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的世界与“九节体”

2016-07-08 05:26陈柳傅
诗林 2016年4期
关键词:篱笆诗人诗歌

陈柳傅

傅国涌先生在《乡村书》序《为乡土中国招魂》说:“……(《乡村书》)第三稿、第四稿时,已然面目全非……在过去的一年中,诗人被灵感充满,上帝启示他写出了超乎他能力的诗篇,一改再改,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已是第五稿。”过去一年,许志华用了时光逆流而上的20年之实力,完成共97首的《乡村书》的“九节体”之书。除《序诗》、《终曲》等3首外,《乡村书》“实战”了94首“九节诗”。

《乡村书》的全部与现实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满对以“残缺”保存的乡村风物、景观等扫荡不尽的“旧的中国”的爱——只要其有一点处于纯净之中,他总以渴求的目光、欣赏的姿态乃至以心灵吮吸着,一直追步到更纯洁的诗歌内部去……

《乡村书》百种乡村之景——这个纸上“春夏秋冬”构成的《乡村书》的美学结构世界、“独立世界”使我不由想起关于“诗是独立世界”的讨论或称思考。谁是这一粒火星般“思考”的“原创者”?——石天河(本名周天哲,系《星星》创刊时执行编辑,现已年过八旬)说,“诗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尽管它与现实社会生活与人的诸种精神形态具有千丝万缕、难解难分的联系),它是一个独立的“以创造性的语言为媒介的直观的情感与表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情感、欲念、憧憬、意绪,人在客观真实世界中无法完全实现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创造性的展示,诗架起了从有限到无限、从必然到自由的桥梁。我以下对《乡村书》建立的“世界”解读或可证石天河为代表的“诗是独立世界”的思考,是事实、存在并可信的。

许志华的内心有一个激情的乡村,他将激情化为多种表现形式,使“九节体”本身的“单一性”像对天空奔涌的星辰仰望获得天启一样,多样化与丰富多彩起来。

《乡村书》的题材分“动物”、“物品”、“花木”、“气象”、“地理”、“农乡”、“风物”、“形而上”八类,没有“人物”类,实为《乡村书》每诗有人,着眼于人,贯穿到底,终归于人。

《乡村书》的诗,关乎风俗画,关乎静物写生,一些诗关乎诗的“戏剧化(性)”。我读某几首诗会想起古老的《天工开物》。

《乡村书》中“我”不出现,也少用“我”的理智,没有廉价的抒情与媚俗的表达,因之《乡村书》的创作进入“等级制”的,即许志华骨头里有传统与底色,但在具体写作上他置身新诗潮流的方向上。真正诗歌所“较劲”的就是这种上“等级”——如同布罗茨基说的:诗歌领域遵循严格的等级制,不论一个人有着何等显赫的地位与何等惊人的财富,只要诗写得不好,在这个领域都是没有话语权的。但同时诗歌领域又是最民主的,无论你是流浪汉、守门人,还是记者、官员,只要诗写得好,便是受人尊敬的。所以,诗歌创作既是民主的又是遵循等级制的。

大部分的《乡村书》引起我们“柔性美”为主的美感,其中有沉默的震撼与冷静的激动;也有其他如《巫》,是某种“自叙”,有多种心绪的综合,同为“九节体”,字数稍多,风格显豪放,有诙诡谲怪的美。

《乡村书》中没有电动、数码等“现代化”的东西,但他写出的正是当代所接纳的现代诗,所以关键是写作系统,是在合乎诗人素质、秉性和地域条件的风格(写法)引领之下——我喜欢的就是这种似乎为许志华独有的“见底的清澈”的诗。

“九节体”章法上有“小诗体”的影子,但《乡村书》融汇、贯通了“小诗体”,是用几个“小诗体”复沓,使数个“小诗体”之间发生清澈的联系,无论以时间串联、意象组建,还是借景借物、穿插抒情,都不断积累内涵,节节攀升,使诗意丰满,美感获取张力。当然许志华的“小诗体”总体上句子散漫、松弛,如《敲棒子》这一节——

哦,乡村的女人

你们敲得好起劲

你们把土地上的生活,一件一件

洗得干净又温馨

许志华的诗极具个人的语言魅力。 《蛙声》“实战”与“纸上谈兵”交错,实景与用典巧妙混搭,很有才气!

行行有声有色的《篱笆》,第二节尤其巧,立意又立境,一行“高”过一行,到第三行将篱笆一下子活起来,活在“大环境”,很有美学一样立于世界——

比菜畦高的是篱笆

比篱笆高的是豆架

比豆架高的是南山

《老坎渡》不一定是作者切身体验,是综合上辈的记忆,甚至“飞”到较高的位置俯瞰到“整体乡村”后,才获得这种戏剧上“幕”一般的栩栩如生的展开。

《乡村书》以“书”冠名是大意味。以“书”为名,大的用来命名对人类经验构成总结性的著作,如《新旧约全书》《亡灵书》;小的用之表示特别的尊重。许志华《乡村书》显示出他对自己诗集有较高的自觉,有自己的期待与理想。《乡村书》是他对乡村持久的爱的表示。他心底的《乡村书》透露着更大面积或超出自己故乡范围的深意。

《乡村书》前3卷每卷24首,“冬之卷”止步于第23首。少一首,是许志华的“故意”。他将计划的《灯》放弃,使《乡村书》呈“未完成”的式样以及体现:诗,永远“不可企及”的深意。

我想起海德格尔谈论德语诗人特拉克尔时所说的一段令全球诗人津津乐道的“妙论”——每个伟大的诗人都只有出于一首独一的诗来作诗……诗人的这首独一的诗始终未被说出。无论是他的哪一首具体的诗,还是具体诗作的总和,都没有完全把它道说出来。尽管如此,任何一首诗都出于这独一的诗的整体来说话,并且每每都道说了它。

这就是所谓“一切的峰顶”之境:一首“独一的诗”。好的诗人进入“等级制”而有自己的成立。“独一的诗”如诗人本人所有诗的源泉那样,“总和”那样,惟凭之,诗才是“独立的世界”。

许志华成长于诗歌大省。浙江上空诗的“星星特别多,特别明亮”(严家炎语),他的身心四周充满诗歌的群体,他受其影响是有的。但要承认,在中国诗史上积淀深厚、诗坛重要的“引领性”之地浙江这样的地盘,要做到高出侪辈的成功实不容易。

许志华有天分才气,也努力。他走“纯正”与“锤炼”之路,创作中一贯力避烂熟的表达。他心宽不争,认定写诗到底是自个儿的事,无意也无所谓争高低。这种心态有益于诗,也益于作为诗人。

猜你喜欢
篱笆诗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愤怒
花篱笆
牵牛花
篱笆那边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