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2016-07-08 22:09黄一聪
关键词:自信心策略学生

黄一聪

【摘要】 elf-confidence(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自信心,是指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当你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得到成功的滋味。

【关键词】 自信心 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53-02

0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善于赞美学生

自信心的形成离不开对自身能力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信心依据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做良好的评价。莎士比亚曾经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可见,赞美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对学生们有多重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用赞美性语言,如:“你真行,我很欣赏你。”、“好孩子,写得真好”、“不错,你很聪明”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内动力,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克服缺点,对自身发展将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一所小学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起来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问题,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的眼神,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放大学生的闪光点

2008年奥运会上美国选手费尔普斯,一举摘得8枚金牌。奇迹!打破尘封72年斯皮茨的7金纪录。没有人再怀疑他的天赋,他的勤奋,他的能力和他的运气。但是上小学时,菲尔普斯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差生,他的多动症影响到了他的学习。虽然他不再到处惹麻烦了,体育以及一些实验课程也能让他提起点兴趣。不过,当他妈妈德波拉试着培养菲尔普斯的阅读兴趣时,这位操心的母亲又一次失望了。“我会给他一份《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体育版,哪怕他只是看看图也好。”不过,绝大部分科目是B、C甚至是D的成绩单足以说明,小时候的菲尔普斯压根儿不爱看书。“你儿子干什么事都专心不了!”,小学老师曾面对费尔普斯的妈妈德波拉做出过这样的评价。但是,小时候的费尔普斯非常爱好游泳,如今,菲尔普斯确实在游泳项目上拿了金牌,而且一拿就是8枚。每位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每位学生是立体的、有个性的人,学习成绩只代表一个侧面而已。其实,“差生”身上不乏闪光点,只不过我们缺少一双慧眼去发现。所以,当我们戴着欣赏的“放大镜”去看待,我们就会发现“差生”也有很多优点和特长。因为,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观察差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寻找机会让他们的闪光点不时的得以发光,诱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从而树立自信。

四、心理暗示法,给学生打上“优秀”的标签

以前班上有两位学生数学成很差,他们被选中参加数学差生的辅导,我告诉他们:经过数学老师的观察和考核,你俩在数学学习上很有天赋,但是平常的数学练习量太少,数学老师已经选取你俩作为数学尖子生加强辅导,增加数学练习。他们听了非常高兴,周末回到家里立刻把这喜讯告诉了父母,据我了解他们还是第一次选入“数学尖子班”学习。后来他们在高一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排在班上前十名。整个过程中,我运用了教师的期望效应,即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马尔慈认为:人的潜意识就像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像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系统运作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沮丧的失败者,你就会在内心的“荧光屏”上不断看到耷拉着脑袋的自我。这种自我意象,即是你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所言:“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在学业上经历多次失败后,学生会自我贴上“无能者”的标签,再加上其他人的消极评价也是一种“标签”,导致“?差生”这个自我意象日益强化。目前很多学校都举办各种形式的“转差班”。这也实际上给部分学生打上了“差生”的标签,每当下午放学时,别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去打球、跑步了,而这部分“差生”在众多同学的注视下走进“辅差”教室,肩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转差班”应该让辅导的对象感到快乐、感到自豪,辅导的效果才会更好。所以我们在平常应该多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把“转差班”定义为“尖子生辅导”。给“差生”打上“优秀”的标签,会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五、充分利用班会课,开展提升自信心的心理活动训练

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的时间,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一个主阵地。有效充分利用班会课开展一系列以自信为主题的班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案例)

端正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一味地狱别人比高低,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你的评价。人和画一样,也是由许多元素构成的,只要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出色就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下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准备做下面的活动训练。

活动一:目光炯炯

要求:两人对坐,目光对视一分钟,轮流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态度肯定,大声说三遍。继续对视,轮流请求对方做某事或者借东西,一分钟内以各种方式要求对方,对方则反复拒绝。注意体会和感受。

讨论提纲:

(1)说优点时,每一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一次一次地遭到拒绝,心情如何?

(3)拒绝别人时,有何感受?

(4)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5)以后你有求于别人时你会怎么样?

学生说:说优点时一遍比一遍自信;一次次地被拒绝,心情极不好;拒绝别人时,觉得对不起别人;以后再不丧失原则的情况下要尽力帮助别人;以后我有求于别人时,我会大胆开口告诉对方我的需求。

在任何情况老师都应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感染学生,创造一个融合、和谐、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自信地昂首阔步前进。

[ 参 考 文 献 ]

[1]赵立平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教案集,2012,(2).

[2][美]伊丽莎白.布鲁瑞克斯.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2013,(4).

[3]班华高.中班主任.

猜你喜欢
自信心策略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Passage Four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