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芳
古代汉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现代汉语之母。在古代汉语里,有许多充满生命力的东西:那丰富多彩的语言,一直沿用至今;那广博的思想,发人深思;那高超的写作技巧,可以效法借鉴。为了批判地继承古文化遗产,为了以后的自学和深造,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一、结合课文,介绍时代背景、作者及相关文化常识
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背景,而写作者都有一定的意图。成文于古代的文言文,若不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简单生平,就很难深刻领会其内容。因此,在开始讲一篇文言文时,一般首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以及文章出处或有关的文化常识。比如《曹刿论战》一课,先给学生介绍“长勺之战”背景:齐与鲁是邻国,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齐是一等国,曾并三十五国;鲁是二等国,曾并九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此次内乱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详细记载。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文化常识,比如当时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国君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又如当时作战是车战,这种战争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只有通过这些讲解,学生们才会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积极性也就高了。
二、联系现代词义和句法讲解文言文词句的含义并加以点评
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句式等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教学中如果不讲清字、词、句,学生就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技巧。因此,在分析课文之前应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笔者所采取的方法是老师与学生译相结合,在译的过程中稍加评点。
比较简单的文言语句,就由学生查注试译,有个别难懂之处,由教师帮助扫除障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就整篇来看比较浅显,可先让学生预习,然后鼓励其在课上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解答,学生解答不出的由教师讲解。教师可借此机会讲清疑难词、句。接着再让学生译,学生译起来就比较顺利而且比较准确,教师只需稍作纠正、强调即可。有些难度较大的段落语句,须由教师详细讲解。如“古人贵朝闻夕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语句,有的是词的活用,有的句式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有词语较难理解,就须逐字逐句讲解。另外,在译的过程中对一些语句稍加评点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做,可以加深对语句以至课文的理解,也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给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三、在讲清词句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必要的分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讲清字、词、句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并不是全部任务,还必须对其内容进行分析。一些短篇的诗歌和散文,内容比较容易掌握,可以边讲解词句边分析,免得多花时间。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复杂的课文,就需要先弄通词句,再集中分析,以免相互干扰,条理不清。如《愚公移山》,讲授时在解决了文字障碍之后,就应具体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是通过愚公带领一家人及在“孀妻弱子”的帮助下实施移山工程并最终感动天帝,借天神之力移山成功的描述,歌颂了愚公移山之勇于探索、改造自然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表现其内容及思想时,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是有强烈的对比作用:愚公抱负宏伟,信念坚定,智叟只看自然的威力,不顾人力的伟大,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此外还有亲城氏之“孀妻弱子”与智叟在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上的对比。另外,文中还以山之高大,运土之远,工具之陋,人力之少,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之“感”来衬托愚公移山气魄之宏,移山决心之固,有力突出了愚公之形象。这样分析,就能使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深刻领会其内涵,其写作技巧也可借鉴。
四、检查、复习、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收尾步骤,是牢固掌握并升华知识所必需。尤其是归纳,是帮助引导学生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心培养学生的悟性,交给他们一把探讨知识的钥匙。例如“之”字,使用频率很高,可以给学生归纳一下:“之”字可用作代词、助词和动词。“之”字用作代词,可以代称人,也可以代称事物。代称人时一般是代称第三者。如“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之”代称物,可译为“它”,指“驴”。“之”字用作助词,不单独用作句子成分,也无实义可言,经常用于一定成分之间,帮助结成一定的关系或起一定的标志作用。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用于主谓之间,突出谓语;又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帮助结成修饰、限制关系。“之”字用作动词,有“往”,“去”的意思,常用作谓语,并可带宾语。如“吾欲之南海,何如?”“商君欲之他国”,都是这种情况。这样讲解之后,学生再遇到“之”字,翻译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完全可以依据上下文意推知它的义项。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教体局)