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蒋玉琴,是我第一次参与“新基础教育”学术活动的时候。当时的她是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扛着一大捆学校的校刊,好像是叫《教海拾贝》吧,风尘仆仆地和邵兰芳校长一起来会务组报到。在随后的多次接触中,她给我的招牌式形象,就是足蹬一辆摩托、身披一袭风衣、头上一顶护盔,英姿飒爽,像极了驰骋江湖的“女侠”!另一深刻印象,就是她和时任文教局副局长胡金芳跟我的“茶室之约”。那个时候大家还不是很习惯在办公室、会议室之外的地方研讨,而当时的我,刚从武汉调到上海工作,一时没有安排办公地点,也只能在咖啡馆研讨课题,因此一听“茶室”二字,顿时便有“咖啡遇见茶”的知音之感。难以置信的是,这间小小的茶室中,竟能涌出那么丰富的信息和思想,像那茶的温馨和芬芳,缭绕、碰撞、升腾,漫漫而悠长……
从教师到教研员,从副校长到校长,一路行来,蒋玉琴总是不停地在行动,在言说,在思考,不停地忙着数学王国的求索、区域教研的运筹和学校“新生活”的打造……从出任花园小学校长开始,之前的经历、思考与探索,似乎都在这里汇集起来,化为一个蓝图、一项计划、一种信念!
“快乐”由内而生,不是由外而加
为什么把学校发展蓝图命名为“新生活”?那一定是觉得孩子们当下的生活不快乐、不幸福、不理想!归根结底一句话:那不是孩子们想要的生活!的的确确,在众所周知的应试压力之下,连小学生也快活不起来。家长在一些诸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似是而非的理念误导下,一些教师也在各方压力之下,有意无意加重了孩子们对于学业的体力负荷和心理负担。花园小学在创建省实验小学时,提出了“快乐生活每一天”这个办学理念。在当时提出“快乐”一词,出于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看作一对矛盾,力图用素质教育的“快乐”来对抗应试教育的“不快乐”。快乐的载体是增加了如书法、插花、舞蹈、小制作等课外活动。在快乐理念下,还提出了诸如“快乐老师”“快乐儿童”“快乐课堂”乃至“快乐教学法”“快乐教育”等一些以“快乐”为中心词的概念。蒋玉琴在“新基础教育”的实践中浸润多年,越来越觉得真正的持久的“快乐”,不是外加的,而是由内而生的。重提“快乐生活每一天”,虽文字没有变化,但其内涵已更富深意——强调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是因主动创造、自我超越而产生的。
学校生活中的情感应是丰富多样的,快乐应该成为生活的基调,这是毋庸置疑的。包含着学习活动的学校生活,除了成功和交往的快乐,还会有面对挑战的困惑,有克服困难、突破瓶颈的焦虑,有对小伙伴面临困境的同情等等。当然,当我们赞美和追求学校生活的快乐的时候,重点在于成长的欢欣、友情的愉悦,以及苦尽甘来的甜蜜。
创造新生活,就是创造新教育
学校里的新生活之于老生活,新在哪里?我们似乎可以说:新生活是丰富灵动的,老生活是单调机械的;新生活是主动进取的,老生活是被动退缩的;新生活是热烈向上的,老生活是枯燥压抑的……老的学校生活只以应试成败论英雄,新的学校生活则以社会适应看出息。
然而,学校生活的“新”与“老”,并不完全由时间来决定。遥想当年那些曾经是无忧无虑的周末时光、没有作业负担的欢乐假期、沉浸于自制玩具玩得昏天黑地的无尽乐趣,都随着考试、测验、竞赛这些“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高悬渐渐离我们而去,难得的空闲也被各种各样的补习占据得无影无踪。“穿越”回归到这些时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回到了教育本来就该是的样子,或者说回归到教育的本真。作为孩子,就是应该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体悟、体悟中成长,把学习本身作为莫大的乐事,且乐此不疲;而教师、家长,乃至所有的教育者,就是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守望孩子们自然而自由的生长,同时又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学”“好学”“乐学”其实代表了三重境界:知道要学,是在理智层面;喜好学习,是在情感层面;乐于学习,则是理智与情感交融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世界和中国的教育,正在走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如果学习者这一主体既不知道为何而学习,也未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作为外力的教育制度再合理、教育条件再先进、教育资源再充沛,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说“新生活”是以学生主动、自主和自由的学习为特征,且这种学习要从“因乐而学”最终走向“以学为乐”,达到孔子赞扬颜回时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种境地,那么,今天的所谓“新教育”,就是为孩子们的学习营造一种宽松舒缓、从容自然、优雅隽永的成长环境。
“两计划”“三项目”,催生花园多彩生活
展读花园小学的三年发展规划,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两计划”和“三项目”。两个计划分别是指向学校管理的“雁阵计划”和指向课程教学的“快乐生活计划”;三个项目中,于教师有“香樟树”、于学生有“七色光”、于家长有“绿马夹”。五个亮点交相映照,凝聚成花园小学的多彩生活。
