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也要着眼于兴趣

2016-07-08 08:31曾凯令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快乐说明文兴趣

曾凯令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学生写好说明文,重要而且必要。解决这一问题,端正学生认识是前提,激发兴趣是核心,教给方法是关键,享受乐趣是追求,学以致用、提高写作素养是目的。

【关键词】说明文;兴趣;方法;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86-02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说明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从事各种职业应用最广泛的文体,如说明书、词条、参观须知等,带着实际的指向、应用的目的,只要有段,便可以成文;另一方面,它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全面发展写作能力,则不可或缺。

作为以认知为主的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间以叙述、描写的文体。或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以介绍知识、明晓事理为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阶段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及能力层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500字左右的说明文;能根据写作要求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较为恰当地在写作中运用;能根据写作要求,学会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并较为恰当地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有意识地采用常见的说明结构,进行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条理较为清晰的写作练习;能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在准确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使文章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甚至体现出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于初中学生而言,说明文写作训练常常难以奏效。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知识与见识有限。说明文讲究的是给人以知识,且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过于熟识的,学生感到无趣,深究又不可能;新奇的又知之甚少,难以成文;二是思维障碍。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先有形象思维,而后有逻辑思维的发展。说明文写作中,逻辑思维的运用多于形象思维,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囿于年龄普遍不强;三是对说明文写作重视不够,认识片面。近年来,中考作文考试虽淡化文体,但所提倡的新概念作文中,说明文所占份额实在太少,学生误以为说明文的写作既不重要,又难以把握、难以出新。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重点是兴趣和方法,要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快乐的体验,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一、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认识

提高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写作是初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是生活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充分利用好课文的范例,读出说明文的美来。说明文的美,美在内容的新奇,美在事理的逻辑力量,美在结构的匀称与均衡,美在语言的明朗、简洁与准确。此外,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未知世界的神秘玄妙,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无不体现美的魅力。通过美读,让学生体验到说明文也是美的;再次,以实践需要促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明文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事物的介绍、产品的说明、导游词等。与说明文写作联系起来,设置具体生动的情境,学以致用,以用导学,使学生产生写好说明文的需要;最后,重视说明文写作的考查,给予说明文于写作中应有的地位。

二、激发说明文写作的兴趣,体验写作的快乐

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心理动机的重要成分,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乐于学习。说明文写作也是这样。

1.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从有用的角度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肥料的使用,少则达不到效果,多则伤肥浪费。准确用量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对此有兴趣。又如,教室的保洁,让学生统筹规划,承包竞标。保洁的标准,人员的安排,工序流程,效率的提高,以及发现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学生都从事过这方面的劳动,十分熟悉,兴趣盎然。

2. 巧妙嫁接,兴趣倍增

学生往往对知识明确具体、实用性强的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如数理化地生。引入这些学科内容,嫁接到说明文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会兴趣倍增。如让学生写“奇妙的电”“方程的自述”“蚕”等,学生愿写,也会写。

3. “玩”写结合,先做后写

将“玩”与写结合起来,在玩中写,既解决了作文“物”与“序”的问题,又激发了兴趣,能最大限度带给学生快乐体验。例如,让学生做风筝,比赛放风筝,再让学生写“风筝的制作”一类作文,大多能信手拈来,写出佳作。学生的许多科技小制作,让学生介绍创意、原材料、制作过程、用途,分享自己的发明创造,会增加成就感,使快乐最大化与持久化。

4. 巧设情境,调动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不确定性,造成悬念,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完“死海不死”这一课时,让学生当导游或参加死海开发竞标,或让学生设计拯救死海方案等。这些做法,能让学生认识到说明文有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说明文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说明文的写法和其他文体一样,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教给大体,先规矩而后巧,是可行的。

1.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例如,《苏州园林》就是说明文的范例。这篇文章特点鲜明,准确表述说明对象,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恰当的说明顺序,语言朴实而不失形象、简明而不失表现力,值得师生反复揣摩、玩味。

2. 引导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学习时具体、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方法。捕捉特征,准确表述,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一是要学会观察。先单体、局部,后较为复杂的事物。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由外及内,由局部到整体;二是要学会比较,准确区分相似与相异。

3. 学会运用资料

比如,整理从各种途径搜集而来的文字、图标等,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大多能准确、清楚地介绍事物。通过一定思考,让学生重新组织材料和文字,运用恰当的逻辑顺序,学会条理清晰地阐明事理。针对某一现象,再进行适当修改,使写作语言生动形象、明白晓畅。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提高。

4. 拟好文章结构

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可以通过绘草图、拟提纲,再研究讨论,反复修改,逐步实现顺序的合理化、结构的严谨与精巧。

此外,像说明目的的确定,内容重点的选择,说明结构的安排,说明方法的选用,说明标题的拟写,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说明文的拟题,大致就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直说式,如布封的《马》;二是设疑式,如《食物从何处来》;三是拟人式,如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

培养、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端正学生认识是前提,激发兴趣是核心,教给方法是关键,享受乐趣是追求,学以致用提高写作素养是目的。从这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爱写、会写说明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审美能力,对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快乐说明文兴趣
说明文阅读专练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