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和“互联网+教育”的双重影响之下,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新时期。社会上“道德缺失”行为频繁出现,我国高校德育成效越来越受到质疑。文章从目标定位、价值观念和教学方法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德育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要从强化德育的首位意识、转变德育的传统价值观念、创新德育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来重构我国高校德育模式。
[关键词]思想品德 理论教育 实践教育 人格塑造
[作者简介]汪晟(1981- ),男,安徽绩溪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桂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生态模式探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UTDJ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68-03
2015年10月,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①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互联网+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形式出现的同时,我国又迎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山之年,自2016年起,我国将进入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国的物质文明快速发展,但精神文明却时刻经受着市场经济的考验。自媒体使公民道德不良、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行为被陆续曝光,社会出现“道德危机”。曾有人认为道德危机是媒体的过度宣传,是当事人文化知识水平低下造成的。但是,近期發生的“吉林大学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就给了该观点有力一击。2016年3月,澎湃新闻记者曝出吉林大学一篇硕士论文抄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由于两篇论文高度雷同,所以该论文被网友称为“最懒抄袭论文”。②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结构中,德育作为基础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但是,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我们不禁应该反思:我国高校德育到底存在哪些不足?
二、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遇到的挑战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功利性的市场驱使下,更多人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忽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大学生自然也会受到外界种种因素的影响,否定优良的传统价值观,这给高校的德育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德育生态位对德育质量的影响。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是由德育供应者、需求者、竞争者、政府部门等多个要素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因为德育生态子系统存在客观差异,所以每所高校的德育生态位也不相同。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不同高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德育资源利用状况参差不齐、新生初始水平差距大等原因导致高校德育的整体水平并没有随高校规模的扩大而提升。在有限的德育资源中,高校如果不能依据自身德育生态位量力而行,德育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2.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冲击。新媒体时代让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学生欠缺良好的网络道德,网络心理也不健全,这给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相对单调的品德教育方式并不能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互联网让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逐渐多元化,网络互动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途径。丰富的信息资源、自由的交流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学习。然而,我国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依托于思想品德课程和日常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必然会降低高校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出现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更加难以受到约束,德育主体不明确,德育内容也逐渐不具针对性,最终导致育人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3.市场经济消极面的误导。市场经济虽然带动了物质水平的发展,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人们更强调自我主体意识,道德选择更加主观意向化,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更加带有利己色彩。在传统社会,大众自己的价值判断很少被外界因素影响,而如今的大众极易受功利心驱使,私心不断向公共领域延伸,公德与私德不断博弈。改变大环境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大众极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
三、我国高校德育的缺失
国内很多学者曾指出,我国高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刘志山从深层次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价值性工具和工具性价值之间、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之后,赵新亭继续指出高校德育评价机制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教育脱节、教育内容不切实际等不足,进一步强调了德育实效的重要性。还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缺少组织领导、教育基础太过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阶段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存在以下缺失:
1.目标定位过于片面。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向上,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都应当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目标模式。虽然思想品德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总体上依然太过政治化。在实际的德育课堂或德育活动中,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无法产生共鸣,无法在同一教育环境之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就会失去教育的实效性。适合学生的德育应当是侧重于思想的引导、着力于品格的塑造、鼓励其自主创新,否则就容易导致德育逐渐偏离初衷,难以提升学生素养,难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但多层次的目标模式很容易被高校忽视,或者是出于对教师考核的考虑而刻意忽视。可以说,目前片面的目标定位失去了高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在此目标下运行的培养模式是不科学的。
2.价值观念严重失位。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实现都与我国高校教学部门的设置有关。高校的德育理论教育主要依托于两课主讲老师,而实践教育则由学生工作部门完成。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两个部门没有相互衔接,理论教育成果很难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得到检验,学校只能通过单纯的卷面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道德素质。应试教育体制违背了学生要“全面发展”的目标,忽视了对道德品质的考察,高校德育逐渐演化成为专业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
3.教育方法亟待转变。优秀道德品质的塑造不能仅仅依靠思想品德理论教育,还必须辅以相应的生活熏陶。然而,我国高校往往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施行比较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限制学生的行为,压抑学生的天性,只是通过塑造“学生标兵”之类的模范形象,来代替应有的实践教育。这样的德育方法难免会脱离现实基础,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更加难以强化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另外,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新进年轻教师的数量随之增加,虽然年轻教师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教学经验方面确实比较欠缺。再加上学校对于专业教师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让更多的教师专心做科研,以确保考核过关,而不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如果教师们都去晋升职称,都去钻研科学研究,长此以往定会使教学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有悖于师德形象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德育模式的重构
虽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困难与机遇是并存的,但在“十三五”国家战略调整和“互联网+”的双重影响下,教学模式的创新遇到了大好时机,德育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学者提出高校德育改革要侧重学科交叉、增强道德知识教育、加大通识教育等,但仅仅做到这些,显然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1.强化德育的首位意识。高校就是要以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做人要以德為先”,高校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足够的专业素养虽然是积累社会资源的源泉,但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更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曾有文章把有才无德的人比喻为“危险品”,所以,人才培养不能单纯地注重专业技能,而是要将以德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划。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这一契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网络交流平台,让专业教师、学工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快捷、畅通。
2.转变德育的传统价值观念。想要德育能够发挥实效,就必须否定传统的目标定位,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德育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人性化的教育和管理,让学生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将德育狭隘地理解为道德知识教育,因为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和道德信念。从这一角度来讲,实践教育要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优秀品格的养成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长期接受理论熏陶,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结合德育课程中与道德修养相关的内容,或者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让道德理论知识在无形中渗入学生思想。
3.创新德育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直是高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首先,深化课程改革给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现实需要的教学体系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德育这类思想理论教育,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其次,“两课”的设置依然必不可少,但是需要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化为“沟通型”教学方式,创建学校、院系、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立体式”德育模式。不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自然会提高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才是学校发展坚实的后盾,无论是党政干部还是“两课”教师,都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扎实的德育理论功底。党政干部要能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时刻保持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两课”教师要能够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列举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传授理论知识。最后,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为高校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不断填充教师的知识体系,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客观要求。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Z].
2015-10-30.
②罗杰.吉林大学现“最牛论文抄袭”:两篇论文“致谢”同一位老师[EB/OL].(2016-03-17)[2016-11-01].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6035.
[参考文献]
[1]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3).
[2]赵新亭.高校德育的问题与创新对策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7(3).
[3]蒋文昭.“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江苏高教,2009(1).
[4]骆郁廷.学科交叉是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源泉[J].高校理论战线,2012(2).
[5]张伟强.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
[6]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6).
[7]曹有光.当前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江苏高教,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