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隽
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当然,更深层次地还涉及侨易多义、二元三维、文明体互动等层次。近年来,关于侨易学的学理探讨和个案实践都明显增加,无论是表彰“侨易学的提出为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提供了方法论的重要突破” ,或谓其“在目下的文学和文化理论背景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 ,或有保留地称其“还是个正在成长中的理论” ,都不能回避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理论建构过程如何才能“洗尽铅华”而“脚踏实地”。所以,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任务仍然艰巨,这需要出现充足的、有代表性的、鲜活的(自由的)个案和实证研究作为基础。就此而言,在相关学域中进行具体的有着明确问题意识和理论探索性质的专题研究,无疑非常必要。
那么,如果将这种理念引入到德国文学研究的领域,会有怎样的碰撞和发现?是否可能产生不同以往的述思路径?或者对我们原来理解的文学史框架有所调整,可以打捞出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思想资源?……在这期的专题里,我们就试图打开一扇窗,看一看这种可能性究竟如何。
在拙文中,初步勾勒了以侨易视域重审德国文学史和思想史的若干层次,同时强调提升理论自觉,从侨易现象发展到侨易空间的建构,须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场域空间架构。譬如,除了侨易主体之外,还有侨易路线、侨易条件、侨出语境、侨入语境等,甚至彼此的相互作用,它始终不是在单向度因素之下发生的,而是综合力交错的效果。梁锡江与邓深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德国古典时代的经典作家,但视角明显不一。前者聚焦的是一个典型的侨易现象,即歌德的意大利之旅。这虽是文学史上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但从歌德的生平侨易过程切入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邓深之关注维兰德,发掘出的却是“制度侨易”命题,其入手处是维兰德小说中的“亲耕”仪式,但勾连起的却是中国传统制度西渐欧洲的重大命题。张芸也关注同为古典时代大诗人的荷尔德林,但却不再就事论事,而是将传播史作为主轴。荷尔德林的诗句“诗意地栖居”到中国的路径是“荷尔德林—海德格尔—陶渊明—房地产商”,因其流行较广而具有了使用价值,被房地产商的广告创意所霸占,成为侨易学理论中“异则现象”和“文化下延”的实例。
从宏观侨易对德国文学史的立体审视,到具体个案聚焦古典作家的单骑深入,其实反映出研究者对侨易观念不同层面的理解和其在实践层面的需求。无论是侨易学的理论建构还是研究实践,都还是一个有待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但至少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德国文学及其历史脉络提供了一条有意思的轨辙,这无疑是有趣和值得继续探索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信在“文学德国”这个不同寻常的精神土地上的辛勤耕耘,也必将为侨易学的理论建构提供非常珍贵的知识和思想资源。德国文学里的侨易现象及侨易空间的形成叶 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以 侨易视域重审德国文学史和思想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考察作品本身反映的意象侨易,诸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绿衣亨利》、《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可为代表。第二层次,是作家本人的地理侨易经验,乃至精神漫游、知识游戏、场域博弈等多种侨易特征。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歌德,这包括他的早期观念形成与大学制度之间的关系、青年时代同其他名人的交往进步、晚年从东方文学中汲取创作的灵感等。第三层次,是跨文化交易的文明史思考,譬如通过对经典文本以及作家研究进行世界文明形成的多元文化互动的过程及其范式规律性的探索。而从侨易学的理论层面来看,从侨易现象到侨易空间的建构,我们必须要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场域空间架构,它应当由更加繁复绵密的核心概念所构成。譬如除了侨易主体之外,还有侨易路线、侨易条件、侨出语境、侨入语境等,甚至彼此的相互作用,它始终不是在单向度因素之下发生的,而是综合力交错的效果。侨易思维的意义正在于打开思想空间的那种僵化维度,二元三维的框架有助于我们以兼具流动性、恒常性、互涉性、元一性的整合视角来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