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常生活器具类词语历史演变

2016-07-08 03:01李金花
现代语文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字义演变字形

○李金花



浅析日常生活器具类词语历史演变

○李金花

摘 要: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印证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文明进程。日常生活器具在历史的演变中,经过了几千年来的积累沉淀后,打上了深深地文化烙印。追溯它们的根源,大都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日常生活器具类词语按照用途大致分为三类,即:炊器,食器,酒器。从字形、字义和历史演变等方面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情况,挖掘其文化蕴意。

关键词:生活器具 字形 字义 演变

一、概述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其具有超强的时空特点,它在反映汉民族生活礼俗方面,提供了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线索。从某种角度讲,汉字蕴含的文化比文献的历史记载更具特有的说服力,具有透视历史文化的不可替代性,通过汉字观照出来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谈到:“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音,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1]这段话形象地概括出了文字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古人在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时提出来“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一曰指示,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它们都是我们在分析古代汉字形体,解释词义,发掘其蕴涵的古代文化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以常见生活器具类词语为主要对象,按照用途将其大致分为三类,即:炊器类,食器类,酒器类。在三类器物类型中选取典型词语,从形体、字义、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略做探讨,体味到历代人类日常生活器皿文化的深远隽永。

二、炊器

1.鼎

鼎,《说文解字》释为:“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其从两个方面对鼎作了解释,一是描述了鼎的外形,为一种三足两耳、圆腹的器物;二是介绍了鼎的功用,是一种用来调和五味的大型炊具,是古代烹煮肉食和盛放煮好的肉食的器具。体型较大的鼎多用来煮肉,较小的则用以盛肉。据考证,在甲骨文中就已见鼎字。

“鼎”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已有了三足两耳圆腹的陶鼎。陶鼎是鼎的前身,是从远古时期的三足锅、三足釜演变而来的,其实用性很强,影响从东向西扩展,逐渐成为黄河流域分布和使用最广的一种器具。[2]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商代早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已有青铜鼎。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鼎成为青铜礼器中的“重器”,为奴隶主阶级所专有。随着奴隶制的发展,青铜礼器也明显礼制化,也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3]围绕这些青铜器的使用,先秦时形成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其在《仪礼》一书中有清晰的呈现。文献记载,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相继传至商、周王宫。春秋时,周天子权威渐损,齐、楚、秦三国都曾尝试夺取九鼎,以图继承天子之位。

2.鬲

鬲,《说文解字》释为:“鬲,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从中可以看出鬲是鼎一类的炊具,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多用于煮粥或烧水。其形状大致为口圆,似鼎,三足中空而曲,早在商代甲骨文当中就已见该字。

“鬲”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鬲”源于古代的陶制炊具,其作为一种炊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中就已出现,并在黄河流域被广泛使用,影响还及长江流域。这一时期以陶鬲为主,如河南陕县三里桥出土的陶鬲,其形制变化多样,基本都是三袋足,内空。在商代早起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出现了青铜鬲,大多无耳,袋腹丰满,颈微缩;到商代后期,鬲的袋腹逐渐蜕化;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鬲盛行,多为高颈,短足,常有附耳;直到春秋中叶衰落,大多折沿、折足,无耳;到战国晚期,青铜鬲便从礼器和生活用品的行列中渐渐消失了。[4]据考古考证,出土的西周青铜鬲一组十件、八件、五件、二件不等,同一组鬲形状、大小、纹饰、铭文基本相同,殷墟已发现一千余件。

三、食器

1.豆

豆,《说文解字》释为:“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从中可以看出豆是古代的一种食肉器,器形似高足盘,上有圆盘,中有或长或短的握柄,下有圈足。据考证,在甲骨文中就已见该字。

“豆”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豆”作为古代常见食器,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木豆、竹豆、瓦豆等。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早期的豆多为陶制,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商代的豆出土较少,器形圆盘、浅腹,柄粗而较长,圈足侈大;西周的豆,多无盖无耳,盘下有可以把握的柄;春秋以后,豆侧有两环,足更高,其变化较大,形制较多,出现了方豆;战国时期,豆的腹部加深,柄细而长,或有盖。[5]

2.匕

匕,《说文解字》释为:“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从中可知其是舀取食物的匙,具有悠久的历史。

“匕”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匕”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取食器,可分为两种,即取肉的匕和取黍稷稻粱等的匕,且前者大后者小。《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匕,所以匕黍稷。”此处是指取粮饭的匕。又《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匕,所以别出牲体也。”此处是指取肉之匕。常见的匕有青铜制和木制的,大体上匕多为曲柄浅斗,前端稍锐,以便刺取牲肉。其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被先民们广泛使用,新石器时代的匕一般用竹、木、兽骨等材料制作,最早的匕出土于七千多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夏商时期,骨匕仍备受重视,这一时期有许多骨匕出土,如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两件尖勺形骨匕,但此时的青铜匕却少见。西周时期,青铜匕取代骨匕,其前端呈尖叶状,柄部扁平且宽大。东周时期,尖叶勺形匕还相当普遍,一直到战国末年才渐渐消失。[6]春秋早期,开始流行一种长柄舌形匕,这种匕柄部较细,柄尾有的较宽大有的较细,前端由尖形改为舌形,战国时这种匕成为食匕的主流。由于漆器工艺发展迅速,战国时期大量的铜器为漆木器所取代。到了秦汉时期,漆匕仍相当盛行,许多墓中都有出土。

四、酒器

1.尊

尊,《说文解字》释为:“尊,酒器也。从酉,廾以奉之。”从中可知其是一种盛酒器,在甲骨文中就已见该字。

“尊”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尊”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其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此器圆口外侈较大,长颈,腹外鼓,圈足,是商代铜尊的典型特征。尊的基本造型为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且形制大体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鸟兽尊三类:有肩大口尊上口侈大,呈大喇叭状,下有圈足;觚形尊形体似觚,但整体稍粗;鸟兽尊是铸为各类鸟兽形象的尊。[7]除此之外,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牲尊。

2.角

角,《说文解字》释为:“角,兽角也。象形,角与刀鱼相似。”从中可知其是指禽兽的角,因它的用途广泛,又用为古代的酒器。

“角”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角”作为饮酒工具,最初为天然骨角,后模仿角之形象造出陶角、玉角、青铜角等。在属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陶角和青铜角。角盛行于商代,西周中期还可见,之后逐渐消失。它的形制与爵相似,有鋬,三足,但无流与柱,口部前后皆呈尾形,似兽之两角,有的有鸟形盖,且容量较大,如孔颖达疏引《韩诗》曰:“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五、结语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文明的演进发展,正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传承发扬。通过对日常生活器具进行分类阐述,在汉字以形表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历史演变的轨迹,追溯其根源,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活中使用器物的本来面貌。在一定条件下,引导我们回顾远古时代的文化景观,让我们尽可能感受先民的物化过程,见证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

注释:

[1]陈澧:《东塾读书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89页。

[2]彭永生:《试论黄河流域史前时代的陶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3期,第61页。

[3]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01期,第84,111页。

[4]乔美美:《商周青铜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1页。

[5]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147页。

[6]王仁湘:《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03期,第272,273页。

[7]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左明安.细说汉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何九盈.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林琳.中国上古涉酒词语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徐梅娟.《说文》饮食器具类词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李金花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计划”2016年课题研究项目——日常生活器具类词语历史演变研究。)

猜你喜欢
字义演变字形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添一笔变个字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
《孙子·计篇》字义探微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