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是“送命盐”?

2016-07-06 14:44阮光锋
饮食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摄取量钠盐摄入量

阮光锋

最近,微信朋友圈都在疯传“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用的低钠盐。因为低钠盐比普通盐贵,人们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我们肾脏科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其实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低钠盐是什么?它真的会使人送命吗?

什么是低钠盐?

“低钠盐”一般指的是用部分钾盐代替钠盐的食盐产品。钾盐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咸味,但它不像钠盐那么咸。低钠盐中一般有60~70%氯化钠,其余部分由钾盐替换。与普通钠盐相比,它的含钠量更低,比纯的精制盐低25~30%,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钾,对于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如果不期望太影响日常饮食的口味,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低钠盐中到底有多少钾?

我国国家标准《GB 272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规定每 100 克“低钠高钾盐”中氯化钾的含量在10~35%。而市售低钠盐的氯化钾含量通常在25%左右。按照我国每人每天6克盐的推荐摄入量,6克低钠盐中含1.5克氯化钾,换算成钾元素大约是0.8克。

低钠盐会“送命”吗?

流言中称,低钠盐会导致高钾血症,使人送命。是不是这样呢?

首先来说说低钠盐到底会不会导致高钾血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新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钠摄取量应低于2克,即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而钾的摄取量应至少为3.51克(儿童酌减)。高钠低钾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而我国最新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认为,健康人的钾摄入适宜量(AI)为每日2克,预防慢性病的钾建议摄入量(PI)是 3.6克。

若每天吃6克低钠盐,其中含0.8克钾,这跟我国预防慢性病的3.6克建议摄入量(PI)还差得远呢!很多人可能会说,不是都说我们中国人盐吃得特别多嘛。即使按照中国目前调查显示的食盐摄入量(人均每天吃盐接近10克)计算,从低钠盐中摄入的钾约有1.309克,也不会超过钾的安全量。而如果你遵照不超过6克的限盐建议,就更不必担心了。所以,低钠盐会导致高钾血症完全是子虚乌有,从目前的饮食来看,我们并不会摄入过量的钾。

其次,正常人体内都有调节“钾平衡”的机制,对健康人而言,低钠盐是足够安全的。人体肾脏对钾的摄入和排出都有一套完善的调节机制,当钾摄入不足,肾脏就会减少钾的排泄;如果摄入过多,肾脏就会将多余的钾排泄掉,体内多余的钾主要通过肾脏以及肠道和汗液排出。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通过食物和吃低钠盐导致血液中钾含量太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如果是肾功能正常,几乎不会发生高血钾。

当然,如果是肾脏功能有问题的病人,建议还是遵医嘱。

低钠盐其实也有好处

实际上,由于低钠盐中钾含量较高,用它替换一部分食盐,还是有益健康的。

钾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人体血钾浓度为3.5~5.5毫摩尔/升,正常血钾浓度对维持心血管等人体功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钾摄入量不足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结石和低骨密度等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增加钾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骨密度,并减轻钠摄入量过高引起的不良后果。

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摄取了太多的钠,而钾的摄取量不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钠摄入每日不宜高于 5 克,而钾的摄入不应低于3.51克。同时,WHO强烈建议成人从食物中摄入更多钾,以便降低血压以及发生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从食物中摄入钾不用担心会超标,WHO说的是“至少”,并没有规定上限;而钠规定的是“低于”,没有下限。可见,钾的安全范围还是很大的。

总的来说,对于一般人而言,低钠高钾盐,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有益的。不过需要提示的是,低钠盐依然含有钠,它有益的前提是:(1)替代原来的普通食盐;(2)总量不能太高。因为,即便是低钠盐,如果比普通盐多用25%,钠的摄入也就和普通盐一样多了。

如何减盐?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钠摄入量为1500毫克,相当于4克盐不到;而预防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为2克/天,相当于5克盐。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降低盐的摄入量。哪些方法可以减盐呢?大家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少吃薯片、牛肉干等盐含量高的零食;

2.用各种香辛料替代盐,给食物增加风味;

3.限制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加工食品,把它们替换成新鲜肉类和蔬菜;

4.购买食物时,仔细阅读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较低的食品;

5.平时吃饭的时候,不要在餐桌上放盐罐。

责任编辑/邹佳璇

猜你喜欢
摄取量钠盐摄入量
3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三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吃鸡肉,降低胃癌风险
小心!甜食吃多了抑郁风险高
低钠盐=送命盐?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吗
总说饮酒要适量,那么多少才算过量了?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