“雁阵”计划,是在领导管理领域打造学校新生活。具体来说,一是组建非行政性的“教师专业委员会”,改变单一行政主体管理学校的局面。二是管理团队领导力提升,明确中层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源建设的年度目标、措施和途径;确立部门负责人专业发展目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基层管理者全员竞聘上岗,改革行政例会,确立研究专题,实行项目领衔制度等等。三是成立学校环境文化创意设计院,在校徽设计、校歌创作、校操排练等文化元素逐渐生成后,继续打造学校的各种文化产品。
“快乐生活”计划,是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中打造师生课堂新生活。首先是“STEM+A”视野下的“快乐生活”课程,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融合的主题活动中,加进人文素养(A),拓展整合与重建“快乐生活”课程。然后是“数字化”背景下的“快乐学程”,拟构建一个具有花园小学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平台——“STEAM云中心”,将课程资源进行网络化处理。此外是共建“生命成长”的课堂新生活,将深化省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课型设计与策略研究”,把数学学科的研究成果迁移到其他学科,打破学科领域边界,建设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课程并据此更新学与教的方式。endprint
“香樟树”项目意在促进学校的校本研修,营造教师的新生活。不仅要建设“生命自觉”的合作新生活,还要构建“自我更新”的成长生活,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以搭建新平台,扩大“新基础教育”兼职研训员的影响力,提高其专业引领能力。还要建设“生命成长”的评价体系,丰富教师的文化体验并提升生活情趣。总之,是要打造教师“香樟树”般“勤勉独立,笃定自信,坚定执着”的做人品格,体验健康的生活、合作的生活和研究的生活。
“七色光”项目的设置意图是加强班队建设,为学生营造新生活。具体包括长程式设计成长环境体验班队新生活,架构经典课程活动催生校园新生活,开放升旗仪式平台感受阵地新生活。在整体策划之下,让学生过上灵动生活、专注生活和数字生活。
最后一个“绿马夹”项目,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共建家长新生活。具体内容有:设立“绿马夹”岗位推进“服务生活”,家长进校园重过“学校生活”,利用社区资源体验“亲子生活”。
学校不是社会的简单再现,用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话说,学校应该是“简化的”“净化的”和“平衡的”社会。相应地,学校生活也不是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的简单复制,而应该是从儿童成长的立场和视角,对师生“生活世界”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构”。花园小学勾画的这张蓝图,就是对理想学校生活的颇富匠心的一次重构。
学校,在规划指引下共建新生活
学校新生活的重构,是校长蒋玉琴带领下全体师生的一次再谋划和再出发。出发后的“行程”,自然就是预期“新生活”的共同经历,就是理想“新教育”的共同创建。据我的理解,可以概括为这么三句话:
顶层决策靠规划。学校发展规划的形成,不仅是学校发展决策的书面文本,更是一个共同策划和决策的过程。学校规划形成之前和之中,是领导层与广大教师之间的一个互动平台;学校规划制定之后,又是上下齐心、朝着预期目标前行的纲领和指南。在某种意义上说,规划格调的高下和正确与否,决定了今后的办学质量高低和教育改革成败。
中心突破做课程。课程作为学校运行和发展的核心,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新课程推进十多年来,奋斗似未有穷期。近年来国内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全课程”“全员走班”等备受关注的课程整合和课程选择,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每一所学校可以充分关注、勇敢行动,但不要盲目跟风、亦步亦趋。我们要量力而行,更要从实际出发,要的是“风随心动”,而不是“心随风动”。严肃地审议,认真地探索,小心地求证,是每一所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有的态度。
空间拓展倚家校。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学校与家庭之间,要在对教育的理解上达成共识,这在各种理论粉墨登场、各种压力悄然袭来、各种诱惑纷至沓来的今天,显得倍加重要。学校与家庭之间达成教育共识,不可能轻而易举,而需要反复的沟通、对话和磨合,重要的是开展一些共同认可、确有实效的互动和共同行动。让“香樟树”与“绿马夹”携起手来,共同呵护孩子们活泼健康生命的“七色光”!
(杨小微,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0062)
责任编辑:宣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