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

2016-07-07 08:26冼茜
采写编 2016年2期
关键词:策略

冼茜

摘要: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爆炸、人人自媒使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为促进广播新闻媒体的顺利转型,拓展一定的生存空间,本文就广播新闻编辑进行阐述,结合新媒体发展形势,提出自我把关、重审听众、编辑创新三大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形势;广播新闻编辑;策略

2015年5月,携程官网和app突然瘫痪,随之知乎上一条“当事人”贴开始以蝴蝶效应之势席卷网络,不到半小时回复量高达200条并开始直播,网友纷纷推波助澜不断扩散制造事件热点、引爆舆论。由此,新媒体传播优势和传播效果可见一斑,单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看,传统广播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传播这一特性,就敲定了二者不只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诚然,广播媒体因其本身的局限性在信息量、互动和速度等方面无法与新媒体抗衡,同时在新形势下,人们对新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早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挑剔且多元化的需求。面对重重挑战,广播新闻工作者则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策略:

一、自我把关策略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外部环境怎样诡谲多变,广播新闻始终都是是围绕新闻特性和有声语言传播为中心的。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就其本身而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多种传播形式开展,广播新闻单声道的播报形式似乎显得势单力薄,但也不能自乱阵脚,所以自我把关当属重中之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新闻特性。时效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性,尽管广播新闻采编也是努力围绕“今天”、“正在发生”、“刚刚发生”的新闻进行实时报道,但毋庸置疑,其速度始终赶不上新媒体传播速度。不过新闻的客观性也给广播新闻增加了生存筹码,电台作为新闻节目播报的权威机构,是断不可能出现诸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洛杉矶遭到暗杀身亡”,此类名人被死亡博人眼球的假新闻。

从这一点看,广播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昭然若揭。在时效性层面,电台可根据自身资源情况设立一套快采、快写、快编、快播的项目流程,新闻工作者在明确政治责任感,励炼新闻敏锐感的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地取精去糟将新媒体优势纳为己用。

(二)有声语言。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有声语言播报形式单一,但也可以孕育纵向精品。新闻工作者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播报方式,应抓住声音语言的特质,声情并茂,再现情景,增强语言的现场感。同时,编辑可以采用短评、述评、本台评论、编后语等多种形式深化新闻主题,赋予语言感染力,并结合新闻主题带动听众的想象空间。

比如,前段时间在公众热议的“扶老人”、“碰瓷”、“渣土车”之类的新闻事件中,新闻工作者完全可以结合时代主旋律,综合考量价值观进行犀利点评,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加上一针见血的思想观念带动个人特色,甚至形成“本台特色”,特色即是精品。

二、重审听众策略

自我把关结合新媒体形势明确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工作属性,重审听众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研究听众的实际需求。新媒体环境下,以“传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已然失势,随之而来的“以受众为中心”才是广播新闻工作重点。听众的胃口在形形色色的脱口秀、相声节目变得越来越叼,广播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敏锐的听众感知力,并提前把控市场意识。

(一)听众感知力。研究听众喜好是把控听众感知力的基础。目前广播新闻节目缺乏新意,不注重新鲜事物,对时事新闻和当下生活方式和把控力度也不够,于听众而言犹如催眠,这就阻碍了广播新闻工作者与听众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广播新闻工作者应该贴近生活、深入听众、反映听众,在节目中适当与听众互动,传播听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喜闻乐见讲究通俗而非低俗,所以要严格把控文化传播的一个度。当然这里也鼓励输出高雅文化,只要能做到用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并使之消化,也不愧为一桩美事。

此外,广播新闻工作者还应广泛涉猎,紧扣听众的猎奇、趣味倾向心理。就拿前文“携程宕机”这一网络事件举例,某网友在“当事人”求救贴下回复:“听哥一句劝,现在跑还来得及。”相信多数网友都会被这句话所营造出的趣味情景逗得不自觉一笑。虽然媒体新闻特殊的行业属性对文稿有着简洁、清晰、准确等框架性的要求,但并不妨碍广播新闻工作者在运用新鲜词汇的基础上形成自我独有的文字风格。不过,在写作风格上,还是要注意避免以自我喜好为中心,明确工作作风与工作风格之间的界限。

(二)超前市场意识。在了解听众对信息的需求后,广播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具备超前的市场意识。除了细分不同时间段听众的关注点外,还应该深入市场,与时俱进,培养突出而系统性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编辑思维。

传统的广播新闻以描述事件为重,侧重抒情性,而在新媒体形势下,听众不仅仅停留在信息的满足层面,更多的是追求一种释放,这需要广播新闻工作在深入了解市场后对事件进行深挖,还原事件酣畅淋漓之感。

新闻节目中对重大事件的常规报道当属要事活动、领导会议。但不是所有的领导、要事新闻都具有市场价值。广播新闻工作者需要根据市场有重点突出性地进行编辑,讲究批判性思维。而对于汶川地震、北方雪灾、南方洪涝等突发性事件,因其事态和现场的不确定性,广播新闻编辑必须作好全面的文案预备,甚至还要多备几套预案。但实际在直播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广播新闻工作者减少对文案的依赖,新闻直播的核心就是即时性,无论预备文案多么完美,一旦事件发生变化当事人必须迅速作出反应。

三、编辑创新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管在哪个时代创新永远是第一竞争力。新媒体形势下,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和更新换代的听众需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广播新闻编辑创新势在必行。编辑创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创新:

(一)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广播新闻编辑的第一要义。内容即新闻主题,创新就是要围绕新闻属性和受众需求发掘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新闻节目。在主题选择上,平民意识、贴近民生、新鲜播报早已不是什么蓝海战略,这就需要广播新闻工作者不断扩大信息接收来源,从本地或者国内转到国外,在实践经验中吸收借鉴新思想。同时还要注意拓展信息层次,对听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进行归类总结,做到有的放矢。

(二)结构创新。结构创新是广播新闻编辑的立足点,要想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不仅要有优质内容,还要学会处理重点,进行倒金字塔编辑创作,把重点信息放在前面,价值高、信息量大的新闻能够有效吸引听众注意。在进行结构创新时应把信息密度、有效信息量作为考虑重点。此外,也可以进行悬念设置,增强带入感,层层递进,引发听众“驻听”兴趣。

本文主要就广播新闻编辑策略,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新媒体形势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对广播新闻特性和新媒体新闻特性作出对比,明确广播新闻的优劣势,并提出了自我把关、重审听众、编辑创新三大基本应对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策略探讨,能够为新媒体形势下的广播新闻编辑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参考与建议。目前我国广播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确实境况堪忧,但在广播媒体探索新方法、新理念的同时,还是应该重视承担本职工作和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曙.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J].传播与版权,2014(5).

2.陈毅生.浅谈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J].速读(上旬),2016(4).

3.郎慧.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6,8(1).

4.韩杨.“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

(作者单位: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