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倩萍 廖国民 黄间娣(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及颈动脉狭窄筛查中的应用
钟倩萍 廖国民 黄间娣
(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及颈动脉狭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及颈动脉狭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对照组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经DSA或CTA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明确患者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DSA、CT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10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分级评估结果与DSA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比较各级别患者及对照组颈动脉PSV、EDV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结果较为准确,可准确评估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脑卒中;颈动脉狭窄;筛查
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转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由脑卒中导致的病死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临床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发作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因此通过早期筛查经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在防治脑卒中发作中具有重要意义[2]。本组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及颈动脉狭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体检健康人员,明确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10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年龄在46~69岁,平均年龄(56.7±6.2)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59例,冠心病患者46例,糖尿病38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25例,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以排除脑卒中史、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对照组50例人员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5.2±4.6)岁,均经常规健康体检明确无血管病变及血脂异常疾病。
1.2 研究方法:采用我院Philips iu-elite型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3~9 MHz及凸阵2~5 MHz超声探头,主要观察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颈动脉球部、锁骨下动脉斑块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参考美国放射学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诊断标准计算患者颈动脉狭窄成都,以70%狭窄以上作为重度狭窄。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102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DSA或CTA检查明确轻度颈动脉狭窄22例,中度狭窄46例,重度狭窄34例,超声检查明确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44例,重度狭窄34例,两种检查方案检出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及对照组PSV、EDV水平比较:各级别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及对照组颈动脉PSV、EDV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及对照组PSV、EDV水平比较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与患者颈动脉血管内膜的损伤有关,进而导致斑块形成致血管狭窄,脑组织供血异常诱发脑血管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3]。而早期颈动脉狭窄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正是因为这样导致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与早期治疗难度较大。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超声评估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与DSA/ CTA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可见颈动脉血流参数PSV、EDV不同狭窄程度及正常颈动脉均存在显著差异。
有临床研究报道颈动脉超声虽未筛查颈动脉狭窄最佳的无创检查手段,但其对常规人群筛查的效率较为低下,目前我国主要应用颈动脉超声筛查存在高危风险人群的颈动脉狭窄评估与脑卒中预测,结合本组研究结果分析随着患者颈动脉狭窄病情的加重,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逐渐提升,而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由于在颈动脉狭窄诊断指南中存在部分血流参数与正常人群的重合部分,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警惕,注意血流参数的微弱变化,并加强对患者颈动脉狭窄相关血流参数的监控,积极预防颈动脉狭窄以及脑卒中的发生[4]。
综上所述,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结果较为准确,可准确评估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林,熊全庚,张春莉,等.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 129-131.
[2] 张圆圆,孟秀君,田沈,等.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的准确性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0):3763-3768.
[3] 王洪科.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4.
[4] 陈新燕,温昌明,朱相宙.颈动脉超声筛查在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重庆医学,2015,44(24):3426-3428.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2-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