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抒
摘 要:本文从心理弹性的概念出发,探究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作用机制模型、影响因素、干预和应用,两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心理弹性的发展历程,并对心理弹性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心理弹性;综述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学者在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压力与应激反应研究中,首次尝试从心理弹性的角度来进行探索。当时,研究者认为处于高压和危险情境中的儿童或青少年必然会出现某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然而经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许多学者发现一些现象,即儿童或青少年即使暴露在高危环境中,却依然保持较为良好的适应能力,并没有表现出以往人们认为会出现的某些心理或行为问题,他们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特殊的抗压能力与保护因子,从而可以使他们在压力或危险环境中避免出现身心障碍。至此,美国心理学家Anthon首次提出“心理弹性”这一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心理弹性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心理弹性已逐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复原”、“压弹”、“抗逆力”、“任性”等等,由于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根据个体即使在危险的情境下,其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功能等方面依然处于较好的状态这一结果来定义。如:Masten(2001)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在经历过对适应或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事件之后的良好结果,包括从创伤经历中的复原、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成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等。
能力性定义:心理弹性是个体的某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本身所具的一种特征。如Werner(1995)就把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使个体在承受高度挫折的同时,尽可能少地表现出不良行为。
过程性定义:心理弹性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目前,越来越多学者比较认可此类定义。例如美国心理学会(2002)的心理弹性定义:个体能正确面对和较好地适应创伤、逆境、威胁、悲剧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过程,即面对消极经历的反弹或复原能力。
目前,心理弹性的定义并未有统一的标准,但不同定义始终包含两个共同的操作性因素即:个体面临困境及其成功应对困境。
三、心理弹性的研究成果
(一)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1、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个案法、实验法、测量法等,但在所查的文献中国内运用个案法的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心理测量的方法,近几年实验的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如瞿晓理(2013)在“心理弹性训练”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中就发现,积极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弹性训练法”,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中发挥了一定效果,从而使大学生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产生概率降低。
2、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测量法是目前在研究心理弹性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常用的量表。国外量表方面,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成人心理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以及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是目前为止较为常用的量表,我国学者Yu等(2007)、杨立状等(2008)、Lei等(2011)分别对这三个量表进行了中文版的翻译和修订工作,针对中国人群,对原始量表的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此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编制了相关的量表,如适应量表中的心理弹性分量表(陈建文等,2004);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徐迎利,2007);企业员工心理弹性量表(曾军,2007);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胡月琴、甘怡群,2008);高考复读生心理弹性问卷(程丽,2009);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张敏等,2010)等。
(二)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模型
由于心理弹性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因此不同学者根据自己对心理弹性的理解,来探索和建构保护因素是如何来减少危险因素导致的不理影响的作用机制的模型,目前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使我们对心理弹性的内涵有更好的理解,以下将做详细的介绍。
1、Garmezy理论模型。Garmezy(1985)提出的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模型有三个,分别为:补偿模型、预防模型,以及保护因素模型。补偿模型中,保护性因素直接影响最终结果或者抑制危险性因素的消极作用。预防模型中,中等强度的危险性因素是一种潜在的推动力,能够帮助个体发展出更良好的适应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保护因素模型中,存在一些保护性因素,能够调节或减少危险性因素的消极作用。
2、Rutter发展模型。Rutter(1990)对以往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四种心理弹性模型,即:减小危险因素的冲击、减小负向的连锁反应、促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以及促进机会开发。
3、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Kumpfer(1999)整合了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即心理弹性框架,它是一种综合模型,是在个体-过程-情景模型以及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主要包括:现有的环境特征(如危险和保护因素);个体心理弹性的特征;个体心理弹性的重组,或负性生活经历后的积极结果,以及调节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结果之间的动力机制。最后产生的结果有三种,即:心理弹性的重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适应并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适应不良重组,即没有心理弹性;个体的心理功能产生退化,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4、Richardson的过程模型。Richardson(2002)提出过程模型,这一模型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个体的身体、心理、精神通过适应外界环境的方式而达到暂时的平衡状态,来自有机体内外部的多种因素对这一过程会产生联合的影响,包括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最终导致四种不同结果的重组,即:心理弹性重组、回归性重组、缺失性重组以及机能不良重组。
通过以上四种模型,我们可以对心理弹性的内涵和工作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尤其是实验干预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模型的发展看到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将越来越显示出整合性的倾向,这种研究趋势也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延续。
(三)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弹性的多种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危险性因素,另一类是保护性因素。
1、危险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某些阻碍个体正常发展的生物、心理、认知、或者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导致个体更易受到伤害,继而最终阻碍良好结果的发生。可能来源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如家庭贫困、父母身患精神疾病等,也可能是个体直接受到某些威胁如被虐待施暴等。
刘艳虹、彭莎莎等(2013)在对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轻度与极重程度的聋人,其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陈露露、彭李等(2012)在对妇科癌症患病者的研究中发现,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普遍偏低,低于中国社区人群心理弹性水平,更显著低于美国社区人群的心理弹性水平。
2、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是指对个体调整、改善或改变其对危险环境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因素,其目的是能够预先对适应不良的进行应对,即防止产生适应不良的结果(苏贵秀,2013)。目前学者们一般将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各种有助于克服挫折与困境,并使个体得到积极发展的个人内部特质。如: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归因方式、自尊等等,在这些方面学者们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陈珑、于永菊等人(2013)对军校医学生的人格、认知偏向、正负情绪与其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他们的心理弹性与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偏向及正负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燕秋、张佳佳等人(2010)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外向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以及SCL-90总分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曹科岩(2013)在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偏向内控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归因为机遇或者有势力的他人则都与心理弹性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环境因素包括个体所在的家庭及家庭以外的环境,如学校、社区及其他外部环境等。研究者也对此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如:李永鑫、骆鹏程等人(2009)研究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状况(包括主观和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对他们的心理弹性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代辉(2008)研究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家庭因素,结果发现,其依恋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都对青少年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崔丽娟、俞彬彬等人(2010)研究了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结果发现,完善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形成高水平的心理弹性。
