彻“乐”的原则,从而达到“爱”的目的。

1.“动”,以多种感官的活动为主线。“动”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摒弃“填鸭式”、“满堂灌”及“讲、背、考”的传统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喜新好奇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采用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生动形象,进而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眼、耳、手、口、脑活动起来。即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多角度地感知教材、深入教材。即通过正确的引导,读出思路、读出主题,漫步于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说”的方式,如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或即兴讲演等形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必要时,做一做,练一练,说一说。例如,学习《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时,让第一组学生以口述方式讲述爷爷、奶奶们的所见所感;第二组学生以投影方式晒晒出行方式的变化:坐轿子——坐人力车——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开小汽车:第三组学生以表演方式模拟调查现场。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其开拓思维空间,大胆想象,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彻底摆脱“教师中心论”的传统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乐”,以兴趣的激发为主线。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乐”,凭着兴趣学习,通过“动”的方法培养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激发求知欲,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感觉不到疲倦,高兴又自愿地投入学习。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可以使人心安喜悦地尽力索求,发挥大脑的内在潜能,挖掘巨大潜能,以苦为乐,克难制胜,从而产生极强的求知欲,达到忘我的境界,可使学习者感到学习是一种精神的陶醉,是一种收获和享受,真正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爱”,以情感培养为主线。(1)首先,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上。这种关系必须以深厚的感情为纽带,在此基础上教师扮演老师、家长、朋友三重角色。教学中,教师应放下“圣贤之师”、“师道尊严”的架子,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生活上,对学生关心、体贴、百般呵护,使其有温暖的感觉;课余生活中,与学生促膝长谈、互相交流、培养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反之,教师若只板着脸孔,不苟言笑,就会营造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使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表现、失去主观,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心理学表明: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在接受知识上感情色彩浓烈。所以,教师必须态度温和、保持幽默,充分营造和谐、民主、融洽的有利于学生表达展现的氛围,让学生得到关爱、信任,受到褒奖、激励,从而产生对教师的尊敬感、认同感,唤起思维的觉醒,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2)其次,表现在教师激励评价上。最有创意的学生想法往往离奇,与别人的意见迥异,但这种想法往往受到教师的压抑,这是传统思想束缚的结果,学生总考虑老师想让我说什么,我会不会说错,与老师的答案是否相同,致使学生放不开,不敢表现;还有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尤其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不能挖苦、训斥、给予压力,伤害其自尊,而应适当给予激励、褒扬,使其信心倍增,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发挥自身优势。(3)最后,体现在师生对知识、对科学的态度上。教师应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努力钻研、开拓进取,竭力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学生也同样,应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更重要的是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钻研精神,脚踏实地。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深化,并大胆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向开放型转变,发散思维,锐意创新,真正投身于学习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二、“动、乐、爱”教学法的应用及意义

1.历史学科知识范围广。关于它的教学无固定模式,用“动、乐、爱”进行教学,适应当前形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由于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时为让学生真正参与实践,可采用讲故事、听广播、表演历史剧、唱历史歌曲、交流、讨论、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此外,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幻灯、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丰富起来、鲜活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了解、去获得知识,把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全方位贯穿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让其发现、分析、解决、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寻求一条学习历史的新捷径。当然,教学中,具体到不同教学内容,还要采用灵活的“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这样,历史教学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实现整体优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

2.“动、乐、爱”教学法自由、民主、开放、应用广泛。它自我参与、自我管理、形式多样,具有极其明显的辐射作用。面向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能推动历史教学新发展,而且为其他课程乃至第二课堂开辟另一途径。它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素质观、质量观,从某些层面渗透“理解性教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浅谈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9.10.

[2]李敏镐.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河北教育,2008.9.

猜你喜欢
教学法历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