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桦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 广东 潮州 521000)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以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
陈桦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00)
【摘要】笔者担任《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学工作已有4年时间,该门课程讲授时间为3个学期,教材《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的使用对象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下面,笔者选择学生们熟悉的经典音乐名作(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子)作为切入点,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从音乐欣赏课程的角度出发,揣摩如何让学生从该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与音乐本体等不同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掌握。
【关键词】音乐欣赏;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教材《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主要综合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三大部分。笔者以时间为线索,以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为主体,在作品欣赏与分析的同时,把该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与人文内涵相联系,使得学生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相融合。下面,就以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谈谈我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文化,以及提升学生对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赏析水平。通过该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音乐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导入,介绍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概况,让学生了解黄自先生的成就与贡献以及赏析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三)明确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该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概况,着重掌握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了解黄自的成就。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该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生都具备了一定乐理、视唱、和声等音乐基础知识,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音乐作品时,可以从所欣赏与分析作品的时代概况和音乐本体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对作品进行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和学习。课堂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关键是要通过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外及探索、了解、学习的欲望。
中国近代抗日救亡时期的音乐概况主要分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的音乐。国统区的音乐家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中心的学院音乐家,代表音乐家有黄自、青主、贺绿汀、马思聪、刘雪庵、陈田鹤等;另外一个音乐家群体20世纪30年代左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音乐运动,代表音乐家有聂耳、吕骥、任光、麦新、张曙、张寒晖等。解放区与沦陷区的音乐家代表分别是冼星海与江文也。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县人,192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是近代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在音乐创作方面,黄自先生的音乐创作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声乐作品:
(一)艺术歌曲:例如《玫瑰三愿》《春思曲》《点绛唇》;
(二)儿童歌曲:例如《踏雪寻梅》《西风的话》;
(三)清唱剧:例如《长恨歌》(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
(四)反映抗日救亡的歌曲:例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第二类是器乐作品,例如:《怀旧》,该作品是管弦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创作最早的一部交响乐。在专业音乐教育方面,黄自先生对音乐理论作曲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作出了贡献,并且培养出了四大弟子,分别是刘雪庵、陈田鹤、贺绿汀、江定仙。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黄自先生以音乐史、音乐欣赏、和声学为主。
(一)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让学生辨别歌曲的声乐体裁、唱法及乐曲结构。《玫瑰三愿》属于艺术歌曲、采用了美声唱法、乐曲结构为二段体。
(二)了解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简要概况。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艺术歌曲,其结构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经常采用诗歌为歌词,并注重与钢琴伴奏的互相配合。中国的艺术歌曲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当时国人逐步接受西方文化的步伐,艺术歌曲也和其他音乐体裁,逐渐走进国人的审美视野。早期近代的艺术歌曲有:萧友梅《问》、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我住长江头》、黄自《玫瑰三愿》等等。从创作来看,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
(三)进一步从“音乐本体”分析《玫瑰三愿》。歌词:《玫瑰三愿》歌词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玫瑰花的自述,借玫瑰花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伤,对社会中邪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弱者的同情。歌词带有女性性格特征。旋律、力度、速度:《玫瑰三愿》第一乐段(A乐段)是一个方整乐段,由2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有4小节,两个乐句曲调平稳,A乐段的旋律围绕在中音区、速度为“行板”(Andante)开始,力度处理是:p—mp—rit渐慢渐弱—atempo,整一个(A乐段)给人以抒情性浓的感觉。B乐段比A乐段情感有所加强,从谱面上看B乐段一开始就可以看到音乐表情术语pocoagitato的标记,意思是比A段“激动一点的”,力度的处理在这里是中强(mf),B乐段的音区与A乐段相比是向低音曲和高音区两端拉宽的,同时B乐段在旋律方面主要运用“音程的跳进”来表现情绪的变化,在“红颜”到达全曲的高潮最高音,在这里的力度处理是全曲最强f,演唱者情绪以及音乐也得到最淋漓尽致地发挥,而紧接着的最后一句是以渐慢rit—回原速(atempo)到渐弱(pp)的处理,给听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调性:整首曲子以E大调为主调,在B乐段(也即是23-25小节)从E大调离调到它的关系小调#c小调,而在全曲的结束句,和声“主—属—主”的结构支持了主调E大调的调性回归,最后的钢琴伴奏的落音是在E大调的主和弦上,从而结束全曲。节拍节奏:整首曲子是6/8与9/8相结合,节奏以附点节奏为主(例如:引子的前两小节钢琴伴奏节奏型以及A乐段一开始的旋律,节奏型也是附点节奏)。织体:整首曲子的钢琴伴奏织体大多是采用了柱式和弦伴奏音型,还有少量的和弦分解伴奏音型(乐曲进入B乐段后,左手的伴奏织体为“和弦分解”)。
通过以上从“音乐本体”7个方面对《玫瑰三愿》的大致分析,我们也感受到了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从创作来看,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
之所以选择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是因为该作品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学生的熟悉度还是比较高的,通过选择学生熟悉的经典音乐名作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并且,在课堂上,笔者灵活地利用了学生的技能资源,邀请钢琴专业的学生与声乐专业的学生互相配合,一起演唱、演奏,合作演绎该首经典的艺术歌曲。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以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课堂教学范例,从而展开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创作时代与创作背景,以及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该该艺术歌曲的了解、学习显得更加立体化。
参考文献:
[1]陶月兰.音乐欣赏课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科教导刊,2011(9).
[2]杨忠.浅谈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J].教学研究,2006(5).
[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5).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79-02
作者简介:
陈桦(1988-),女,广东潮州人,文学学士,201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音乐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