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青
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和表达情感体验的一种形式,一方面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朗读来表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课堂并不是书声琅琅,有的只是教师重复地讲解一些知识,而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读中悟理等十分欠缺。因此,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关键在教师。
一、吃透教材,领悟文章内涵
课前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纷繁复杂的备课对象当中,吃透教材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中的情感,才能正确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文章内涵。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为例,作者14岁随父母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32岁旅居台湾,64岁时移居美国,83岁那年,她回故乡小住3年后又来到台湾,93岁逝世在北京。故乡让一生漂泊、客居他乡的作者魂牵梦萦。
《桂花雨》一文写了花香之乐、摇花之乐、分享之乐以及使用之乐,花香之乐贯穿全文。作者之所以难忘家乡桂花是因为故乡的桂花雨是记忆中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景象。家乡的桂花,是跟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表现了作者儿时的快乐,表达她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在学习本文时,才能引导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去朗读,读出作者儿时的快乐,读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二、课前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事实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达到课标的朗读要求的话,课前必须练习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在执教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时,我可出了一个大洋相。那天晚上备课时把朗读课文环节省掉,第二天学到“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时,一向重视朗读的我,见文章生字较多、很多生僻词语连在一起学生不能正确断句,便自信满满地告诉孩子们:“要学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把文章读通。这篇文章很难读,请跟着老师认真读三遍。”第一句挺顺利,第二、三句也还算顺利,第四句我就开始结巴,后面的我没办法带读下去了。孩子们哄堂大笑起来。
从多年教学实践中得出,只有教师课前把文章读好了,才能底气十足地给学生示范,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重读轻讲,读中悟情悟理
“重读轻讲,读中悟情悟理”,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大多数的教师所追求的。
记得一次听课活动,执教一篇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遗憾的是,整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介绍作者萧红,描述文中昆虫的形态,回忆自己的农村生活,告诉孩子们菜园怎么充满乐趣,作者小时候怎么聪明、活泼、可爱。学生听得枯燥无味,可迫于听课教师在场,只好无奈地配合教师挨到下课。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讲”,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一组中《有的人》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课文时,我先让7名学生轮读,每人读一小节,在学生朗读时我相机正音,指导读正确,流利。随后,我请学生自己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做批注。“读完后告诉我,你觉得哪一小节或哪一句诗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或感情?为什么?”学生反馈时积极踊跃。
接下来是比赛读,小组间的比赛读,学生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有感情。毋庸置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是大有裨益的。
四、巧妙点拨,读出盎然诗意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还要对学生的朗读给予积极评价、巧妙点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切、自然地去读,读的时候要连词成句,切忌大声、拖腔卖调、一字一顿地朗读。
其次,教授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1.抓关键字朗读。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摔垮一词,读出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读出反动统治者的可耻下场。2.想象画面朗读。在写景、叙事等文章里,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山雨》一文中描写山雨色彩美的语段:“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山雨给树林带来色彩美的理解。3.入情入境朗读。《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我预设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于是,朗读时我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成文中人物有感情地朗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五一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