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高段习作修改的教学策略

2016-07-08 12:26黄海燕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策略

黄海燕

摘 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学生难写,老师难批。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修改作文提出的要求来看,修改作文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本文就习作修改提出三个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习作修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21-0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笔者结合十余年对作文教学的钻研与实践,提出习作修改的三条妙招。

一、 掌握方法能自改

(一)授之以渔

教师是“撑船者”,不能代替学生“划桨”,否则,学生永远是乘客,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要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划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住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给予中肯的讲评或操作练习。授之以渔,以培养学生由“学改”向“会改”转变。

1.抓住共性,示范引路。教师就学生的一篇带有共性的作文公开批改。教学时,教师把选文投影出来,按照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边指导边示范批改。批改时,辅以学生的讨论,形成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流动,避免教师的单向灌输。

2.授之以渔,师生共改。组织全班学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批改一篇具有代表性、不用经过太多修改就能成为文章的习作。授课前,把选文印发给学生,把共改的作文问题用红笔标明。教学时,让学生讨论改文的方法,教师发挥导向、扶助的作用,让学生在争论中发展思维,提高作文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指导过程

自改前,教师要对作文进行简要总评和提示,教给基本的方法。首先让他们明确习作的内容要具体充实,语言要通顺明白。在此基础上,再求写得生动;自改时,让学生朗读初稿,边读边改,把错别字、漏字、笔误及不通顺的句子等改正过来。再把作文读给同伴听,让同伴帮忙找错误;自改后,教师要检查自改情况,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要求学生再改。

二、小组合作助互改

(一)培养找优习惯

能肯定的地方应当尽量表扬;整篇好自不待说,只有一段好,也要把好处说透,指出好在哪里,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只有一句好,就称赞把话写得精彩;实在乏善可陈,还可以说这回书写端正。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对正确和具有创造性的地方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评价恰到好处,给被评价的同学留下深刻印象。

(二)组建互改小组

小组的成员按好、中、差合理搭配,全班选定一篇作文让小组修改,不会修改的向优秀者学习。选定作文基础较好、有一定评改能力、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内成员作文评改时的解惑、审核等工作。最后评选优秀评改小组。合作互改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促成自改能力的形成。

(三)创设多样评价

互改时,对不同的习作给予不同的符号,好的可画“大拇指”和“笑脸”,贴上贴画;认为写得不好,画上“愤怒”的简笔画;组织作文分享会,办优秀作文班刊、黑板报登载。多样评价使学生迫不及待地等待作文发下来欣赏同伴给自己的评价,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三、方法内化需统改

缺乏教师引导,学生往往不能发现习作中最本质的问题,自己修改完后,离题或偏题的还是如此,甚至错字、病句都不能找出。此时,教师的统改很重要。

1.登高望远,确立目标。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目标,把全部习作浏览一遍,挑选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习作,确定重点评改目标。还要把本次作文中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归类,力求评改有的放矢。

2.修改点评,理论引导。教师把选定的学生习作从整体上加以修改,然后把原稿和修改稿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中领悟修改的方法,让他们直接感知教师修改的全过程。还可选择一些有类似错误的习作,让学生指出修改的办法,然后板书本次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作理论引导。

3.习作朗读,共同探讨。选出典型作文由作者朗读,读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并让作者介绍自己的构思、选材和立意的方法。此时,教师可根据训练要求,从作文理论上加以指导。

4.方法指导,再次修改。经过反复激烈的讨论,学生意见渐趋统一,教师点评总结,进一步指明写作要求,让学生批改教师没批的作文。

目前,作文批改仍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交流、研究,找到减负背景下的新课改作文有效策略,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国良.以导促学袁让习作教学”活“起来[J].教书育人,2014,(7).

[2]任静.习作教学,从学生的乐于表达开始[J].课外语文,2014,(10).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