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志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公民涉足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网络政治参与的直接性、平等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不仅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而且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除了积极影响之外,还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失真信息可能导致非理性的公民政治参与,“参与爆炸”可能动摇政治体系的稳定,网络政治参与易导致“群体极化”三个方面。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是指参与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方式。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政治参与主体通过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和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1]。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为公民政治参与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政治参与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在传统的政治参与中,民众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而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为公众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也非常有限,造成了民众很难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与时代进步催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出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公民获取政治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方式也十分便捷,这就打破了传统政治参与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从而提供了民众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政治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改善权力的运行环境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另一个作用,这样也可加强对腐败的遏制。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自由,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这样的特点使得公民可以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参与到对权力的监督中,通过互联网参与网络政治监督的公民能够随时揭发自己身旁的一些腐败和不良现象,使腐败难以生根发芽。之所以说网络反腐的威力大于一般的反腐方式,这主要在于它能够第一时间将相关官员腐败的证据(图片,视频)公布出来,使得相关人员毫无反驳抵赖之力。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前几年的“表哥“杨达才落马事件和公安局长李亚力落马等事件。当有了强大的网络监督力量时,官员都会极力收敛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权力的运行环境提升和改善了。
(三)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在传统政治参与中,公民是被动的服从者,他们往往是根据已有的政治参与程序形式化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几乎不能自主地表达政治见解,所以很难促进政治社会化。然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民众不但可以对社会发生的政治事件自由地表达看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参加投票或选举。此外,网络政治参与也方便,快捷,大大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促进政治社会化。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失真信息可能导致非理性的公民政治参与
在理性的政治参与中公民首先需要做的是把握信息的真实客观。通过网络给群众带来的大量信息一方面可以开阔群众视野,但其中真伪难辨也是他们陷入非理性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公民在处理信息方面能力限定,跟网络信息的无限性互相冲突;另一面,在某些组织以及个人意图运用互联网来散播不实新闻,通过扭曲事实真实性,煽惑网民情绪,从而达到抗拒政府的目的。除外,虽然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构性减弱公民因现实政治参与带来的不安全感,但也促使公民在言行上不加约束,自我放纵,任意发表一些没有事实依照的舆论。总之,民众如果在网络传播的信息中不加以分辨,言行中脱离理性思维,只简单地表达为情绪的发泄,那么导致非理性的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也就从而产生。
(二)网络“参与爆炸”可能动摇政治体系的稳定
“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2]是亨廷顿的一个著名公式。从中可以看出,如果迅速扩大政治参与,但是政治制度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即政治制度现在还没有具有完全组织和速到政治参与的能力以及机制,随之而来的讲师政治动乱的发生。随着政治参与网络化的出现,大大地提升了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急剧增加的政治参与数据,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参与爆炸”。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现在出现的“参与爆炸”问题,那么,发生政治动乱便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甚至,后面会最终直接动摇现在稳定的政治体系。
(三)网络政治参与易导致“群体极化”
著名的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最先给“群体极化”下了定义,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观点”[3]。由于网络政治参与的互动性,它为兴趣或立场相近的人提供了便利,他们常常通过网络寻找共鸣,但他们中的一些人思想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容易在人云亦云中丧失理性,走向极端,从而导致“群体极化”。“群体极化”不但会产生网络暴力,损害网民的合法权益,还会对政府的科学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6).
[2] [美]S·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51.
[3]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