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雯
摘 要:“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指出“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三者集中统一于一点,就是要实现绿色、文明、和谐的发展。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这条路我们已经探索并且正在走的循环经济。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途径;研究体制
一、循环经济的主要内涵
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二、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以生态规律来组织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的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生产消费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一)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倡导通过物质循环利用的方式发展经济,通过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实用寿命、进行废物有效回收和利用三个层侧和过程,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循环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循环经济可以说就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必由之路,通过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协调自然和人类二者的发展关系入手,使资源消耗型社会向资源有效利用转型,减少资源消耗的数量,而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再者,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技术的进步,拉长生产的产业链,推动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共赢。
(三)循环经济实现各个环节上生产和消费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将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企业内部的生产属于资源消耗的生产环节,二废物的循环利用则属于再次消费。另外,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实现生产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层面则是从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消费两个层面,通过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将二者纳入到再利用循环体系。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层矛盾,需要从国家、企业和公民三个层次进行顶层设计。
(一)国家引导。1、政策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循环经济也进入了法制化推动轨道。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就联合选择了钢铁、有色、化工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开展了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国家还重视对试点示范的总结,在2011年由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循环经济的60个案例和模式,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进行了总结,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价值。2、奖惩机制。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在短时间里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正是得益于政府的重视,而这种重视程度体现在各国的立法上。同过立法吧循环经济纳入各地强有力的法制化轨道,通过立法对进行循环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有效地奖励制度,通过政府激励行为的有利推动。这种激励政策处理奖惩机制,还有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政府采购循环经济企业的产品策等。这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最大的支持,对我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3、技术支持。要改变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突破技术瓶颈,建立绿色支撑体系。
(二)企业主体。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还是企业,以企业为点,以行业或者产业为线,以区域或者全国为面,以重点带主线,以主线带全面,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战略。1、培养企业的责任意识。我们把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提升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引导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企业的发展相统一。2、鼓励工业创新经济园。通过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是知识共享的社会发展目标,将知识、资源的共享贯穿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对企业所需要的创新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以便有效地数据掌握,通过知识需求寻找对接的科研机关级循环技术,对那些污染大,消耗大而社会需求却又不得不生产的企业技术进行核心的攻关,与知识主体是园区的进行有选择的对接。
(三)群众配合。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为基础,将公众参与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确保循环经济的顺利推进。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接受并积极参与。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和知识,通过日常教育影响学生,并教育学生把这种理念变成日常的行为习惯影响更多的人,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比如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报纸等宣传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资源的忧患意识,通过各种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加强对公民行为的引导,使之成为自觉地行为追求和价值引导,逐步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卢红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
[2]李峰. 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