(四)心理弹性的干预和应用研究
心理弹性的应用与干预研究在国外兴起较早,并且已经收获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如Henderson和Milstein在1996年提出了“六策略动11练计划”,这六个策略分别为: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建立并且保持对学生的高期望、创立一个互相关爱与支持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亲社会的倾向、制定清楚并且一致的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社会和生活技能等。
Kathlee等(2000)针对妇女群体,提出了压力管理小组的整合模型,通过运用群体动力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来提高妇女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
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制定的干预方案,则旨在防止与减少儿童的冒险行为、违法违纪以及其他行为问题。
著名的领先计划则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计划致力于使贫困儿童或其它弱势儿童的能力得到提高。
香港中文大学李德仁等(2006)发展出一套提高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方案—“成长的天空”,以此预防香港青少年不良问题恶化。
而在内地,关于心理弹性干预方面较为成型的方案则相对较少,且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团体心理辅导,如熊庆秋(2011)运动团体辅导的方法来提升高等示范专科学生的心理弹性;王喆、王惠珍等人(2012)也同样运用团体辅导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四、对以往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国内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起步亦相对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进程却相对缓慢。目前的研究内容大多聚焦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上,然而对于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则相对较少。即使是关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也是集中在探讨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心理弹性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环境及文化因素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此外,国内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纵向研究相对缺乏。介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对于心理弹性方向,今后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首先,可以从心理弹性的干预及培养模式方面入手。心理弹性相关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适应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出有效的心理弹性的干预和培养模式将是今后研究者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次,注重心理弹性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弹性研究的本土化包括心理弹性的结构、模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结论才能更正确地反应出中国人的心理弹性的状况和特点。
最后,结合多种研究方式、手段。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以测量法为主,测量法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天对与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应采用更多的研究手段如实验法、个案法等等。同时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借助更精密的研究工具来探讨心理弹性的生物基础。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 Psychol,2001,56(3):227-238.
[2] Wem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Am PsycholSoc,1995,4(3):81-85.
[3]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Resilience[EB/OL].[2010-12-20].Http://www.Spa.Org/Helpcenter/Mad-Resilience.Aspx.
[4] 瞿晓理.“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验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81-185
[5] Yu X N,Zhang J X.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rm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Soe Behav Pers,2007,35(1):19-30.
[6] 杨立状,吕兖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的心理测验学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1(11):1310-1315.
[7] Lei M,Li C,Xiao X,et al.Evaluati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in Wenchuan Earthquake Survivors[J].Compr Psychiatry,2011,53(5):616-622.
[8] 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心理科学,2004,27(1):2-4
[9] 徐迎利.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07
[10] 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暨南大学,2007
[11]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38(40):902-912
[12] 程丽.高考复读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河南大学,2009
[13] 张敏,卢家楣.青少年情绪弹性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10,33(1):24-27
[14] Garmezy,N.Stress-resistant children:The re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In J.Stevens(Ed.),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C].Oxford,England:Pergamon Press.1985,4:213-233.
[15] Rutter,M.E.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American JournalofOr-thopsychiatry,1987,57(3),316–331.
[16] Kumpfer,K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The resilience framework.In M.D.Glantz & J.L.Johnson(Eds.),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ositive life adaptions.New York:Kluwer Academic,1999:179-224.
[17] Richardson,G.E.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307-321.
[18] 刘艳虹,彭莎莎等.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3,1:42-46
[19] 陈露露,彭李等.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137-140
[20] 陈珑,于永菊等.军校学生心理弹性与其人格、认知偏向、正负性情绪的关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6):1731-1734
[21] 王燕秋,张佳佳.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7):684-687
[22] 草科岩.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教育探索.2013,(7):136-138
[23] 李永鑫,骆鹏程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127-130
[24] 代辉.家庭因素对亲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1-172
[25] 崔丽娟,俞彬彬等.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研究.心理研究.2010,3(3):47-52
[26] 苏贵秀,王本法.心理弹性研究概述.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2013:150-153
[27] Luthar,S.S.,Cicchetti,D.,&Becker,B.(2000).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28] 熊庆秋.团体辅导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136-1138.
[29] 王喆,王惠珍,翟惠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护理学报,2012,19(6A):4-7
[30] 席居哲,桑标等.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08,31(4):995-977
[31] 马伟娜,桑标等.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32] 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127-130
[33] 席居哲,桑标等.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心理科学.2011,34(1):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